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概况
自1974年兵马俑发掘以来,有关秦始皇帝陵园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集大成者为2003年出版、袁仲一编著的《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与研究》[1],该著作对包括秦始皇帝陵园的地理环境、建造过程、设计思想,陵园的建筑布局与结构、陪葬坑内涵等在内的秦陵文物遗存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此外,王学理在其著述的《秦始皇帝陵研究》[2]一书中,也对相关的问题作了综述和研究。与此同时,一批学人也撰写了大量的涵盖陵园、主要是以兵马俑为主题的研究论著[3]。若干年来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一、秦始皇帝陵考古是中国现代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成就。四十年来,兵马俑、铜车马、石铠甲、百戏俑等多次重大的考古发现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秦始皇帝陵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补充和改写了中国历史,为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帝陵制度、中国艺术史、中国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四十多年的考古工作使我们对秦始皇帝陵的规模、布局、遗迹遗物的分布及地下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秦始皇帝陵由封土、地宫、内外城垣和门阙、陪葬坑、陪葬墓、寝殿、便殿、园寺吏舍遗址、防洪渠遗址、鱼池建筑遗址、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和丽邑遗址等组成;
三、秦始皇帝陵整体布局以封土为中心,封土以下为地宫;封土四周内、外两重城垣所圈定的地域是文物遗存的核心区域,其中发现大量的陪葬坑、建筑遗址以及总长达1300多米的深层阻排水系统;外城以外虽未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但截至目前,在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各种陪葬坑184座,各类墓葬7处440余座,以及包括防洪渠、鱼池、石料加工场和丽邑在内的各类遗址4处;
四、从内、外城的格局,特别是勘探出的三出阙遗址形制判断,秦始皇帝陵主体面东的可能性较大,兵马俑、马厩坑等陪葬坑的发现支持了这一观点,从汉阳陵等西汉帝陵布局坐西面东的研究成果也间接得到证明;
五、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始皇帝陵经2200余年的自然变迁和人为扰动,虽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内、外城垣的基础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封土本身未见大规模破坏迹象,预计地上、地下仍遗留和埋藏着极为丰富的珍贵文物。
[1]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主要参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俑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文化论丛》,第一至第十二辑,三秦出版社等。
来源: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1958~1960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勘查,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6:100000过去农村妈妈为什么不允许女儿送盐给孕妇?说出来挺吓人的
见孕产妇禁忌本文作者倪方六结婚是女孩子的人生大事,结婚后的大事是什么?不用说就是怀孕生子了。这是整个家庭的大事,传宗接代,香火繁衍——女人在这个时候的价值和作用凸显。都说婚嫁的女人最美,而孕妇则最受宠。女人怀孕是家庭大事,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早在夏商时代,古人对女人怀孕的事情已有充分认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了“孕”子,分别写作——(甲骨文骨“孕”字)(甲骨文骨“孕”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49:410004李旻:高地龙山社会及遗产
中国青铜文明形成所涉及的空间范畴接近整个地中海世界——在历时千年的过程中,诸多政权与社会群体在持续的互动中此消彼长,形成复杂的政治遗产。面对大量出土资料,在描述区域文化间风格差别的同时把握社会变革的宏观特征,是考古分析向史识转化的必经之路。这要求学者反复思考作为研究工具的考古学分类,兼顾不同时空尺度,服务于自己的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4:250001巨腿龙:印度超巨型恐龙(长18米/长有硕大腿骨)
巨腿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又被称为巴拉帕龙,属于蜥脚类中极为原始的物种,出现于1.8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着巨大的腿骨,并且具有火山齿龙科恐龙的荐骨狭窄的特征,平均体长可以达到18米,第一批化石是在印度发现的。巨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21: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