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女真人于1115年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一直存在至1234年。通过俄罗斯远东南部的考古发掘可知,女真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女真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房屋建筑。
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城址和聚落址是唯一提供该地区女真人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的信息来源。事实上“女真帝国完全可以被称作城邦”(В. С. 斯塔里科夫,1973:10)。女真人城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山城和平地城。山城的内部地形完全取决于当地的地形特点,房屋修建在山坡的台地上。女真人采用不同的建筑技术修建房屋、仓库、衙署。在修建房屋时采用了框架支柱技术。建筑工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修建房屋的台地。房屋的大小和朝向取决于地形特点。如果房屋建筑在比较平坦的地区,则这一区域会稍加平整,如果建筑在山坡上,则台地的一边深入到山坡,另一边用填土垫高。有的台地边缘会用几排石头进行加固。
筑墙是修建房屋的下一个阶段。从墙体的框架可以追溯到沿着房址周边排列的柱洞。因为柱洞的存在,房屋的形式及面积才得以复原。女真人的房屋建筑存在一定的标准:宽侧墙有七到八根柱子,窄侧墙有五到六根柱子。房屋多为长方形,也发现有平面呈梯形的房屋。
墙体构造方式:框架的垂直支柱作为墙壁的基础,支柱之间用一些容易获得的材料进行填充,如木杆、薄木片等,然后用黏土进行涂抹。房屋内有中央支柱支撑房屋的脊梁。屋顶是双坡屋顶,用木板、草、芦苇、桦树皮进行覆盖,没有天花板。大多数房屋的入口修建在窄侧墙,有时也修建在宽侧墙,房屋的入口取决于地形和居住区的总体布局。
炕式采暖设备已经成为女真人房屋不可分割的特点。炕的形式是房屋的分类基础。滨海边疆区的女真人房屋被划分为六类:Ⅰ—房屋内有一个三段式П字形炕;Ⅱ—房屋内有一个两段式Г字形炕;Ⅲ—房屋内有结构复杂的炕(炕的位置相对);Ⅳ—房屋内有五段式炕;Ⅴ—房屋内有一个一段式炕;Ⅵ—房屋内有一个半圆的C字形炕。
在每一个遗址上都能发现采暖设备的典型特点,部分遗址有自己独有的房屋类型,但是最常见的还是П字形的三段式炕(第Ⅰ类)。
发掘拉佐城址和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时,发现了两个建筑层,揭示了第一建筑层(早期建筑)和第二建筑层(晚期建筑)房屋之间的区别。他们的面积不同:早期房屋的面积为15~25平方米,而晚期房屋的面积扩大了一倍。早期房屋有四种类型的炕:Ⅰ、Ⅱ、Ⅴ、Ⅵ。早期房屋地面在房屋中间深入地下30~40厘米,而晚期房屋中炕基修筑在地面上。早期房屋未发现副炉和庭院。
在城址的重建过程中,早期房屋被掩埋,取而代之的是滨海边疆区发掘的典型的女真房址。在晚期房屋中,平面上呈C字形的Ⅵ类炕已经完全消失,但是出现了第Ⅲ、Ⅳ类房屋。晚期房屋,即上层建筑层的房屋可追溯到13世纪,早期房屋可以推测其相对年代。本书认为早期房屋属于山城的最初建设者。
除了炕式采暖设备,女真人房屋还用火盆和地面式炉子进行取暖。
房屋的内部设计与生产功能及社会因素相关。房屋布局的基础是炕,其他生产设施(臼、地窖、熔铁炉、铁砧)的位置取决于炕的形式和在房屋中的位置。
建造生产建筑时女真人采用了干栏式建筑技术。仓库修建在9根木桩上:每排3根。木桩之间的距离固定在特定范围内(180~200厘米),因此仓库的面积几乎相同,为16~25平方米。要对仓库上部进行复原非常困难,可以根据民族学材料进行假设性复原。木桩是仓库地板的主要支撑,在木桩上面修建了窝棚或者小房子,可以用于储存食物。
女真人在生产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遵循固定的标准,这些标准与住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女真人院落类型(Н. Г. 阿尔杰米耶娃,1986:10、11)。
衙署的建设和柱廊技术有关。支柱立于柱础石之上,支撑着瓦片屋顶,支柱既有建设性的作用,又起着结构性的作用。从结构上看,这些柱子使建筑看起来像个亭子。外侧的柱子同时也是墙的骨架。墙体的建造方式很可能与住宅相同。衙署内未见隔断,采暖设备极为罕见。
女真人建筑施工组织水平非常高,显然有相关部门负责和监督建设工作。所有女真城市,无论其功能如何,均为事先做好规划,建设前充分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筑城传统。街区和房屋本身的位置也都经过事先设计。宋使观察女真人上京的建筑时写道,“日役数千人兴筑,已架屋数十百间未就,规模亦甚侈也”(引自М. В. 沃罗比耶夫,1983:74)。在大规模的建筑作业中,可以利用战俘和雇佣工人。当然,无论是房屋还是宫殿建筑,都对建造者有严格的专业性要求,需要其具备极高的技术和知识水平。
正如上述材料证明,女真人继承了自己祖先的许多房屋建筑传统,显著发展了房屋建筑技术,完善了炕这一类独特的采暖设备,之后欧亚大陆的众多民族以几乎不变的形式继承了这种炕式采暖设备。
郭静云:中国上古文明的历史脉络
笔者经过多年搜集、对照考古、文献以及其它学科所提供的资料,对中国上古史,尤其是“商文明”的历史得出新的理解。此研究成果较详细见于拙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因为对精神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认识,在着重于讨论古人信仰之前,下面拟简略描述笔者对于上古史基本框架的认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5:440003商朝多次迁都原因:商朝“水井”改写认知,难怪盘庚迁到安阳
商汤灭夏之前,商族屡次迁都,但商朝建立后,商朝还是屡次迁都,史书云“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即商朝建立之前迁都八次,建立之后迁都五次,其中最后一次迁都是盘庚迁殷,据说将都城从奄地(山东曲阜)迁到河南安阳。不过,《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史稿地图集》的考订,商王朝实际上共有过七个都城,即亳、嚣(隞都)、相、邢、庇、奄、殷(殷墟)。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31:310000文化遗产视野下,湖北“白起渠”如何进行保护利用?
吴红敬长渠(又名白起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地处汉江中游蛮河流域,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蓄水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279年秦国将军白起伐楚,筑坝开渠、水攻破鄢(郢)。秦楚战后,成为襄阳平原重要的灌溉工程,人们为纪念白起而又名“白起渠”。图一长渠区位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38:450000风流才子唐伯虎给一青楼女题匾额,上书“風月无边”,好友祝枝山看到后让赶紧取下来,出啥事了
“到此一游”考作者倪方六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信手涂鸦的“到此一游”现象不时出现。(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上留下的“到此一游”)有人认为,最早的“到此一游”4个字出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曾在灵霄宫的柱子上写下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书中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有细节描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1:490004世界上最稀有的树--普陀鹅耳枥 地球仅存一株
文化的强大,贵在当下,我们不能总拿出我们的祖先老子孔子说话,我们必须推出我们当下的大师!强大当下文化,培训界责无旁贷!世界上最稀有的树是普陀鹅耳枥,现地球上仅存一株,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它现生长在佛教圣地普陀,参观过浙江普陀庙寺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庙宇院内的一株大树,那就是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胸径60厘米,树冠宽12米,树皮灰色,属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28: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