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中发现的特殊葬俗,有的挺怕人,死者的头用“大锅”套起来
盗墓中发现的特殊葬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盗墓中总会有奇奇怪怪的发现,有的挺怕人的:死人的头上套着一只大锅,有的胸部压着大石头,有的手足被绑起来,还有的周身包裹“铁丝网”……这些,其实是古代的葬俗,不少在现代已消失了,所以觉得特别奇怪。

20年前,有贵州盗墓者从古墓中盗出了铜鼓、铜釜、铜洗等随葬品。盗墓者交代,铜釜位于头部,刚盗出时里面还有人头骨。为什么会有头骨?原来下葬时,这铜釜是套在死者头上,这叫“套头葬”。
其实考古人员早在1970年代,就已发现了“套头葬”。

发现套头葬的墓,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古墓群,自1950年代以后,可乐乡境内已发现了大量的战国至汉朝时期古墓。古墓群中的墓葬分布非常密集,不少墓互相叠压,互相打破,透露出当年这里的人口很稠密。
这一带可能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所记载的夜郎国所在。为了揭开夜郎国之谜,贵州省文物部门至少已在这片墓地进行过9次发掘,多次发现套头葬。
1977年,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发掘了可乐古墓群上168 座少数民族墓葬和 39 座汉式墓葬,在少数民族墓葬中发现,有 20 座墓是套头葬。

2000 年秋天起,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发掘了108 座古墓,均为当年土著人墓葬,其中有 5 座墓是套头葬。
套头葬在墓主头部位置都发现用于套头的器物,有铜釜 、铁釜,有的釜做成鼓形,有的直接用铜鼓套头。考古出土时,有铜釜的里面还有未腐烂完的头盖骨、牙齿等。

套头葬墓比较讲究,墓穴较大,在套头的同时,还会用铜洗把脚也套起来,或是将铜洗垫在腿下。凡套头下葬的,大都使用木棺下葬,随葬品也多,显示墓主生前地位较高,拥有财富。
釜是一种炊具,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锅的前身,圆底无足,置于炉灶,煮骨烀肉、煎炒炖炸都可以。出土套头用铜釜,一般重达4公斤左右,可以说一口大锅。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用来套头的铜釜外壁上,都有黑色烟炱痕,这说明铜釜曾是实用炊具。
为什么要用“大锅”,而且是使用过的“大锅”来套头?这种奇特的下葬方式是啥意思,至今是谜,学者界也没有统一的一说法。
一说与原始宗教观念有关,釜、鼓在夜里人的心日中不一般,套头的铜釜应是法器,是沟通神灵冥界的重要媒介物,墓主很可能是生前地位很高的部族巫师。

一说套头的釜与鼓代表祖灵,用之套头寓意回归祖先母体,含有生殖崇拜信仰。
一说刻意保护死者头颅的需要,代表财富和地位。为什么同一时期下葬的大多数都不见套头?也许有财富上的原因,但既然是炫耀财富,为什么不买一个新的铜釜呢。
我认为,这种套头葬应该与灵魂迷信有关。

人类对“头”很很迷信,认为头是最神的部位,灵魂所在,死后套头则是希望罩住灵魂,不让其外逸游荡。过去招魂葬的“法器”,就是这类可盛装东西的器物,有的地方用笆斗来招魂。
“套头葬”的发现,在民俗学研究上有较高的价值,可乐遗址墓葬的考古,也因此被评定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理由是之一是,“套头葬”是第一次发现,贵州独有。

实际上,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套头葬作为一种葬俗,并非贵州独有,在其他省份也有发现,只是表现不一样,但用铜釜、铜鼓套头,确是贵州独有。
树无稍不长,人无头不活,古人对头很虔诚。所谓套头葬,又可称“护首葬”、“裹头葬”,收殓下葬时用器物将死者头部罩盖起来。
如在江苏灌云大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期考古中,便发现用陶器覆盖头部的现象。

在所发掘的38座新石器墓葬中,有37座用薄石板砌成墓棺——石棺葬,其中有 16座墓的墓主头用红陶钵盖起来。
这类用陶钵盖头习俗,在江苏连云港二涧村、新海连市大村和马家浜文化的圩墩、草鞋山等等遗址中也均有发现,后世用帛面纸张为死者覆面的葬俗,可能即来源于此。

用于盖头的陶钵,底下有穿孔,此孔应是特别挖出来的,有宗教意义,或是方便灵魂进出。当然,根据上还是出于妥善敛尸、保护头面的考虑。
保护死者头部,在古代葬俗中不鲜见。

在辽契丹人贵族墓中,曾发现用铜丝网将头下部网住,颜面部再盖上铜面罩的现象,不只有头套,还有网衣,这与中原汉朝贵族使用玉衣殓葬的观念很接近。
民国三年(1914年),时林西县县长带人盗掘位于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辽帝陵时,便看到了这一幕:

“其中遗骸,男女都有,男骸衣甲,及袍服、殆殉葬者矣。此诸骸骨,有委于地面者,有陈于石床者,更有铜丝,罩护其全体者,石床上,每一骸骨头上,石壁间各悬一古铜镜……”
头罩与网衣连成一片,看起来,全身都是“铁丝网”。

而汉朝的金缕玉衣其实也有头罩,死者头被包裹在里面,头罩与下面整体连成一片,形成了最高等级的贵族葬俗。有的小贵族,即使不能享受到玉衣规格,也会用玉覆面来表示一下,掩面护首。

日本龙:大型植食恐龙(长7.6米/日本发现的首个恐龙)
日本龙是一种鸭嘴龙类中的赖氏龙亚科恐龙,诞生于8800万年前到8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可达7.6米,第一批化石是在日本发现的,也是第一种出土于日本本土的恐龙化石,拥有着非常明显的冠饰突起。日本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22:430001颜海英:中国“埃及学之父”夏鼐
0002最大的似鸟龙类:似鸡龙 不会飞行但奔跑能力极强
似鸡龙是一种体型巨大的似鸟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它的整体外形和大部分似鸟类恐龙一样,看起来很像鸵鸟,但是它既没有羽毛也不会飞,主要食物大多是昆虫、植物以及蜥蜴等,最大的特点就是奔跑速度非常快,因为它的后肢又细又长,尤其是小腿骨长,所以它的一步抵得上其他恐龙的好几步。似鸡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28:540000四川古墓出土扁鹊医书 专家说 我们确实没老祖宗聪明
老官山汉墓的发掘成为我国考古的“奥斯卡”,在其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失传了2000多年的古代神医扁鹊的著作和完整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这些文物的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学术发展史,并对中医临床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证据。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1:08:240000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翠玉白菜上榜件件独具匠心
导语:中国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某些极其珍贵,比如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之类的。一般来说宝贝都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中,台北博物馆内有很多比较珍贵的宝贝,其中十件更是镇馆之宝般的存在,下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1、西周:毛公鼎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08: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