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天天喝,可你知道冷饮是谁发明的吗?
谁发明了“冷饮”?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再有几天,就是“初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在如此炎热时节,各种冰爽的低温饮食可以帮助人们解渴、避暑,从冷饮、冰激凌,到极易变质的生鲜果蔬,应有尽有。夏令低温饮食如此丰富,许多得益于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夏天人们最乐于消费的,大概就是冷饮了。
冷饮,这种在今天看来太普通的饮品,在早期是贵族喝的,老百姓可喝不起,也喝不到。冷饮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人在饮食方面的第一“冷发明”,其发明之重要性并不输现代风靡全球的可乐,他改变人们夏日饮食习惯和避暑风俗!
那么,“冷饮”是谁发明的?
在现代人看来,制作冷饮是件挺简单的事儿,其实在发明之初,并不那么容易,即便在冰箱没有普通的几十年前,都不是随时就能喝上冷饮的。
制作冷饮的关键是要有冷源,现代有冰箱可以方便地制作,古代可没有冰箱这类人工制冷设备,所以制作冷饮的前提须解决冷源问题。

冷源从哪里来?古人首先想到是自然冷源,如四季恒温和井水、天然冰。其中,利用天然冰是较讲究的一种手法。
但天然冰是气温零下以后的产物,如何能存到高温季节?古代制作冷饮难就难在这里。但中国人聪明啊,想到了保温和热阻隔方法,发明了冰鉴、冰井、冰窖等用于专门储冰块和饮食的装置与设施,从而方便地解决制作冷饮时的冷源问题。
这方面的史料记载,已为现代考古发现所证实。1970年代,在陕西雍城秦都遗址上,便发了一处面积超过280平方的大冰窖“凌阴”。

图:河南先秦郑韩故城宫殿区发现的凌阴遗址
冰窖周围夯筑的墙竟然厚达3米,四周还有大量的腐殖质,推测是大量的麦草——麦草与过去夏天卖冰棍的商贩,在冰箱体外覆盖棉被是一个原理,麦草和墙体可有效的热量交换阻隔,避免冰块融化。
雍城秦都遗址的年代相当于春秋时期,时处东周。秦都的凌阴应该是模仿周王家的藏冰室来建的。据《周礼·天官》“浆人”条,“浆人掌共王之六饮”、“凡饮共之”,意思是浆人负责制作和供应周天子所用的六种饮料,,凡是饮料,均有浆人供应。

周天子有冬饮六浆、夏饮六清的说法。“六饮”即水、浆、醴、凉、醫、酏,这些都是夏天流行的低温饮品,其中的“水”是薄荷水,适合夏天饮用;而“凉”的制作,比“水”的制作更讲究。“凉”,是一种用干梅或炒米或饭制作的冰镇饮料,故又写作X(“酿”右边的“良”换成“京”),古人也称为“寒粥”,可见先秦时人们夏天已食用冷饮了。
行文至此,如果问谁发明了冷饮,基本上可以有一个答案:先秦时周王家的“浆人”!实际上,发明冷饮制作技术的人应该更早,可惜无文字记载。

图:餐饮店常见的薄荷水,先秦时已喝了
拥有冰藏室与现代拥有冰箱一样,是古代有条件人家的选择。到汉朝,人们对天然冰的利用更积极,皇宫里都建有不只一处凌室。
据 《汉书·五行志(上)》(卷二十七),西汉时,皇帝凌室不只一次发生火灾,惠帝元年十月乙亥“凌室灾”、惠帝四年“未央宫凌室灾”,时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因为“凌室所以供养饮食”。说来也怪,在两次凌室被烧后,刘姓皇家都出了大事。

图:西汉梁孝王墓中的冰窖
在冷饮出现以后,古人不一直尝试制作不同口味和内容的饮品。
如在西汉时,制作冷饮的手法和利用冷源的技术同步提高。当时有一种很高档的冷饮,是用“走兽泉英”(牛羊马一类牲畜的乳汁)、水果、蜂蜜等与雪混在一起制成的,这样的“雪冷饮”,在今天也不过时。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日享一书ZZe01《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今天分享的是刘庆柱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记得不知道在哪看的,这个书也是考研必读书目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27:560000宝鸡出土100多件青铜器 在北京亮相两个月(出土青铜器)
宝鸡出土100多件青铜器,在北京进行展出。一直以来青铜器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器具,而青铜器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这个时代的建造水平以及工艺水平,如果说在整个国家所有的地区当中,哪个地区发现的青铜器最多,那么毫无疑问就是陕西省。在三年前,陕西宝鸡就曾经出土过142件青铜器,而这些青铜器在为研究完成之后则是在年亮相,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展期。青铜器展览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25:530000灞桥纸的时代和特点是什么?(颜色暗黄,纸张平整柔软)
现如今纸张是我们出行居家必不可少的一件单品,不管是卫生纸还是平时写字的纸张都是需要用到纸的,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那些纸逐渐出现了不少的种类,以供人们使用方便,不过在古代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古代科技比较落后,不过还是有一些纸的比如说灞桥纸。灞桥纸的时代和特点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02:300000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76乱世争雄,盲侠夺魁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4:160000我国龙脉上葬了3个人,他们的陵墓至今未被挖掘,他们是谁呢?
中国人一直尊重自然规律,从古至今,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是遵循着自然之道。而在农事活动中,人们总是先看黄历,查阴阳,以此来选择最合适的时机。除此之外,在搬家、动土、祭祖等活动中,也都会遵循这样的传统。我要新鲜事2023-06-18 18:59: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