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65

史前小女孩墓里发现79件随葬品,考古出土的金冠够盗墓者吃几辈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4:570

中国历史上的厚葬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起早必为利。

从中国盗墓史上所发现的盗墓事件来看,盗墓者敢冒杀头坐牢之灾去盗墓,为的是什么?贪财!

作为一种特殊的风俗文化现象,盗墓者的产生,初因可能不是因为贪财,但随着厚葬的兴起,“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诱坏了人心。

现代盗墓者(剧照)

而古代流行的厚葬风俗,直接导致盗墓在古今中国的流行。盗墓与厚葬俱进,如果坟冢内一堆枯骨,谁会去发冢扒坟,被人骂断子绝孙?

在春秋礼乐崩坏时期,厚葬兴起。当时贵族以厚葬为荣,薄葬为辱,厚葬情况更普遍,如当时的齐国、宋国逾制厚葬之风,便相当盛行。

到了封建时代,皇家把厚葬风俗推到极致,春秋时的“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被最高贵族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厚葬到底兴起于什么年代?具体很难说清。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死者生前用的玩的占有的,都会被随葬到地下,且越值钱的东西越会让死者带走。

在早期墓葬中,随葬品一般都比较简单,出于感情和维系氏族利益的需要,无非陪葬一些坛坛罐罐和生产工具什么的。

1950年代,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对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陕西半坡遗址,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全面考古发掘。据公开的考古报告,共发掘了原始社会半坡类型的成人墓葬174座,这些墓葬都属于史前墓葬,大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少数为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

半坡遗址

另有2个男子、4个女子的同性合葬墓各一座,没有异性倒戈,这说明当时还没有婚姻和夫妻观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

半坡成人墓中发现了怪异的葬俗,比如有的墓把死者手指或足趾骨,埋于填土或放在陶器内,推测是当时的“割体葬仪”。

在考古中,还发现了73座小孩墓葬,尸骸均放在瓮棺内,以钵、盆与瓮相扣合,常在器底凿一小孔作为灵魂的出入口,属于瓮棺葬风俗。

法坡遗址上的瓮棺

在居址范围内,考古人员还发现3座幼儿土坑葬。

这些原始墓中并没什么陪葬品,多是简单的生产生活用品。即便有陪葬品,也仅是日用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可见当时人们还没出现 厚葬风俗。

但是,其中一座女孩墓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不仅随葬品丰富精致,而且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

这位女孩仅有三、四岁,从墓中出土了陶器、石珠、石球、耳坠等陪葬品79件,陶体中发现粟粒遗迹。

原始石珠出土现场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小墓死后似乎经过“化妆处理”,股骨上有被涂料涂染过的痕迹,呈淡淡的暗红色。她活着时应该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当然也不排除是祭祀的需要。

不论什么原因,其墓中出现这么多随葬品,具有典型的厚葬特征,可见后来兴趣的厚葬风俗,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的,并非突然出现。

如果说最初厚葬可能是随意的,但到了后期就是有意为之,并成规制了。陪什么陪多少都有说法的,如同棺椁的使用要受到等级限制一样,陪葬也不能乱来的。

先秦贵族墓中发现的青铜器

厚葬现象,在秦汉时期出现第一波疯狂。

《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一个国家将三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用作置办陪葬品,这一制度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

随葬东西的多寡,体现墓主的身份。陪葬越丰厚,表明墓主的地位越高。反之,社会底层的穷人连温饱都无法解决,薄薄的棺材都置办不起。

汉武帝茂陵

如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他当年葬父只能用芦席包裹,草草而葬,连薄薄的棺材都置办不起,哪来陪葬品?但到朱元璋死时就不一样,生前即在开始在南京东郊紫金山南坡,营建自己的巨大陵寑——孝陵。

现在明孝是“世界文化遗产”,为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进去参观要收门票的,这应该是朱元璋生前不会想到的。

明孝陵神道旁石马

朱元璋的子孙皇帝更是不得了。

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公元1563-1620年),与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1950年后后期被主动考古发掘,里面的随葬品惊人。

在《定陵出土文物图典》中,卷一介绍的衣冠服饰类多达500件,袍料布匹类92件;卷二中介绍的宫廷器物为282件,丧葬仪物达448件,可见定陵陪葬品之丰厚。

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63年),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竣工,历时六年,耗银多达800万两。定陵地宫在地下27米深处,规模宏大,由五座石室组成。

明定陵地宫后室,置帝后棺椁

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专家对此座于北京大峪山东麓的皇陵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价值连城,其陪葬品之丰令人惊叹。一顶金丝编成的金冠,重即达一斤六两,如果让盗墓者盗得,够几辈人的吃喝了。

就帝王陵葬葬品而言,汉唐皇家最丰。而在东汉末,薄葬成为社会共识,魏晋帝陵都没有多少随葬品。在宋以后,帝陵随葬品则被严格控制。

明定陵出土金冠

两宋时,皇家积极提倡“薄葬”。

在历代帝陵中,宋陵并不显赫,规模相对简单。尽管随葬不多,但其陵中随葬物品也是价值连城。

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神道旁边石象生

《宋史·礼志·山陵》记载,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十九日,真宗赵恒病死,三天后即准备好了陪葬品,“先帝服玩及珠襦玉匣、含”等宝物“不可留于人间”,均随着一些专门置办、很值钱的明器(民间称“冥器”),葬于永安陵中。

在宝物入葬前,还如今天的博物馆一样,举行了“陈列展”,供群臣参观。

遗憾的是,这里宝物后来均被盗掘走了。

西汉海昏侯墓中随葬的金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