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盗墓活动背后,盗墓者坐牢不说还赔了20万,文物部门也被告了
贵州一起普通盗墓案件背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研究当代盗墓史时,我发现了有一起盗墓案件颇值得关注,不只盗墓者要思考自己的行为,负有文物保护职责的文管部门,也应该反省。
这篇“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事。

此起盗墓活动很普通,发生在2019年10月3日,被盗的是一座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境内的东汉古墓。
事后查明,这起盗墓活动是在西秀区七眼桥镇务工的张兴义等6人所为。
盗墓的过程很简单,没有什么看点,似乎也没有盗出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墓道、墓顶都遭严重破坏,墓室内填土被全部翻过。
这起普通盗墓的严重性在于,被盗墓葬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谷遗址”有密切关系,是宁谷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宁谷遗址,不少网友可能不太了解,如果说“夜郎自大”这个成语,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宁谷遗址下便埋藏着夜郎国消失的历史密码,,是中原王朝对西南行使管辖权的见证。
夜郎国在今贵州境内,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春秋时,夜郎国征服了且兰(福泉和黄平一带)、鳛国(习水)、鳖国(遵义)、牂牁(安顺)等十几个小国,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方国。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开发西南,中郎将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借道夜郎征服南越国后册封夜郎君为王,唐蒙也因此成为南方“丝绸之路”最早开拓者。在颁夜郎王印前,西汉已在夜郎国地域设置牂牁[zāng kē]郡,行中原郡县制,郡府在今贵州安顺。
由此,西汉派兵屯驻西南,经营西南。

到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中原王朝,被朝廷特使、牂柯太守陈立派兵剿杀,夜郎国从此灭亡,全部领土划给牂牁郡和犍为郡,归属中原政府。
宁谷遗址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中原政府对西南地区实行有效统治和权辖的重要遗存。
但其发现,有点偶然。

1971年3月,时安顺县华严区宁谷公社大寨大队第五生产队的社员,在“农业学大寨”的时代背景下,兴修农田水利,平整土地。五队一块俗称“乱岩”的坡地上,有数座高出周边耕地两三米的土丘。为了方便耕种,生产队派社员将土丘铲平,于是发现了一座已坍毁的石室墓。
时贵州省博物馆接到报告后,对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铜器、陶器、金银器、钱币等,确认是汉人墓葬,年代在东汉晚期,墓主是从中原来到西南的。


考古人员就此进行全面勘探,发现迄今贵州境内最大的两汉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遗址下分布着大量的建筑、陶窑和墓葬等。因位于距安顺约6公里的宁谷镇境内,故名“宁谷遗址”。
从1980年代至今,考古人员陆续在勘探出160余座汉墓,估计有千余座。

其中,好多墓葬应该是中原派驻西南的高级官员。已发掘的30余多汉墓中,出土了大量两汉遗物。
最让考古专家意外的是,1996年从遗址上出土了“长乐未央”瓦当、铁镜、青铜龟灯等一批官方,甚至是御用之物,还发现了迄今贵州境内出土的唯一一片木牍。

如此重要的遗址得到了政府的重视。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遗址上不时出现盗墓者的身影,2019年10月张兴义等人的盗墓活动,仅是其中一起。

但就是这起普通的盗墓案件,却引起社会和文保人士的严重关切。为什么?原来此墓被盗后,长时间没人过问,负有保护和管理责任的西秀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简称“文广局”)存在怠于履行职责之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安顺市西秀区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介入此事。
这一起诉非常少见!全国每年有那么多墓葬、遗址被盗,有几个负责职责的管理部门被告了?

据公开的司法文书,2020年3月23日西秀区检察院向西秀区文广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该局对西秀区的被盗古墓葬依法采取保护设施,防止类似盗墓事件的再次发生,并要求其两个月内依法履行职责。
但是,西秀区文广局并未落实和行动,两个月后被盗古墓葬仍没有得到保护和恢复,“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仍持续处于受侵害状态。”

2020年7月22日,西秀区检察院发起公益诉讼,起诉西秀区文广局不履行文化行政管理法定职责。
在请求判决西秀区文广局不作为是违法的同时,请求责令其履行对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对古墓进行保护、修缮。
2020年8月26日,安顺市平坝区法院开庭,公开审理了这起文保公益案件,文广局法定代表人到庭参加应诉。

文广局认为,被盗墓葬不在“宁谷遗址”保护范围及建筑控制地带范围。但贵州省博物馆涉案文物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意见认为,此墓葬是“宁谷遗址”的重要组成,与“宁谷遗址”有密切关系,“对于汉代中央在西南地区统治权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法院认定西秀区文广局未履行法定职责,构成行政不作为,判决其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个月内,对被盗古墓葬进行防盗、修缮。

西秀区检察院委托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出具被盗掘古墓实施回填的修缮方案,核定修复费用为20万元。
这笔资金可不少,钱从哪来?
接下来,轮到起诉盗墓者了。
西秀区检察院对张兴义等6名盗墓者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法院判令盗墓者承担被盗古墓葬修复费用和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

2020年12月2日,法院以盗掘古墓葬罪当庭宣判张兴义等6人一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时判令6名盗墓者承担被盗古墓葬的回填修复费用20万元,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看到这里,盗墓者应该知道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了吧——不只要坐牢,还得赔钱,承担修复费用。
这,给盗墓者敲响了警钟!

运城发现魏晋时期古墓 河东文化的重要依据(河东文化)
运城发现了从东汉到明清时期的古墓群。根据太原8月24号给出的消息,山西考古研究院在日前公布在山西运城境内的某县城进行挖掘的时候发现一座古墓群,而这座古墓群被怀疑是三国时期曹魏或者是西晋初期的两座古墓,这也是在运城代表的河东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文化依据。运城的这一发现也代表了河东的历史更加久远,以及他们的历史丰富性。古墓群我要新鲜事2023-08-26 17:24:350000莫高窟中的壁画 揭露出来了匈奴如何对待王昭君(昭君出塞)
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27:300000工地上挖出清朝女尸 让专家一头雾水(不腐女尸)
工地上挖出的清朝女尸不腐烂让专家找不到理由。在湖北荆州雄楚大道东侧一处名为鲁阳工业园的建筑工地,工人在挖地基的时候无意中挖出来一座古墓。考古队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古墓已经被围观群众团团围住,棺材盖板也不知去向。墓中躺着一具没有腐烂的女尸,从穿着的衣服可以看出,这是一座等级并不高的清代古墓,女尸浑身被红色绸缎包裹,只有一条手臂露在外面。百年不腐我要新鲜事2024-01-18 20:07:3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