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被发现,盗墓者提醒“此地有鬼出没”,组成“四省联军”挖墓
山东长清的盗墓活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国内盗墓活动活跃的省份,山东应该算一个。
青州、滕州、长清、平阴等多地的盗墓活动一度很频繁,甚至猖獗。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长清盗墓现象。

长清,现在是济南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济南市西部,之前是长清县,2001年才撤县设区。长清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境内古墓、古建多多,仅国家级文保单位就有6处:孝堂山东汉郭氏墓石祠、灵岩寺、齐长城、双乳山汉墓、福禄山汉墓、明德王墓群、莲花洞石窟造像等。
不只有两汉、唐宋古墓群,还有战国古墓群,修路取土、基建打坑什么的,不时会挖到古墓。

有这么多好东西,盗墓者自然不会放过的。
如2010年1月长清孝里镇大街村一村民,发现自家田地里一下子冒出五口“井”,原来全是盗洞,警方侦破后发现,是来自临淄的5人盗墓团伙干的。
长清境内最为盗者惦记的,应该是西汉济北王陵汉墓群。
西汉诸侯国——济北国都城就在长清境内,济北国的贵族死后都埋葬于此,所以境内有大量古墓。西汉济北王陵汉墓群包括双乳山汉墓、福禄山汉墓和东辛汉墓,此外还有曹楼古冢、归南古冢、高庄古冢、大觉寺古冢、路庄古冢等。

其中双乳山汉墓中的一号墓,已于1996年被考古发掘,墓主被推定为济北王刘宽(详见《那么大坟头摆在那,仅黄金就出土8斤,历代盗墓者为什么都不挖?》一文)。
在双乳山汉墓出土大量珍贵随葬品消息公开后,盗墓者很快跟进,长清盗墓事件开始增多。
最为严重、文保压力最大,在2010年前后,来自省内济南、临淄、省外河南、河北等地的盗墓者,都盯上了长清。
福禄山汉墓,便多次被盗墓者光顾。
福禄山汉墓是文物保护单位,设有文保员,其实根本管不了很贼的盗墓者。

2011年一伙盗墓者竟然对文保员行凶,一位文保员差点被盗墓者打死。
事发2011年5月初。一天夜里,当地村治保主任与两名文保员巡视到福禄山下,抬头一望,发现山上似有人影在动。一文保员独自往山上去看究竟,与一盗墓者迎头撞上。操城里口音的盗墓者说是喝多酒,迷路了。
接到暗号从后面上来的盗墓者,抡起铁棍就往文保员头上打,要“弄死他”。幸好文保及时反应过来,挨了几下后撑着跑了,不然真能被打死。
接到报警的当地派出所民警赶来,与村民一起,连夜搜人,但盗墓者像蒸发一样,无影无踪。

蹊跷的是,发现盗墓者却没有发现盗洞,白天到山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盗洞,最后还是一个上山逮蝎子的小孩发现的,掀开石块看到了伪装的盗洞。
盗洞长约1米、宽0.5米,深达26米,如果小孩掉进洞里,不出人命也会受伤。
接下来,又在山头另侧发现两个盗洞,也都做了伪装,一个用铁板盖着,上面堆了碎石和杂草。不是特意寻找,根本不可能发现。

盗洞里还有长管子,应该是换气管。看来,盗墓者这些天夜里一直在福禄山挖墓。幸好,文保员撞上了,没有得逞。
这伙盗墓者很专业、老练,挖了那么深那么多的盗洞,但在附近却看不到土。哪去了?文物部门在山的另一面发现了情况,一些民坟的坟头上有新土,仔细查看,正是盗洞里挖出的土。
除了“添坟头”,盗墓者还“造新坟”,将挖出的泥土运到远处山腰,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堆成新坟。

盗墓者鬼精,为了避免被人看到,还“友情提醒”,劝大家晚上不要到山上——“此地有鬼出没,晚上请勿自误”。更绝的是,这个“友情提醒”就写在文物保护碑上,一般人不会想到是盗墓者写的,还真以为是好心提醒呢。
盗墓者,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
在福禄山恶性盗墓事件发生的同一年,文保单位“曹楼古冢”也被人盗挖了。

曹楼古冢都传是“曹操墓”,当地老人说,这是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一。曹楼古冢曾多次被盗挖,2008年一次,盗洞挖了8米深,已挖到了墓室顶层,因事发才没有得手。
2011年10月,一盗墓团伙再对曹楼古冢动手。
这个盗墓团伙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开车接送,有人专门负责望风,有人专门负责挖洞,有人专门负责运土。
召集人杨某是济南人,本是蒜贩子,在“蒜你狠”风头过后生意不太好做,想起了盗墓。

那两年河南安阳西高穴发现疑似曹操墓,影响很大,杨某偶然听说曹楼古冢很可能是曹操墓,觉得里面的随葬品很值钱,遂生盗墓念头。
杨某认识不少古玩圈的人,于是联系上了谢某等盗墓者,组成盗墓团伙。在团伙中,杨某专门负责开车接送同伙“上下班”。
曹楼古冢在曹楼村北,土丘很大,上面长满树木。2001年村里在上面办大蒜油厂,盖了房子,后又拉了院墙。

杨某这伙盗墓者,昼伏夜出,就在院内,关起门来挖盗洞。白天“下班”后就将洞口盖起来,挖出的土则放在无人居住的老石头房子里。
很快,挖出了一个7米多深洞穴,进入了墓室。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里面全是淤泥和积水,一时无法进行下去。恰在这时,被文保员发现,盗墓者只好暂时收手放弃。

但盗墓者不死心,反复盗挖。2013年2 月底再来盗挖,不几天又被发现文保员报警,警方立案侦查。
破案后警方发现,盗挖曹楼古冢的团伙竟然是“四省联军”,盗墓者分属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四省。原来,圈内一些“朋友”听说是盗“曹操墓”,主动申请加入,最后涉案人员多达15名。
虽然没有得手,但因为多次盗挖,曹楼古冢已遭实质性破坏,不过至今尚未“抢救性发掘”。

为何用“寒”字称最冷节气?从西周铜鼎上发现的一个字,给出说法
古人为何用“寒”字定义最冷节气?本文作者倪方六1月5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小寒的到来意味着真正的严寒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天寒地冻”模式。小寒在时历和民俗学上均有重要意义,为什么选择“寒”字定义节气?为什么又说“寒以成物”,特别在意小寒?均有讲究。(小寒,天寒地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57:020000辽宁农民发现古墓 玻璃杯成为重宝(魏晋古墓)
辽宁农民一个脚滑无意中发现了魏晋古墓。我们现在发现的很多墓穴其实都是在无意当中发现的,只有极少数是通过史书里面的描述推断出来,比如说在1965年,辽宁就有一个老农民在上山。干农活的时候,无意当中掉进了一个深坑里面,当时他发现这是一个坟墓,不过并没有说在后面几年因为一场大雨把这个深坑给冲开之后才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他才说出来这是当年自己发现过的一个古墓。魏晋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35:510000仅凭一把洛阳铲,盗墓者是如何弄清深埋地下棺材摆放位置的?
盗墓铲的使用技巧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洛阳邙山上调查盗墓时,各种类型的探孔和布列乎全部看到了。打探一般次序是,星点→线点→井字点→梅花点。即打了一个孔后,觉得地下可疑,在附近上下或左右再各打探孔,可疑性加大,则探孔的密度也加大。探孔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到最后的“密密麻麻”。图:利用洛阳铲搞勘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1:260001安徽博物院这件青铜器 外观神似路由器 用途至今不明
1959年3月,考古学家在中国安徽省屯溪地区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两座西周晚期的墓葬,其中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器的造型极为超前,让人不禁疑惑,它通高31厘米,柱高16.5厘米,重5.25公斤,上方竖立着五根等距离、等高度的柱子,底座中间为空,表面装饰着云纹。这种青铜器的造型在当时和后来的史料中都没有出现过,因此其具体用途一直未明。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0:55:07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薛家岗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还有少量商代遗存。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南7.5公里处。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1979~1980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主持发掘。▲陶鼎新石器遗存分4期,以二、三期最为丰富和有代表性,有人提出可命名为“薛家岗文化”。分布地域在大别山以东、巢湖以西的江淮之间。第三期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3200~前3000年。▲陶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9:15: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