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史研究需要脱胎换骨
【说明】该文为网友在今日头条评论区的留言,今征得其同意,特此转发。其对当下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失望溢于言表,言之切切,吾辈当反思。

郭静云老师是东亚上古史研究中难得一见的杰出学者。即使是在既有的考古素材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独到眼光与学术胆识。提出并论证了大量从未被人超越过的观点与系统研究成果,使中国上古史研究为之一新。郭老师的研究最大价值是,使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的沉闷气氛被一扫而空,使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国际史学研究中的现代方法与视角,这是非常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郭老师重视长江流域,聚焦巫文化人文带,溯源稻文化中心地带以及彭头山城廓源头效应,和巴楚上古演绎所集中发生的上古荆襄源流,这是非常好的实用探源方向。将勇往直前的探索落实到实际发现集中的源流区域,这是非常好的落地策略。
郭老师另一极富眼光的探索是,重视对上古精神层面的探研,并从中导出上古人文源流及其精神层面参与文化习成并导源文明走向的历史脉络。其中并不局限在巫文化领域,乃至于对夏文化的研究也有独到的系统见见。郭老师打破了既往的上古史研究中的陈规陋习,冲破了基于传说,并分裂探讨上古各领域的既往陋习,实为刮进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的一股清风,让人顿悟。 郭老师的闯入对于中国上古史、文明史、原始社会史、上古精神文化史研究来说,都是一场革命性的重要事件。
尽管郭老师的许多成果与观点引发了许多争论,但实际上这些争论都还远远不够。中国上古史研究不限于需要争论郭老师的话题与成果,而是需要脱胎换骨,彻底从既往的固步自封与作茧自缚中自拔出来。实际上,整个上古史研究的视野就还是狭隘的,不科学的,局限于既有的发掘成果,缺乏跨境视野以及没能得到直达远古之前的地质气候生态进程的,高综合与巨难度研究的层面。
就此打住,我们再回望关于郭老师论点的争论,足见我们的渺茫、盲目与缺乏头绪。这些令人气馁迟钝,但愿能够在未来收敛些。
叶嘉莹:我想在离开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下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后,97岁的叶嘉莹先生开始走入更多人的视野。诗人痖弦在《掬水月在手》中回忆说:“到了端午节(诗人节),新旧两派诗人原本是不在一起吃粽子的。大家对屈原的解释定义不一样,所以你吃你的粽子,我吃我的粽子;你纪念你的屈原,我纪念我的屈原。”直到新旧诗派看到叶嘉莹对传统诗词曲的研究文章,才调和了彼此的诗论争吵。叶嘉莹听顾随先生讲课笔记原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43:290000雇村民夜盗准备出国展出文物,事发逃到缅甸,返回境内被抓,死刑
1997洛阳龙门盗宝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就现代文物圈的犯罪而言,有地下与地上两个圈子——地下犯罪就是盗墓,地上犯罪大多是盗宝。1980年代文物市场兴起后,这两种犯罪行为都不少见。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1997年发生在洛阳的一件盗宝案,盗宝人竟然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内一尊石佛盗走了,而这件文物正准备出国展出。这事件,在当年影响很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8:460000科学家挖掘九层妖塔,居然看到了超自然现象(科学考古)
考古学家在九层妖塔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事情。九层妖塔这个东西在很多的小说当中都是拥有的,而且小说里面认为九层妖塔就是灵魂汇聚的地方。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九层妖塔只是存在于小说里面可没有想到,现实当中也发现过类似于九层妖塔的东西。现实版九层妖塔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46:110000山西考古:河东之光,位于酒务头的商代“失落之族”
它,是晋南闻喜县一个村庄的名字。但,也是一部商代的传奇,一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个被损毁又被拼对过的故事,一段历史,一个大案,一个谜,一个失落之族的劫难。这个失落之族,叫“匿”。“匿影藏形”的“匿”,“销声匿迹”的“匿”,“原野何萧条,白日或西匿”的“匿”。闻喜酒务头墓地,一处商代晚期高等级贵族墓地,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酒务头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9:190001暴雨致南京“看海”,但全城“抓鱼抓虾”太夸张,“鱼照”疑造假
从南京“全城看海”谈古代下水道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南京下了一天的暴雨,称其“水漫金陵”也说得通,雅称之“全城看海”。先上图——更夸张的是,有媒体形容南京全城“抓鱼抓虾”,有图(见下)为证:一年轻人手持一条大鱼对人群展示着。另一张照片是一手手拿小龙虾,脸未出来。初看很吃惊,南京今天真的成灾了,但细看觉得这“鱼照”不对劲,我现在就在南京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7: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