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河南挖到一座怪墓,三殉人二男一女,墓主或是黄帝对手
最离奇的三起古人遗骨考古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考古是探索未知,考证过去,总会有惊人的发现。

现代考古学正式进入中国,不过百年时间,但重大的考古发现比以前1000年间发现还多:河南安阳殷墟、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浙江河姆渡史前遗址、陕西西安秦兵马俑、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哪一项都刷新了人类文化记录,震惊世界。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另类而离奇的考古发现。
有三具古人遗骨的发现,便非常离奇,分别是蚩尤遗骨、女娲遗骨、曹操遗骨。

第一具:“蚩尤遗骨”
1987 年 5 月-1988 年 9月,文物部门为配合引黄调节池工程,发掘了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
西水坡遗址,位于当时濮阳县城内西南隅新民街南,面积5万余平方米。遗址的南部被五代时期的古城墙所压,北部是比较低洼的沼泽地。因为遗址周围的地势低洼,常年积水,芦苇丛生,当地人俗称“西水坡”。
本来对这个遗址能挖出什么,考古人员并没有底,也不抱多大希望,哪想却挖到一座史前怪墓,出土了极为罕见的蚌塑龙虎,用发掘简报上的说法是,“前所未有”。

当时,共发现了4组蚌塑龙虎,分别在考古编号为M45墓中,和T176、T215两组探方中出土的。其中,M45墓中的龙虎最大,分别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和“中华第一虎”,年代在6500年前,是迄今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龙虎形象,证实了中国人的图腾“龙”并非空穴来风。
在蚌龙和蚌虎中间,发现了墓主人的遗骨。换句话说,墓主人下葬时,身体左右两侧分别摆放了蚌龙和蚌虎——竟然暗合后世风水家所说的“左青龙,右白虎”。

M45号墓蚌虎西边,还有一堆星形蚌塑。
除了墓主遗骨,墓中还发现了三具殉人遗骨——这也是中国考古界第一次在仰韶时期墓葬中发现殉人。
殉人均未成年,均有砍杀伤。
西龛中殉人是约12岁女孩子,殉葬时被用利器往头上猛砍后死亡,出土时头部还可以看到明显的砍杀痕迹。
东龛内是一个与西龛中女孩子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子,也是被利器往头上砍杀致死。
北侧还有一斜放殉人,是一约16岁的大男孩。
三殉人殉葬时仰身直肢,双手均被有意放在屁股下,所以出土时考古人员看到他们双手压在骨盆下。

墓主人是一米八几高的大个子,也是非正常死亡。
其脊柱胸腔处可见上下齐整的利器砍断痕迹,胸椎和大部分胸肋骨不见了,断肢残臂,推断是遭破胸腰斩后死亡。
结合墓葬的规格和时代,推测是打仗时被斩杀,系战争死亡。
这一考古结论让学术界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有人想到传说中的战神蚩尤。

6500年前,处于黄帝时代形成过程中,当年发生了一场影响中华民族走向的“涿鹿之战”。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与炎帝、黄帝都是同时代的人,为不同部落首领,而蚩尤是最厉害的,“最为暴,莫能伐”。炎帝在阪泉之战败给黄帝、炎黄二部统一之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在战争初期,黄帝根本干不过蚩尤,黄帝请出风后(风神)助战,方打败了蚩尤。
黄帝是怎么杀掉对手蚩尤的?斩杀。

黄帝还将蚩尤的胃子取出来,填塞成鞠,让大家踢来踢去。这就是人类最早最原始的足球“蹴鞠”,也就是说,世界上最早足球是用蚩尤胃子制作的。此即所谓,“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
结合考古发现和墓葬年代,M45号墓主人之死与《史记》记载蚩尤之死非常接近。于是有学者就此作出神推测——M45号墓可能是蚩尤墓,人骨是蚩尤之遗骨。
但蚩尤被杀于涿鹿,涿鹿并不在今河南濮阳,而在今河北张家口,也有人称在山西境内,山西芮城县西南的风陵渡有地名“浊陆”,与“涿鹿”谐音。但不论涿鹿在哪,都与河南濮阳无关。

可见,所谓“蚩尤遗骨”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学者根据M45号墓的形状,提出是“伏羲遗骨”。
M45号墓平面结构呈“天圆地方”,而民间传伏羲创造以天圆地方为核心的“盖天说”。
伏羲与女娲都是中华人文始祖,是对夫妻,俩人是兄妹婚。濮阳是伏羲的出身地,《太平御览》引《诗含神雾》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今天濮阳范县濮城,便古称“雷泽”。
如果这样说的话,算上下面要说的一具遗骨,女娲和伏羲夫妇的遗骨都被现代考古发现了。
也有学者认为是“颛顼遗骨”。

依据之一是,濮阳乃颛顼故里。《汉书·地理志》记载:“濮阳本颛顼之墟,故谓之‘帝丘’。”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生前活动中心就在濮阳。
对于上述三种“遗骨”说,一经公开即遭到批驳。
不论是蚩尤,还是伏羲、颛顼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虽然《史记》诸书上有记载,但也是根据当时传说之传说写成的,并非司马迁生活时代之真实人物。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M45号墓主应该是当时的一位大巫觋。巫觋的社会地位极高,往往就是部落首领,能和神灵沟通,而摆出龙虎蚌塑,也是一种原始宗教的需要,有某种特殊寓意。

第二具:“女娲遗骨”
女娲遗骨,出土于山西吉县的人祖山。
这具遗骨早在1984年已被发现。当时,人祖山上祭祀中华女性人文始祖女娲的“娲皇宫”遭到破坏。文物部门派人前去勘察,在娲皇宫内女娲塑像下,发现了一个木函,函内有一包用黄绫包着的遗骨。
木函上有墨书纪事,研读后发现,这包遗骨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放置于此,称为“皇帝遗骨”。
皇帝遗骨就是女娲遗骨,女娲有“娲皇”之称。

在娲皇宫简单修复后,“女娲遗骨”被重新放回。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大环境下,2011年8月,山西文物部门对人祖山的建筑进行重新保护和整理,共发现战国到民国时期遗物291件(套),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装在木函中的“皇帝遗骨”,木函已残。
这是中国首次发现与女娲有关的人类遗骨。经鉴定,遗骨距今6200年之久,包括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在内的各领域专家都很兴奋。当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为女娲时代的历史断层犯愁,如果真的能证实是女娲遗骨,那将是21世纪非常了不起的惊天大发现,填补中华文明的空白。

出于慎重,2012年6月 ,山西方面在人祖山召开了“考古文化开发鉴评听证会”,注意是“开发”,邀请了包括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在内的23位各层次各领域专家,参与论证。
于是经过专家论证的“女娲遗骨”,通过媒体向社会正式公布。河南濮阳的“蚩尤遗骨”还是学术圈内的大胆探讨,山西的女娲遗骨则是定论,可以想象,“女娲遗骨”很快遭到了国内外铺天盖地的质疑。

女娲是中华传说中的创世女神,曾补天救世、抟土造人,她是否真的存在都成问题,何来遗骨?
这是明显的笑话,连吉县当地文物专家都不相信。
当时遗骨确实送到北京,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做C14测定,结论是,遗骨为成年人,距今6200年,但性别没有鉴定结论——无法鉴定。在是男是女都搞不清楚的情况下,怎么能说人骨是女娲遗骨?太不严肃了,破绽百出!
面对外界强烈的质疑,山西方面收回了“女娲遗骨”的荒唐说法,“女娲遗骨”闹剧就此收场,但这场丑闻在中国当代考古史上是无法抹去的。

第三具:“曹操遗骨”
曹操遗骨于2009年公布,发现于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一座被多次盗挖的古墓中,同时墓中还出土了两个女性遗骨,一老一少,分别是20多岁和50多岁。
凭什么认定是曹操遗骨?主持西高穴墓葬发掘的考古人员,通过墓室中出土的多个圭形石牌的铭文,确认是曹操墓,石牌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短矛”等字样。
“魏武王”即曹操。事实上查遍史料,也没发现曹操生前有此封号。

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封“魏公”;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再封“魏王”,权盖诸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3月,曹操去世,谥号为“武”,葬于高陵。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封曹操为“皇帝”,谥号为“武”,庙号“太祖”。
可见,曹操生前生后都没有“魏武王”的封号,认定“魏武王”就是曹操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面对海内外普遍质疑,考古方又找出“十大理由”,推定西高穴古墓是曹操墓;而质疑方也找出“十大理由”,认定西高穴古墓不是曹操墓。

至今对“曹操墓”和“曹操遗骸”的说法,都是考古队一方的学术观点,而拿不出铁证。
考古前辈有句名言,叫“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在没有铁证和缜密求证的情况下,大胆假设就是笑话,严重点说是考古造假!考古人员想当然地认为,曹操墓里遗骨不是曹操的会是谁的?这说法有道理,但前提得保证曹操墓是真的。
现在曹操墓的“发现”,已成了考古笑谈,对不可信服的考古结论,会说“是不是又发现曹操墓了”,以戏之。
“曹操遗骨”并非出土于后室棺床,而是在前室发现的,此墓在古今被盗多次,盗洞曾长期暴露,是不是盗墓者或是好事者将别处的古人遗骨踢进去的都难说。

所以,即便曹操墓被证明是真的,“曹操遗骨”也不一定是真的。
而曹操遗骨与另两具女性遗骨的关系,考古方至今没有搞清楚。
有网友就此搞出了一个段子,称三具遗骨都是曹操的,一个是小时候曹操,一个是中年曹操,一个是老年曹操。

赵丛苍:关于“考古类型学”的新思考
摘要:以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古类型学,对器物的分期和谱系的研究是复杂多样的。器物形态随时间的演进呈现一定的规律,是类型学对器物划分的依据,而其规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技术传承乃至文化崇尚、政治形态和宗教信仰诸因素的作用。基于以上基本认知,新时代考古类型学应当重视揭示器物类型型式划分所蕴含的内在原因,即重在探讨物与人、物与社会、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考古类型学;技术传统;文化附着0003考古人员成功进入盗墓者都无法光顾的绝壁崖墓,揭开棺看到了意外
神秘的崖墓本文作者倪方六死亡,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自然现象。如何对待死亡,处理后事?这是态度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最后尊重。为什么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原因就在这里。就中国传统丧俗而言,绝大部分地区流行地埋式土葬,对于山区而言,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无处可埋啊!怎么办?崖墓和悬棺的出现,提供了解决方式案,由此形成了古老而又很神秘的崖洞葬和悬棺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06:000000山西一座古墓被盗墓 留下石头成为国宝(山西文物)
娄睿墓中最珍贵的文物是石头上的壁画。虽然山西的墓葬以及地下埋葬的文明并没有使隔壁的陕西省那么多,但是山西作为5000年文化发源地之一,也确实出现了很多文物,各种墓葬也并不在少数,上个世纪80年代,山西地区有一次大规模的墓葬考察结果就在山西某县城发现了一个古墓,不过这个古墓在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了上百个盗洞,一方面说明这个古墓肯定有价值,另一方面说明几乎已经被掏空。古墓被盗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1:47:150000《夏商时期古冀州的考古学研究(文化谱系篇)》后记
小书的基本内容,源自博士学位论文《夏商时期古冀州之域的考古学研究》绪论与前五章部分的增订,主体内容是以陶器构建古冀州及邻境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谱系,学位论文涉及生业技术、墓葬、聚落、人群关系的章节,后续匡谬增删,再俟求教。《夏商时期古冀州的考古学研究(文化谱系篇)》书影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9:460000槽齿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1米/距今2亿年前)
槽齿龙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1米,二足行走,脖子较长,方便吃到更高的食物,前肢有时也会帮助它觅食。槽齿龙化石最早发现于欧洲南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三叠纪地层,它牙齿呈叶状,有锯齿状边缘,且位于齿槽内,这也是槽齿龙的名称来源。槽齿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31: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