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定都,首轮28票中20票选北京:孙中山力主南京的背后隐情
孙中山葬南京与民国都城话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孙中山是在北京病逝的,最后葬在南京。
从地理上讲,北京周边山势绵延,宝穴多多,而南京地接江水,形势受限,格局不大。显然,从传统的“龙脉”来说,南京肯定没有北京好。
但是,孙中山留下的遗言,就是葬在南京。

这事有记载: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在北平铁狮子胡同行馆逝世。
孙中山病势垂危时,宋庆龄、孙科及汪精卫、何香凝等就在病榻一角,商议他的后事。当汪精卫说出将孙中山死后葬在北京景山时,已昏睡过去的孙中山,此时突然醒来,说,“不对,不对,我要葬在紫金山。”
孙中山执意葬在南京,主流观点认为,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了中华民族史上首个宪政民主政府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南京是孙中山的福地。

其实这说法,只是孙中山要求葬在南京原因之一,真正的隐情是追随明太祖朱元璋!
孙中山革命之初,就是以朱元璋为榜样的。
他对朱元璋特别崇拜,继承了朱元璋“恢复中华”革命口号。在此基础上,孙中山提出了更高的革命要求,提出了“三民主义”口号。
所以,孙中山生前一直认为自己的事业比朱元璋、洪秀全更有革命性,更高尚——“前代革命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在一班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努力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满清王朝。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被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就任后仅月余,孙中山便辞去了临时大总统一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做大总统候选人。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职。

过去认为,孙中山此举是迫于北方袁世凯的势力和革命党人的妥协,这是客观的事实,但孙中山认为打天下并不一定就要跟朱元璋一样做天下,在当时的形势下,让袁世凯当中华民国总统,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这既是革命目标,也是革命境界!
虽然话这么说,但辞了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还是十分失落的。
就在正式解职这天,即1912年4月1日,孙中山第一次说出了死后葬在南京的心愿。
这天,孙中山起身很早。


起床后,孙中山碰到人就说,从今天起我就是自由公民了。吃了早饭后,孙中山吩咐卫士备几匹马来,到东郊去打猎。
孙中山在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的胡汉民等人陪同下,出了朝阳门,直奔明孝陵而去。
当天,紫金山春光明媚,景色美不胜收。

来到一处叫半山寺的地方,孙中山驻足而立。只见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扶额南望,近见秦淮河,宛若玉带束在金陵城腰上;十几里外的方山隐隐可见,如群臣来朝。
孙中山当即对身侧的胡汉民(字“展堂”)和一班随从说:“展堂,还有你们都来看,这地势比明孝陵的独龙阜还要好,前有照,后有靠,有山有水,气势雄伟,我真不明白,当年明太祖为什么没有选中这块地方。”

胡汉民说:“先生说得对,这里的确比明孝陵好,拿风水来说,叫做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砂环抱,加以秦淮河环绕,真是一大好墓地也。”
胡汉民知道孙中山有意葬此的想法,随后又说一句,“这是大风水,而明孝陵则是小风水!”
果然孙中山对胡汉民笑着说:“我将来死后就葬在这里,那就好极了!”
孙胡这段对话,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后来记下的,这是孙中山希望死后葬在南京的最早记录。

后来孙中山也公开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孙中山生前曾多次来到南京东郊紫金山。
早在1912年2月15日,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的第三天,孙中山即亲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文武官员到紫金山谒明孝陵。
祭奠朱元璋时,孙中山宣读了《祭明太祖文》,称朱元璋为——“我高皇帝”。
“我高皇帝”四字,将孙中山追随朱元璋的心迹表露无遗。

除了追随朱元璋,孙中山图慕南京风水也不可否认。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是孙中山力主的。
当时,参与首都选址定夺的老人大都不同意定都南京。为什么?原因当然并不单一,但与历史上建都南京的王朝皆“短命”也有关系,大家心里都有阴影。
首个定都南京的王朝是三国时的吴国,这是蜀国丞相诸葛亮建议的,诸葛亮对吴大帝孙权说,南京是“帝王之宅”。

其时孙权踌躇满志,来到时称秣陵的南京定都,并易名“建业”,意思是在此建功立业。
在孙权定都南京后,仅过了半年世纪,孙吴就让司马西晋灭掉了。
更奇怪的是,接下来的朝代也几乎都是短命王朝。除大明王朝迁都北京而存在近277年外,其他几个,最长的是东晋王朝,存104年(公元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其他——
南朝宋:60年(公元420年-公元479年)
南朝齐:24年(公元479年-公元502年)
南朝梁:56年(公元502年-公元557年)
南朝陈:33年(公元557年-公元589年)
南唐:39年(公元937年-公元975年)
太平天国:14年(公元1853-公元1864年)
这种“短命现象”,曾引起了人们对南京帝都风水的怀疑和非议。所以孙中山要将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时,便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1912年2月14日,临时参议院召集会议,专门审议定都一事。会议采用投票表决的方法,以决定定都于何处。表决结果,让心仪南京的孙中山十分意外:
北京:20票;南京:5票;武昌:2票;天津:1票。
这意思很明显,大家都希望定都北京。
为此,孙中山当时很恼火,决定第二天重新投票——必须选择南京。

黄兴配合孙中山,甚至出言威胁参议者:“明日再不按先生意愿行事,我立即派宪兵将议员绑了出来!”
威逼之下,出席会议的27名参议员只得改变态度,最后投票结果是:
南京:19票;北京:6票;武昌:2票。
中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的复议案,由此得以通过。
但定都南京的中华民国也难逃短命魔咒,在大陆仅存38年(公元1912后-1949年),当然这是后话。

孙中山为什么看好南京,他说——
“南京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三种天工,钟毓一处,世界中之一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
如此青睐和心仪南京的风水,死后想葬在南京,自然便好理解了。
但孙中山具体想葬在紫金山的位置,由于1912年4月1日那天,孙中山与胡汉民一起去紫金山打猎时未能留下标记,也无人当真记录,所以在孙中山病逝后,陵墓选址就成了问题。

据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山陵园史录》(1989年11月版,南京出版社),遵照孙中山归葬南京紫金山的遗愿,葬事筹备委员会成立前,北京治丧处就已派后曾任民国政府主席的林森,赶往南京初勘葬地。
林森返回北京后向治丧处作了汇报,由治丧处代表与当时的段祺瑞政府接洽相关事宜。
孙中山葬事筹备处成立后,首先由家属及葬事筹备处代表林焕廷、叶楚伧等人,到南京实地勘察墓址,并确定工作顺序进行。

1925年4月21日早晨,宋庆龄、孙科等由上海抵宁,上午出席了南京各界追悼孙中山大会,下午即赴紫金山相地。
最后陵址选在朱元璋陵墓的东边——民间俗称的“上位”,即现中山陵的位置破土动工,营造总理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蒋介石在中山陵的西面、朱元璋陵墓的东面,即现在大家看到的正气亭位置,选了自己的墓地,意思是“比孙中山低一点,但比朱元璋高一点”。后因败退台湾,蒋陵一直没有开建。
中山陵选址过程中,有不少有趣的事情,以后会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给各位网友继续聊。



中型食肉恐龙:迪布勒伊洛龙 活于1.67亿年前(仅发现颅骨)
迪布勒伊洛龙诞生于1.6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属于中型食肉恐龙,它是兽脚亚目中的斑龙科,第一批化石是在02年于法国发现的,也是两后足进行直立行走,所以前肢比较短小,但是这次的化石并不完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头骨,所以人们目前对它还并不了解。迪布勒伊洛龙的历史来源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8:15:000003朝阳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45亿年前)
说到朝阳,大家都会想到北京的朝阳群众,他们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而今天小编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朝阳龙,它出土于辽宁的朝阳市,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朝阳龙基本资料体型:朝阳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5-2米,与通天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1.5亿年-1.4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11:440000把祖宅卖给美国人 反而成为了美国宝物(徽派建筑)
美国人把一座徽派建筑运送回美国成为宝物。1996年,一个安徽人将祖上200年的一整栋古宅以3万元的超低价格卖给一个美国人。随后,这个美国人把古宅里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连同脚下铺垫的石砖,采用分解打包的方式运回美国,最终耗资1.25亿美元,历时七年的时间,又在美国原封不动的恢复古宅原貌。如今它成为美国迪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清朝古建我要新鲜事2023-11-26 20:57:340001这个国一个人每年要过两次年,不是奇葩,就在身边,其来历不简单
过去的元旦本文作者倪方六又是辞旧迎新时。2019再见,2020你好!以“元旦”为界线,人类在地球上的时空就成了新旧两年。“元旦”一词真正热起来,始于民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2000余年的所谓“封建时代”,同时也结束了中国人传统的用天干地支纪年的“阴历”(又称“旧历”)节气安排,进入了西历与中历并行的“公元”新时代。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9: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