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中发现的特殊葬俗,有的挺怕人,死者的头用“大锅”套起来
盗墓中发现的特殊葬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盗墓中总会有奇奇怪怪的发现,有的挺怕人的:死人的头上套着一只大锅,有的胸部压着大石头,有的手足被绑起来,还有的周身包裹“铁丝网”……这些,其实是古代的葬俗,不少在现代已消失了,所以觉得特别奇怪。

20年前,有贵州盗墓者从古墓中盗出了铜鼓、铜釜、铜洗等随葬品。盗墓者交代,铜釜位于头部,刚盗出时里面还有人头骨。为什么会有头骨?原来下葬时,这铜釜是套在死者头上,这叫“套头葬”。
其实考古人员早在1970年代,就已发现了“套头葬”。

发现套头葬的墓,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古墓群,自1950年代以后,可乐乡境内已发现了大量的战国至汉朝时期古墓。古墓群中的墓葬分布非常密集,不少墓互相叠压,互相打破,透露出当年这里的人口很稠密。
这一带可能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所记载的夜郎国所在。为了揭开夜郎国之谜,贵州省文物部门至少已在这片墓地进行过9次发掘,多次发现套头葬。
1977年,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发掘了可乐古墓群上168 座少数民族墓葬和 39 座汉式墓葬,在少数民族墓葬中发现,有 20 座墓是套头葬。

2000 年秋天起,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发掘了108 座古墓,均为当年土著人墓葬,其中有 5 座墓是套头葬。
套头葬在墓主头部位置都发现用于套头的器物,有铜釜 、铁釜,有的釜做成鼓形,有的直接用铜鼓套头。考古出土时,有铜釜的里面还有未腐烂完的头盖骨、牙齿等。

套头葬墓比较讲究,墓穴较大,在套头的同时,还会用铜洗把脚也套起来,或是将铜洗垫在腿下。凡套头下葬的,大都使用木棺下葬,随葬品也多,显示墓主生前地位较高,拥有财富。
釜是一种炊具,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锅的前身,圆底无足,置于炉灶,煮骨烀肉、煎炒炖炸都可以。出土套头用铜釜,一般重达4公斤左右,可以说一口大锅。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用来套头的铜釜外壁上,都有黑色烟炱痕,这说明铜釜曾是实用炊具。
为什么要用“大锅”,而且是使用过的“大锅”来套头?这种奇特的下葬方式是啥意思,至今是谜,学者界也没有统一的一说法。
一说与原始宗教观念有关,釜、鼓在夜里人的心日中不一般,套头的铜釜应是法器,是沟通神灵冥界的重要媒介物,墓主很可能是生前地位很高的部族巫师。

一说套头的釜与鼓代表祖灵,用之套头寓意回归祖先母体,含有生殖崇拜信仰。
一说刻意保护死者头颅的需要,代表财富和地位。为什么同一时期下葬的大多数都不见套头?也许有财富上的原因,但既然是炫耀财富,为什么不买一个新的铜釜呢。
我认为,这种套头葬应该与灵魂迷信有关。

人类对“头”很很迷信,认为头是最神的部位,灵魂所在,死后套头则是希望罩住灵魂,不让其外逸游荡。过去招魂葬的“法器”,就是这类可盛装东西的器物,有的地方用笆斗来招魂。
“套头葬”的发现,在民俗学研究上有较高的价值,可乐遗址墓葬的考古,也因此被评定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理由是之一是,“套头葬”是第一次发现,贵州独有。

实际上,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套头葬作为一种葬俗,并非贵州独有,在其他省份也有发现,只是表现不一样,但用铜釜、铜鼓套头,确是贵州独有。
树无稍不长,人无头不活,古人对头很虔诚。所谓套头葬,又可称“护首葬”、“裹头葬”,收殓下葬时用器物将死者头部罩盖起来。
如在江苏灌云大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期考古中,便发现用陶器覆盖头部的现象。

在所发掘的38座新石器墓葬中,有37座用薄石板砌成墓棺——石棺葬,其中有 16座墓的墓主头用红陶钵盖起来。
这类用陶钵盖头习俗,在江苏连云港二涧村、新海连市大村和马家浜文化的圩墩、草鞋山等等遗址中也均有发现,后世用帛面纸张为死者覆面的葬俗,可能即来源于此。

用于盖头的陶钵,底下有穿孔,此孔应是特别挖出来的,有宗教意义,或是方便灵魂进出。当然,根据上还是出于妥善敛尸、保护头面的考虑。
保护死者头部,在古代葬俗中不鲜见。

在辽契丹人贵族墓中,曾发现用铜丝网将头下部网住,颜面部再盖上铜面罩的现象,不只有头套,还有网衣,这与中原汉朝贵族使用玉衣殓葬的观念很接近。
民国三年(1914年),时林西县县长带人盗掘位于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辽帝陵时,便看到了这一幕:

“其中遗骸,男女都有,男骸衣甲,及袍服、殆殉葬者矣。此诸骸骨,有委于地面者,有陈于石床者,更有铜丝,罩护其全体者,石床上,每一骸骨头上,石壁间各悬一古铜镜……”
头罩与网衣连成一片,看起来,全身都是“铁丝网”。

而汉朝的金缕玉衣其实也有头罩,死者头被包裹在里面,头罩与下面整体连成一片,形成了最高等级的贵族葬俗。有的小贵族,即使不能享受到玉衣规格,也会用玉覆面来表示一下,掩面护首。

中国历史研究重大突破!成周的地理位置终于锁定!为最早的中国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哪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重要历史问题。因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包含有“中国”与“成周”的内容,探寻最早的中国也转化为寻找西周时期的“成周”问题。因此,通过历史研究或考古研究找寻成周的具体所在地,“最早的中国”历史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并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石。我要新鲜事2023-10-01 18:19:380000陈志华:怎样保护乡土聚落
0000三星对文明的来源 果然不来自于国外(三星堆)
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源自于长江黄河流域。自从我国的三星堆移植被挖掘出来之后,很多人都在像三星堆移植到底和国外的一些民族和文化有没有关系?因为三星堆遗址所发现的文物和我国其他时期的文物确实有着很大的区别,甚至还有人认为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来自于外太空的外星人。当然这些想法都是无稽之谈我国也可以确认三星对我们就是来自于我国的四川地区,不过具体的时间很还并没有被揭露。三星堆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1:17:070000讲座:李孝聪:寻觅古城址——田野考察的方法与实践
本文为“北大文研讲座”第263期“寻觅古城址:田野考察的方法与实践”的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孝聪主讲,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刘未主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靖国评议。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01:150000博物馆里为何只展出铜镜背面 原因其实很简单 铜镜背面大有乾坤
博物馆里的铜镜展示常常只呈现出它们的背面,引发了许多人对古代铜镜正面的好奇。人们怀疑古代的铜镜是否真的能够清晰地照出人的形象。毕竟,在博物馆展出的铜镜看起来黑黢黢的,有的甚至带有铜锈。然而,古代人所使用的铜镜本来是非常明亮的,足以照出人的容貌。古代人已经掌握了铸造铜镜的合理比例,并且在铸造时加入反射材料,使得铜镜非常光亮。早期使用铅粉进行磨光,而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水银进行磨光,以增加反射效果。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7: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