上古史研究需要脱胎换骨
【说明】该文为网友在今日头条评论区的留言,今征得其同意,特此转发。其对当下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失望溢于言表,言之切切,吾辈当反思。

郭静云老师是东亚上古史研究中难得一见的杰出学者。即使是在既有的考古素材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独到眼光与学术胆识。提出并论证了大量从未被人超越过的观点与系统研究成果,使中国上古史研究为之一新。郭老师的研究最大价值是,使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的沉闷气氛被一扫而空,使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国际史学研究中的现代方法与视角,这是非常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郭老师重视长江流域,聚焦巫文化人文带,溯源稻文化中心地带以及彭头山城廓源头效应,和巴楚上古演绎所集中发生的上古荆襄源流,这是非常好的实用探源方向。将勇往直前的探索落实到实际发现集中的源流区域,这是非常好的落地策略。
郭老师另一极富眼光的探索是,重视对上古精神层面的探研,并从中导出上古人文源流及其精神层面参与文化习成并导源文明走向的历史脉络。其中并不局限在巫文化领域,乃至于对夏文化的研究也有独到的系统见见。郭老师打破了既往的上古史研究中的陈规陋习,冲破了基于传说,并分裂探讨上古各领域的既往陋习,实为刮进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的一股清风,让人顿悟。 郭老师的闯入对于中国上古史、文明史、原始社会史、上古精神文化史研究来说,都是一场革命性的重要事件。
尽管郭老师的许多成果与观点引发了许多争论,但实际上这些争论都还远远不够。中国上古史研究不限于需要争论郭老师的话题与成果,而是需要脱胎换骨,彻底从既往的固步自封与作茧自缚中自拔出来。实际上,整个上古史研究的视野就还是狭隘的,不科学的,局限于既有的发掘成果,缺乏跨境视野以及没能得到直达远古之前的地质气候生态进程的,高综合与巨难度研究的层面。
就此打住,我们再回望关于郭老师论点的争论,足见我们的渺茫、盲目与缺乏头绪。这些令人气馁迟钝,但愿能够在未来收敛些。
恩霹渥巴龙:非洲小型食草恐龙(长0.8米/距今1.3亿年前)
说到食草恐龙,很多人会以为它们都是体型巨大的存在,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超龙等都是食草恐龙。其实,事无绝对,在目前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也有许多体型很小的食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恩霹渥巴龙,一起去认识看看。恩霹渥巴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02:440001陕西太平遗址为什么没有入选百大考古发现?
陕西太平遗址为什么没有入选百大考古发现?简单说就是级别远远不够,早太平遗址1500年的陕西杨官寨遗址都没入选,更别说太平遗址。五、六千年前的杨官寨是环壕聚落,4000来年的太平还是环壕聚落,看来时间不一定能带来发展上的聚变;那么,为什么前有杨官寨,后有太平遗址发现后被乡党们奔走相告呢?原因很简单: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02:450000传地宫放金身佛,河北正定古塔引来盗宝人,4拨人挖93米长地道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被盗事件本文作者倪方六“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这是什么地方?龙兴之地——河北正定。民间传,正定“寺藏龙兴,塔锁风水”。最有名的寺,叫隆兴寺。最有名的塔,是华塔。正定“四塔”分别是广惠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塔塔传奇。其中,华塔最传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30:450002郭静云:商代人心目中的“神”长什么样?
郭静云王瑾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商代人心目中的“神”长什么样?三代青铜器和玉器上习见的夔龙纹、饕餮纹、扉棱的原型与意义是什么?后来这些形象与意义又是怎么演变的?且听郭静云教授所做的《由考古资料探讨神龙信仰》主题演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11: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