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看法
所谓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具体到我们国家而言,自然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每当回望那丰厚的,令人惊叹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我们这个民族与国家的自信和热爱总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但是,我要说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首先,我要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文化遗产,我要站在我身处的这个时代来看问题、想办法。既然是现代人,那么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承这个层面。当然,基于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我必须强调,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而言,保护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离开保护,其他的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接着说回我的思考,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这一代人,不仅需要保护好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更需要从中汲取我们当代人所需的营养。
其次,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味地慕古倾向。还是那句话,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保护过去、研究过去、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要退回到过去。保护和研究过去,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我们如何从过去一路走来,而不是让我们沉湎于过去,尤其要摒弃那种“我祖上也曾经阔过”的迂腐心态。知来路,而不是要回到来路,这本是很浅显的道理,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我必须亮明的观点。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慕古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家,这一点可能尤其需要强调。
再次,如果把目光投向未来,我们可能更容易找到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因为我们今天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文化,都将成为我们留给未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将如何面对我们的后人?我们的后人将如何评价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更需要发现历史文化遗产之现代功能的慧眼,更需要让“老树开新花”的创意。
综上,保护与传承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更不能走回头路,开倒车。从现实的需求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勇敢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认真研究和整理历史文化遗产,让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当代的智慧之源,同时努力为我们的后人,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辉煌,才是我们保护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德化窑址
宋至明代民间瓷窑址。在福建德化县。始烧于宋,明代为极盛时期。以低铝高硅的“象牙白”为其代表作品而闻名于世。1954年起,经调查和发掘的窑址有碗坪仑、屈斗宫、祖龙宫、后窑、十排岭等30余处。其中,清理后的屈斗宫窑址已复原保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1:03:310000王明珂: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9:230000在三晋大地寻找夏商踪迹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父传子、家天下”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山西南部古有“夏墟”之称,夏文化遗存,分布密集,灿若繁星。“东下冯遗址”的发现,清楚地表明晋南是夏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继夏而起的商朝,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端,国家体制趋于完备,文明程度更高。山西南部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重器和完整城池,表明这里是商王朝的经略要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49:120000于沛:20世纪历史学的特点
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的世纪。人们对19世纪史学极尽赞美,并不是因为它已经竭尽历史研究、历史认识的真理。19世纪史学的最大贡献,是史学在这一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具有完备形态的科学,为20世纪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现实道路。20世纪史学表现出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既是对以往史学有益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必将对未来史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0004农村办丧事有很多规矩,至今忌讳寡妇送葬,民间的说法有点封建
出殡途中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出殡,是指将灵柩(棺材)送往墓地下葬的过程,用民间俗话来说,就是将死人抬出去埋。在整个白事中,出殡是一件大事,各路宾朋、亲戚都会前来,这是最后一次给亡人送行,错过了,永远不会再有机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4:36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