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杀40万赵军95年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 揭开真相
我要新鲜事2023-06-20 20:03:282阅
白起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其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备受赞誉,但也因为坑杀40万赵军的行为受到广泛批评。对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很少,只有《史记》中的片段记载。直到1995年,考古人员在长平遗址进行挖掘后,才揭示了这场战役的惊人真相。

长平之战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秦国与赵国在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白起率领秦军在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他采取的坑杀赵军的残忍手段备受争议。通过挖掘长平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证据,进一步揭示了长平之战的真相。
长平遗址的挖掘工作在1995年展开,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交叠的尸骨和与战争相关的文物,包括刀币、箭头等。通过尸骨的研究,他们发现许多尸骨上有明显的砍伤或中箭痕迹,这表明赵军士兵在被击杀后才被埋葬。这一发现与白起活埋赵军的说法相悖,为历史的真相提供了重要证据。

过去的记载中,白起坑杀赵军的说法主要基于司马迁《史记》中的文字,但其中的用词存在误解。一些版本将“阬之”(指杀害、坑陷)误写成“坑之”(指活埋),导致了对白起残忍行为的误解。然而,通过考古发现的尸骨和战场处理的逻辑分析,活埋几十万赵军对于秦军来说是不切实际的。相反,击杀后填埋是更为方便快捷的做法,而且符合当时紧迫的战争情况。
长平遗址的发现和尸骨的研究揭示了白起坑杀赵军的历史真相。这一发现打破了过去的误解,证明白起并未采取活埋的残忍手段。长平之战的结果对赵国造成了巨大损失,白起的战术成功使秦国取得了胜利,但他的残忍行为也给他带来了争议和批评。

长平之战的挖掘遗址揭示了历史的真相,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场战役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同时,这一发现也提醒人们,在战争中采取过度残忍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历史终将揭示真相,并带来相应的报应。人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推崇人道主义价值观。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农村办喜事会有乞丐上门说“喜话”,怎么说?一套一套的
“喜郎”上门怎么说喜话?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文章,我谈了农村办喜事时的“借喜”和“赶喜”现象,其中的“赶喜”原本是一种乞丐行为,出现在喜家门前的赶喜乞丐,叫“喜郎”。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喜郎是怎么赶喜的。(赶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06:470000此人是古代考古学鼻祖 一生研究古墓文物 死后竟被自己后人盗墓
相传我国古代特别尊崇祭祀先祖和死者,认为死者的灵魂仍旧存在,如果遭受到侮辱,会在意识层面上引发不快,甚至会报复。可是实际生活中,历史上也不缺乏触犯死者墓穴的例子,却也没有大面积的报应传说。吕大临的故事就像其他例子一样,即便被子孙后人盗墓,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报应。反倒是被后世人通过政治手段惩罚,而非因报应遭受囚禁。这充分说明,触犯遗物引起的报应更多属于传说而非定论。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30:130000河南大学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的讲话思想深邃、深入人心、催人振奋,在河南大学引起强烈反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26:590000陈熙:延续香火的理想与普遍绝嗣的现实——基于家谱的人口数据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26:400000神秘消失的日本船只,运输价值100亿的中国文物,沉没至今未找到
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15: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