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务员提高待遇奇葩,盗墓搞创收,把当地的墓都挖了
古代公务员的工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新《公务员法》已于2019年6月1号开始实施,公务员比较关心的一是升迁机会,一是工资福利。在古代,公务员如何调工资?各朝的情况是不同的,而且要看朝廷的财政收支。

古代公务员涨工资,享受对象通常级别较低的官员和普通公务员为主,减少高官俸禄,增加基层、低级公务的薪金,一直贯穿于古代社会,让高氏级别公务员之间的薪资分配趋向合理。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记载,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建国之后,于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正月“增百官奉”,在这一轮调资中,刘秀特别指示,“千石以上,减于西京下制;六百石以下,增于旧秩。”
经过这一减一增,东汉三公(最高官员)与佐史(最低公务员)的月工资差距,由西汉时的100:1,降为43:1,大大缩小。

古代给公务员涨工资比较频繁的,在宋朝。有人认为,宋朝是古代中国公务员福利最高的时期,其实非然,至少在宋初,公务员的人工资仍比较低,远低于唐朝。
从《宋史·职官志》的记载来看,北宋前期的公务员工资发放,基本沿用五代时的俸禄制度,“所支半俸,复从虚折”,俸禄只有唐代一半。由于所支半俸中,大多数为实物工资,变卖成现金,又要损失一些,宋初公务员的实际工资,只有唐朝的四分之一。

宋真宗赵恒当皇帝的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朝廷“始议增给”,开始在大范围内增加文武官员的俸禄。《宋大诏令集·定百官俸诏》记载,当年十一月“定加文武职官月俸”。
这是北宋第一次大范围给公务员加工资,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从最高的三师三公,到最低的奉官、殿直,均涨了工资,幅度从“增二贯”到“百二十贯”不等。

到宋仁宗赵祯主政时期(公元1022年-1063年),北宋建立起了一套以本官为主的41级等级制度。北宋中期,物价不断上涨,公务员的工资根本不够开支,官员的生活受到影响。为此,朝廷只好不时增俸,给小大公务员涨工资,增加利福。
在宋神宗赵顼当皇帝(公元1067年-1085年)后,北宋又作出了一次较大的工资制度改革,在时同平章事(位同宰相)王安石的推动下,以阶易官,定为24阶,号为《寄禄新格》,史称“元丰新制”。

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在北宋后期宋徽宗赵佶当皇帝的崇宁年间,由时权相蔡京主导,再给官员加工资,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普遍翻了一翻,此即《宋史·职官志》中所谓,“视元丰制禄复倍增矣。”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全国公务员涨工资的“增俸格令”,又称“政和禄令”。
到南宋时,由于财政困难,加上宋金再战,公务员的加薪机会基本上没有了,“减俸”反成了常事,工资一降再降。

需要说明的是,宋朝是中国历朝官场冗员最严重的朝代。
赵恒在位时,给官员涨工资的同时,又大规裁减公务员数量,时称“减省天下冗员”,共计裁减了195802人。由此可见宋朝公务员数量之庞大,一直到灭亡,宋朝都没有解决冗员过多问题。

给公务员涨工资,目的是保障公务员生活质量,稳定公务员队伍,以增加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并通过提高待遇,消除官场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但在事实上,涨工资不仅未能解决和根治古代官场腐败,反而陷入了涨工资误区,“高薪养廉”、额外增加福利的做法,不只加重国家财政和地方民众的负担,还加剧了腐败。
如在中国南朝时,在“田禄”、“田秩”等地方官员的正式工资之外,另增加“杂供给”一项,由地方官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征收,数额“随土所出,无有定准”。不少贪得无厌的地方官鱼肉百姓,借此大发横财。

有个叫谢X(“月” “出”)的官员,出任吴兴太守,向老百姓征收鸡蛋,收受了数千只鸡作为“杂供给”。名叫王玄象的人,出任下邳太守时,竟然盗墓搞创收,把当地的墓都挖了,以致于“地无完椁”,可谓中国古代公务员创收奇葩!
为什么会有这现象?除了个人贪欲膨胀外,与制度制度不合理有直接关系。

再如,隋唐初设计的“公廨钱”、“公廨田”福利制度,本是为是增加行政办公经费、弥补部分公务员俸禄供给的缺口,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放高利贷、收地租“与人争利”,盘剥百姓现象,滋生出新腐败。
盗墓贼被抓后不服 居然还说自己是考古人(盗墓贼)
盗墓的行为在我国属于违法。大概2021年,刚刚过完年,江苏省的某一个地方派出所就接到了报案,说他们发现了盗墓贼,然后这些警察就在盗洞的洞口等着盗墓贼的出现,结果大概在过了两个小时之后,这两个盗墓贼居然真的爬了出来,一看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就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们在遇到警察之后愣说自己是考古队员。愚蠢的盗墓贼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17:510000官员不及时如实报告洪水灾情,古代是如何查办的?
古代不及时反映洪水灾情的后果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年南北各地水灾多发,抗洪救灾成为舆论热点。图:2016年7月19日,河北邢台洪水破堤成灾中国自古多灾,古代如何防洪?当水灾来临时,古人会怎么做?从史料记载来看,早在先秦时,中国已有一套“汛情奏报”、“灾情奏报”制度,对抗洪救灾不力、隐瞒灾情的行为,都有相应的惩处和问责办法,北宋初年甚至有官员因未及时上报灾情而被处死和免职。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6:240000河南考古:辛村遗址中流失在外的国之重器
先秦时期的葬俗以“聚族而葬”为主。墓地可以分为“公墓”和“邦墓”,前者是以王室、国君为主的贵族墓葬,后者则是平民的墓葬。公墓地的布局经过规划,以国君墓为中心,其他墓葬依墓主与国君的关系亲疏排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2:410000最原始的鸟臀目恐龙:始奔龙 奔跑速度极快(身长仅1米)
始奔龙是一种原始鸟臀目的恐龙,诞生于三叠纪晚期,也就是大约2亿1000万年前,和其他的三叠纪鸟臀目化石不同的是,始奔龙的化石是目前最为完整的,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最早的鸟臀目恐龙的一种,因此身形也非常的瘦小,体长只有短短的1米而已。始奔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8:32:120001荐书:《良渚墓葬》追溯良渚人的黄泉世界
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相信死后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重生、继续生活,死是新的旅程和新的开端,墓葬和葬仪是远古先民对于另外一个重生世界的表达,包括墓地选择、墓葬排列、随葬品组合、复杂葬具结构等葬仪也就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同时,墓葬和复杂葬仪更是聚落规模和等级、观念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反映。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39: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