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值班人员离岗看球赛,巧了当晚有贼来,被盗走43件珍贵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被盗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盗墓活动频繁发生的同时,馆藏文物被盗事件也屡屡出现。据资料,仅1990年至1999年这十年间,国内博物馆就发生了426件盗案,被盗文物多达3453件。
惊人吧!
其实这还是有案可案的,如果算上瞒报的,案件数量和被盗文物应该远多于此数。

著名的辽宁省博物馆被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案件当时惊动国务院,时分管文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专门批示,要求全力侦破此案。
事发1994年6月26日。
据辽宁警方当年通报,当日凌晨2时47分,值班人员发现第八展厅文物被盗。但4时45分值班人员才向馆领导电话通报。
随即,警方迅速赶到现场。

第八展厅位于博物馆二楼,当场统计,有43件文物被盗走,包括青铜器13件、玉器24件玉器、仿制文物6件。其中被定为一级甲等文物1件、拟定一级甲文物5件、拟定一级乙文物9件。包括白玉猪龙、马蹄状玉箍铜盖鼎在内的24件玉器,均为红山文化玉器的精品。
一级文物就是国宝,被盗文物价值如此之高,如果追不回来,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案情重大!
辽博被盗案被列为当年沈阳“特号大案“,由时沈阳市公安局局长常绪武亲任“6·26”专案组组长,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侦办。

经过对现场的反复勘察,推断为一人作案,此人身高1.70米左右,系翻墙入院行窃。
但近半年查下来,也没有发现盗宝人的蛛丝马迹。
案破后才知道警方的努力:先后排查重点嫌疑对象1500余人,并在发案单位和发案地区审查可疑对象307人,调查到重要线索89件。期间10月份还开展沈阳全市 “严打百日行动”,悬赏10万元人民币,都没有效果。


就在水穷水尽之时,出现了戏剧性一幕,谁也没想到,盗宝人竟然自投罗网了。
盗宝人名叫仵德成,30岁,家住沈阳市于洪区柳条湖小区,曾因盗窃先后两次被判刑,刚被刑满释放。
1994年12月7日,他到饭店吃饭,买单时使用百元假钞,让店家认破后撒腿便跑,被正在附近值勤3名巡警抓到了。
从其身上搜出刑满释放证、户口本及2000元假币等物品。

这本是一起不大的社会治安事件,但当警方去他家搜查时,觉得背后不一般。在仵德成看到《青铜器鉴赏》《古玉器》《收藏》等与文物有关的书刊6本。从搜出的两本日记上发现,他对文物行情很关注,记下各种文物的市场价格。
最值得注意的是,日记中还记下了一些中外文物被盗案件。
辽博盗案是不是他干的?警方马上联想到了“6·26”大案,但仵德成不承认与辽博盗案有关。

警方立即做痕迹对比,仵德成这才现出了原形,案发现场保留和提取的痕迹,与仵德成的一致。但在事实面前,仵德成仍拒绝承认。
警方再去仵德成家搜查,不放过一丝疑点,但却没有发现一件文物。不见赃物,就难以定罪。警方还是看出了仵德成厨房水池的异样,是新装修过的。里面会不会藏有被盗文物?!
12月8日,警方再审时有意提到水池,仵德成以为警方在他家搜出了东西,一下软了,原原本本交代了盗宝经过。

警方火速赶到仵德成家,拆开用白瓷砖镶砌的水池,取出了被盗文物。随后赶来的辽博专家确认是馆内被盗文物,至此辽博被盗案真相大白。
与警方判断的一样是一人作案。当天晚上,仵德成骑了一辆偷来的自行车,来到辽博西墙外,约凌晨时翻墙入院。
为了减少声响,他脱掉鞋子,穿上黑色长筒丝袜,借助展楼南侧空调机房,爬上一楼,将讲演厅窗户上的铁制拉窗拉弯,钻入室内。然后借助椅子,翻进二楼,来到第八展厅。

当时室内没有灯光,仵德成用嘴巴叼着微型手电筒,撬开了5个展柜。脱下衣服,包裹好文物,顺原路返回。
但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骑车到市政府附近一个锅炉房,躲到天亮后,才混进上班的人流中,若无其事地回了家。
到家后将盗文物藏了起来,觉得风头过了,才于当年10月乘火车到广州,寻找买家销赃。但因为没有路子,随身带的几件文物也没敢拿出来,只好返回了沈阳。

这些东西放在家里总不是事,半个月后再次南下广州。这次仍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买家,但联系上倒卖假币的人,仵德成觉得这是个发财的路子,便以35:100的比例,买回8000元假人民币回沈阳花。
谁想就是这假币坏了事。
案子破了,有一个问题外界不明白,博物馆安保很严,辽博更严。仵德成虽擅于攀爬,但也没有飞墙走壁、隐身逃遁的神技,就是一普通的盗贼,何以就得手了?报警器怎么没响?安保人员又去哪了?
警方当时怀疑有内鬼,里外勾结。


实际不是,原来碰巧了。
当天是星期天,晚上有刚兴起的足球甲A联赛第8轮比赛,大连万队客场对阵广东宏远。2名值班人员觉得不会有事,侥幸发放松了警惕,没有值班岗位上。一人将监视器屏幕关闭了看电视、睡觉;另一人是球迷,出去与人一起看比赛了。
谁想,仵德成刚好选择在这晚偷盗!

30年前 河南出土一古墓 读完墓志铭 人们才发现朱元璋搞错了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在记录工具不发达的古代,很多信息往往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人们需要进行考古,从古代墓穴的挖掘中发现更多真实的历史。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关于元朝将领王保保的身世。在史书中,王保保被描述为一个汉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蒙古人。在河南出土的一座古墓中,墓志铭详细记录了王保保的父亲赛因赤答忽和他的生母蛮氏,以及他的兄弟脱因帖木儿。这些信息填补了史书中的缺漏,并揭示了历史的真相。我要新鲜事2023-07-02 21:12:400000西汉前期汉匈和亲之性质及汉匈关系
【摘要】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向北亚族群或国家提出和亲时,往往是处于较弱的形势,因此希望通过“和亲”获取和平。以西汉为例,据文献记载可知武帝以前汉匈“和亲”的次数为8次,通过对其内容分析,并结合汉匈双方对和亲的态度,能确定武帝以前和亲的本质为“岁遗”而非通婚。从汉匈关系的转变等视角来看,当时明显存在匈强汉弱的不对等关系。【关键词】汉朝;匈奴;岁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0:180000关于海洋生物一乐同学考古专业考研问题的回答(附模拟卷)
海洋生物一乐:你好,就“本人已参加工作七年,现在打算考研,出于从小对历史的热爱,打算报考考古学专业。现有以下问题:1,专业方面书籍推荐;2,院校推荐及要求;3,其他注意事项。”中的一些列问题,由于我刚进驻不久,不太熟悉头条的规则,昨天的问题未能规范回答,抱歉。今天补上。首先感谢“考古学了吗”同学,已经回答了不少干货!关于3,其他注意事项及其他我的回答如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2:430001盗墓贼闯进康熙墓取出稀世九龙杯 上交故宫后为何消失了
历史上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它们不仅具有可观价值,还代表着人类文化的传承。一些不法之徒却无视这些文物的价值,盗墓掘坟成为他们获取财富的手段。在所有的墓地中,帝王陵寝大概是所有盗墓贼的首选或者说终极梦想吧,它们通常蕴藏着无数珍宝。清代的帝王墓地就曾多次被盗掘,而其中一件稀世珍宝——“九龙杯”,就被土匪田老七盗取。这件珍宝却消失于故宫后,至今下落不明。我要新鲜事2023-07-23 18:09: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