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概况
自1974年兵马俑发掘以来,有关秦始皇帝陵园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集大成者为2003年出版、袁仲一编著的《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与研究》[1],该著作对包括秦始皇帝陵园的地理环境、建造过程、设计思想,陵园的建筑布局与结构、陪葬坑内涵等在内的秦陵文物遗存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此外,王学理在其著述的《秦始皇帝陵研究》[2]一书中,也对相关的问题作了综述和研究。与此同时,一批学人也撰写了大量的涵盖陵园、主要是以兵马俑为主题的研究论著[3]。若干年来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一、秦始皇帝陵考古是中国现代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成就。四十年来,兵马俑、铜车马、石铠甲、百戏俑等多次重大的考古发现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秦始皇帝陵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补充和改写了中国历史,为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帝陵制度、中国艺术史、中国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四十多年的考古工作使我们对秦始皇帝陵的规模、布局、遗迹遗物的分布及地下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秦始皇帝陵由封土、地宫、内外城垣和门阙、陪葬坑、陪葬墓、寝殿、便殿、园寺吏舍遗址、防洪渠遗址、鱼池建筑遗址、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和丽邑遗址等组成;
三、秦始皇帝陵整体布局以封土为中心,封土以下为地宫;封土四周内、外两重城垣所圈定的地域是文物遗存的核心区域,其中发现大量的陪葬坑、建筑遗址以及总长达1300多米的深层阻排水系统;外城以外虽未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但截至目前,在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各种陪葬坑184座,各类墓葬7处440余座,以及包括防洪渠、鱼池、石料加工场和丽邑在内的各类遗址4处;
四、从内、外城的格局,特别是勘探出的三出阙遗址形制判断,秦始皇帝陵主体面东的可能性较大,兵马俑、马厩坑等陪葬坑的发现支持了这一观点,从汉阳陵等西汉帝陵布局坐西面东的研究成果也间接得到证明;
五、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始皇帝陵经2200余年的自然变迁和人为扰动,虽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内、外城垣的基础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封土本身未见大规模破坏迹象,预计地上、地下仍遗留和埋藏着极为丰富的珍贵文物。
[1]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主要参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俑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文化论丛》,第一至第十二辑,三秦出版社等。
来源: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荐书 | 石台孝经——玄宗时代的纪念碑
作者:张正原《石台孝经》作者:王庆卫出版社:西安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2月定价:68元西安碑林迎客第一碑——石台孝经,由唐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并亲笔书丹,唐肃宗李亨题写碑首。石台孝经为何挟帝王权威成为大唐人文地理格局的坐标原点,又昭示了一个怎样的时代?在《石台孝经》这本著作中,作者王庆卫以全新视角对石台孝经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解读,为我们重新编织了玄宗时代的影像和物语。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05:500000翼龙为什么不属于恐龙?进化过程和生物定义都不同
翼龙之所以不属于恐龙,主要是因为两者所属的类目不同,它们都是源自鸟颈类主龙,但是后来分化为两个物种,所以翼龙和恐龙不是从属关系。而且恐龙的国际定义中也表示它是一种后肢能直立行走的爬行类,而翼龙不能直立行走。翼龙为什么不属于恐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17:290001考古新疆:于建军:洞里乾坤——通天洞遗址考古发掘手记之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45:050000共筑数智时代 夯实文明根基——中国电信助力打造“5G智慧文博”新体验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33:1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