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时刻漏出水面 工艺依然是秘(水下石刻)
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0:42:371阅
唐宋时期的一尊石刻工艺方面十分高超。在今年的三月份,四川安岳县的一个水库水位下降后,千年之前唐宋时期的摩崖石窟造像露出了水面,它们排列整齐,庄严肃墓,历经千年之久,佛像上的颜色依然清晰可见,每一尊佛像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神情自若。虽部分石刻已经风化严重,但依然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观赏。

镇水石
此次发现的开凿于唐代、宋代的摩崖造像看窟43个,造像155尊,浮雕石塔三座,尤其这一对刚好全身露出水面的石狮子,它们四目相视而坐,一只脚踩绣球,另一只脚踩小狮,卷毛瞪眼的灵气下透露出几分沧桑,但它们像守卫者家人一样守卫着太平,无论风吹雨打或是沉溺于湖底。或许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这是一个镇水石。

水库石刻
这个水库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水库建成后,造成大部分佛像永远湮溺于水下。与水同年,这也成为水下神秘的奇观。此次水位下降,昔日辉煌庄严的魔岩石刻才得以重见天日。随后,专家根据史料记载发现此地千年之前的佛教文化盛行,古人根据此地的地理条件优势,凿刻出了不同种类的佛像史料。没想到的是,千年之后,他竟以这种方式与我们再次相见。

文艺水准
这样暴露在野外的文物是相对来说比较少见的。并在我国的多个地区都会有着这样的石刻出现,这样的文物虽比较普遍,并长期在水下也是经历了比较多的磨损,但对于我国的考古工作来说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证据,通过这些石刻的纹路以及他的雕塑就可以看得出来当时那个时代有着怎么样的信仰以及文艺水平。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东周古墓太邪性,北宋盗贼被流沙掩埋,明代神盗掉入陷阱
传说在河南上蔡县有座2000年的的古墓,是一座王侯墓,墓内除了数不清的财宝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黄金王鼎,一代一代都这样传,这座墓就没有消停过,到2005年考古队进行发掘时,这座东周楚国大墓发现战国时期、北宋时期、明代以及近代的盗洞多达20多处,但即使这样,墓内的宝藏损失不大,而盗墓者非死即伤。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4:15:170001探源中华文明,夯实自信根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强调了中华文明的关键地位,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显著成绩,指明了未来中华文明历史研究的根本目标,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0000陕西考古:石峁遗址那些神秘的石雕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58:560004暹罗盗龙:泰国大型恐龙(长7.6米/长有牛排刀状锯齿)
暹罗盗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鲨齿龙科恐龙,诞生于1.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7.6米,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牙齿上长有类似牛排刀一样的锯齿,第一批化石是在泰国的呵叻省。暹罗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38:320000细微之处有乾坤——读《秦汉名物丛考》(增订版)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06:1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