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7人“集资”盗挖民族英雄墓,最少出资500,所得五五分成
湖南“集资”盗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盗墓江湖上,组织人手过俗称“搭伙”,或“搭班子”,也称“支锅”。过去搭伙盗墓有各种方式,我曾就此专门作过调查和研究。但近几十年来又有新的变化,组织盗墓团伙较为通行的做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投资”盗墓,一是“集资”盗墓,一是“雇人”盗墓。

“投资”类型盗墓比较复杂,规模也大,产销一体。往往有一个投资人,即金主,这位金主也是盗墓团伙的后台老板。
相对来说,集资搭伙的盗墓方式比投资盗墓简单,这种盗墓类型也称为“伙盗”。
顾名思义,伙盗就是合伙盗墓。在团伙内所有成员基本上是平等的,盗墓所得根据出资比例多少来分配,多出多得,少出少得,均摊则均分。
湖南衡山曾经破获一起盗墓案件,就是“集资搭伙”类型的盗墓,由湖南衡山和湘潭两地盗墓者联手,7人出资。
他们盗掘的对象,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赵方墓。

外号“兵伢子”的曾某,湘潭人,1971年出生。2012年8月份,兵伢子与谢某、李某、邓某等衡山人见面。谢某说,衡山县岭坡乡有一座古坟,听说是古代大官墓,里面陪葬了不少值钱之物,可以盗挖。
话虽这么说,但盗墓并不是想盗就盗的,有成本的,要购置盗墓工具,期间的食住行也要花钱。
这笔费用从哪来?一天下午,兵伢子与谢某、李某、邓某等人,在湘潭县花石镇兴盛酒楼见面,召开了一次“碰头会”,讨论盗墓的资金来源和所得分配问题。
会上,谢某首先介绍了墓地情况,然后就各方各人的分工和分成诸事进行了商议,约定四六分成,即衡山方得40%,湘潭方得60%,盗墓开支则一方一半。

人员分工上,邓某负责召集和接送挖墓人员;谢某、李某负责望风及吃饭问题;曾某、许某和外号“乔老爷”、“四黑”的人负责挖墓。
几天后双方又开了一次“碰头会”,就盗墓出资和分成问题进行了第二次商议。
这次决定,所得改为五五分成。出资比例是,谢某出资2000元、王某出资2000元、刘某出资1000元。曾某与许某、乔老爷、四黑等4名挖墓人,各出资500元。
所有集资款交由邓某保管,作为盗墓开销费用。
当天即去踩点。

邓某开车拖着曾某、谢某等同伙,由当地人李某带路,来到了岭坡乡黄古村附近的天子山上,查看古墓现场。许某有经验,当场表示此墓可挖。
当年8月16日,在盗墓的前一天,曾某与许某、“乔老爷”、“四黑”每人交给邓某500元“集资款”。邓某和许某购置、准备盗墓工具,有铁棍、电钻等。为了联系方便,李某又带邓某去街上购买了3张移动手机卡。
8月17日,正式盗墓。
曾某一伙在古墓上挖出了2个盗洞,一直挖到晚上,肚子饿了,李某送来饭。白天就睡在李某家,或住进谢某的厂里。
因为人多,担心邻居怀疑,后改住到湘潭县花石镇上一家旅馆。

一连挖了10天,也没有挖出东西。
就在这时,古墓附近有当地村民出现,曾某怀疑他们的盗墓行为暴露了,于是暂停盗墓,离开了衡山,欲等等再说。
事实上,他们确实被当地人发现了。有人看到有7个人从山上下来,其中4人戴安全帽、3人戴草帽。
很快事发。
衡山警方接到报案后,相当重视,及时派警员去现场。
原来,被盗的古墓不是一般人的墓,乃南宋抗金英雄赵方的墓。
赵方,字彦直,南宋名臣,家学深厚,少年时师从著名理学家张栻、刘光祖等人。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中进士。

赵方与岳飞一样,是南宋的“主战派”,力主抗金。赵方抗金以攻为守,只要赵方在,金人便不敢犯边,呼其为“赵爷爷” 。据《宋史》记载,即便病重期间,赵方仍致书宰相,讨论卫国保疆之计。
赵家满门忠义,其父赵棠儒生出身,后来从军卫国,其子赵范、赵葵,其孙赵淮等四代都是抗金、抗元名将。
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赵方病逝。朝廷赠太师,谥号“忠肃”,葬于岭坡乡天子山的峰顶上。
这里地势奇特,风水极佳,墓葬的正前方是十几米高的悬崖,赵方的墓址所在则像是从山顶削下来的一块地,自然天成。
在过去,赵方墓受到严格保护,也没有人敢去盗挖民族英雄之墓。

1949年后,赵方墓也得到重视,被列为衡山县文物保护单位,墓葬现在占地约有六七十平方米。
但从1980年代后期起,赵方墓不太平了,屡有盗墓者光顾。由于赵方墓所在的天子山周边都是竹林,墓又在山顶上,除了上山砍竹挖笋,平常很少有村民爬上去,这给盗墓者提供了机会,到现在,赵方墓少说也被盗过七、八次。
据村里人向当地媒体反映,最猖狂的一次,盗墓者直接在山上安营扎寨,把床铺、液化气等生活用品弄上,白天躲在山里休息,晚上出来盗墓,防不胜防。

有的盗墓者觉得挖洞累人,使用炸药炸,巨大的爆炸声在夜空如打炮声一样,把当地村民都惊着醒了。
所以,衡山警方在接到报案后反应迅速。勘测时发现,现场还有盗墓者扔弃的白手套。
谢某、潘某、王某、赵某、许某、邓某等多成员先后被抓获。曾某狡猾,当时跑掉了,后被衡山县公安局网上追逃,两三年后被湘潭警方抓住,移交衡山警方。
这伙盗墓者均被惩处了,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但是民族英雄的墓再没有原样了!
遗憾的是,就在这起盗墓事件发生半年之后,又出现了一伙盗墓者,把墓地的花岗岩都炸碎了。

唐代古墓中的盗墓贼,因为跟同伙起了内讧,结果被封在里面上千年
前言:很多人对于古墓的印象都十分的刻板,认为古墓里面除了棺材和殉葬的珠宝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但实际上古墓中的精彩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有考古学家透露在考古挖掘工作当中,他们见识过不少稀奇古怪的古墓,什么能够保存千年没有辨认字的美酒和鸡蛋,什么一推开古墓门居然有一桌好酒好菜。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45:090000曹兵武:考古学就是考古学——兼谈考古学的定位及其阶段性
我们永远不可能将所有古代的遗存挖完,也永远不可能从地下挖出一个真正的过去。过去存在于资料也存在于方法中,过去是一个被不断接近的过程,是一个被不断深化的认识。考古学研究人类的过去,因此它和历史学具有无法割裂的联系。但是,考古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底和历史学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它和其他的学科又具有怎样的关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0000已知帝王陵中,安阳的曹操高陵排第几?影响力可与秦始皇陵比肩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你会想去探馆吗?拜托,这可是曹操墓啊!在我看来,历代帝王陵中,曹操陵墓的影响力几乎可以与秦始皇陵比肩。曹操本就是古代的“流量明星”。《三国演义》的成功功不可没。一部《三国演义》,让曹操几乎家喻户晓。即便没读过《三国志》,他的事,无论真假,好的坏的,多少都晓得一点。我要新鲜事2023-09-08 19:00:450000锲而不舍 孜孜以求——怀念考古学家郑绍宗先生
2021年1月26日,考古学家郑绍宗先生仙逝,他为河北乃至中国考古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他逝世即将两周年之际,我按捺不住心底的思念,拿起笔,成此小文,以示怀念。郑绍宗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初即参加了工作,1952年7月奉派在全国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通过此次培训,郑先生迈入了考古的门槛,从此与考古结下了一生的缘。0000仇鹿鸣:学术史回顾的写法—兼谈论文写作中的形式规范与实质规范
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古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士族政治、石刻文献等。出版专著《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参与整理修订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并曾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一、作为形式规范的注释及其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4:3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