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术:古老的碑刻传拓术
古人的书法作品,主要是写在丝帛、竹木简、纸上或镌刻在甲骨、金石上,以此传播。金石刻辞作为传布文字的重要载体,在印刷术、照相术发明之前,如何使它们化身千百,传之以用呢?传拓这种古老的复制技术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传拓的工具

打刷,又叫"砸刷",是上纸时使用的工具之一。拓碑石、墓志时用的打刷,形制如放大了的牙刷,要选用上等猪鬃栽制而成。

棕刷也称为"平刷",是用来上纸的工具之一。棕刷应选用细匀的边棕扎制,因边棕比一般的棕质地更为柔挺和耐用。如能用选棕(是从边棕中精选出的棕丝)制成棕刷,则更为理想。

扑子又名"拓包",是上墨的主要工具。扑子的大小是根据所要拓的对象来确定。拓碑石、画像砖石等大件器物时,就要用大的扑子。大扑子的做法是选一尺见方的棉布一块(切忌用混纺或尼龙材料),将布摊平,再将毡子裁剪成拓包成型大小的形状,另取一块比棉布略小点的塑料布(或油纸),把备好的棉花分层絮在塑料布上,把塑料布提起,作成拓包状,再将其放在棉布毡子上。然后提起布的四角集成一体,拿线绳用力捆扎、系紧。柄不宜留得太长,以手能握住为准。扎好后,可在桌子上或平面的木板上边拍边转动,使扑子松紧适宜。小扑子可用细薄而又结实的绸子包以干净棉花,用线绳捆扎即成。


拓纸,传拓用纸要根据所拓对象的不同选薄厚不同的宣纸。拓碑石等大的器物要使用稍厚而坚韧的宣纸,拓小器物要用薄的宣纸。湿纸是拓碑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把纸展开,将纸的左下角提起对准纸的左上角,相错1.5厘米对折,连续对折三次成一长条,再左右对折成方形或长方形,以此类推,叠出所需的纸来。湿纸时,需夹起拓纸,先由一侧放入开水盆中,使水浸入,再换另一端,直至四周浸水,以纸的中心湿润为好。然后把毛巾铺平,先将已经叠好的一张干纸放在毛巾中间,再把浸湿好的湿纸放到干纸上,以此类推,交错对压,再把毛巾两端提起包好,双手轻压四周,使干湿均匀,毛巾外可用塑料布(或油纸)包好备用。
墨板是拓碑时上墨用的工具,形状类似长方形的乒乓球拍,也可以用拓包代之。拓碑时,准备两个拓包,一个为墨包,一个为打包,用打包打墨包上墨,边拓边上墨,极具节奏感与观赏性。
白芨是一种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是传拓甲骨、青铜器、印石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把白芨泡在温水里,可以使水有黏性且无色透明。白芨水的浓淡要根据所拓物件来定,易损、易裂器物不易过浓。
二、碑帖的传拓方法

首先需清除碑石拓面的灰尘与油污,保持文字与纹饰的完整与清晰。若字口或纹饰里有锈迹脏物,要用竹扦剔除,切勿用刀,以防损伤石面。
上纸。上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湿纸,一种是干纸,此处介绍湿纸上碑的方法。上石前,需要用排笔蘸白芨水将石面先刷一遍,以增强拓纸与石面的黏合力。之后把折好的湿纸打开,为防止纸破裂,不可一次将纸全部打开,尤其在室外工作更应谨慎。左手提住拓纸左上角,右手拇指与食指握棕刷,中指与食指夹住拓纸右上角,让左手拇指紧贴碑石左上角拓面,使纸角与碑石先行贴牢,用右手中的棕刷向外刷去。之后由上而下,边贴边刷,纸就覆于碑石上了。最后还需用打刷由上而下敲打一遍,再用橡胶锤子垫上毡子敲打一遍,动作要快而有力,使拓纸与碑石成为一体。

上墨。传拓前,先用毛笔将墨汁涂在墨板上,之后用拓包蘸匀墨板上的墨,拓包与墨板相互对拍,使墨均匀进入拓包内。上墨需先掌握纸的干湿程度,待纸在欲干未干之时,用淡墨轻轻捶拓一遍,使文字或纹饰显出,待纸要干时再捶拓二到三遍。传拓时,要循序渐进,层层加深,最后一遍可用浓墨扑拓兼擦拓,即显出墨光晶莹之状。在室外上墨要快,并保持上墨的匀净,否则拓纸一旦翘起就无法再拓了。传拓的走向一般应从左至右、从上往下。传拓时必须保持字体的精神,拓包太松或是不等纸干急于上墨、上墨后不等墨干又接连上墨,都会使字或纹饰失去原形。拓阳文或凸出部位时,拓包宜紧,并要直上直下地去拓。拓至器物边缘时,不能歪斜多拓,否则会导致字肥体宽而失真。
墨,现在一般多采用市面所售的墨汁,由于墨汁胶性大,使用时要经常用清水喷洒扑子,不然,拓包吸墨过多、时间过久,出墨容易不匀。拓包若吸墨过多时,可另备一些纸,把墨在纸上完全拍出,再行使用。拓包暂时不用时,可将拓包面朝下与墨板合起来,保持扑面潮湿。若长时间不使用,就需要先用水喷酒包面,然后在墨板上轻拍,直到拓包变软后,方可使用。拓包四周如果有积墨,要及时调整手法,让积墨逐渐拍出。出现积墨,往往是因为吸进去的墨没能一次用完而又接着吸墨的缘故。拓包吸墨过多,会使拓包面愈来愈小,若继续使用,拓包表面就会显出圈状(所谓露扑子),这是传拓中最忌讳的。

揭取与保存。拓片上完最后一道墨,待其干后,双手提住拓纸下端的两个角,从下往上顺势揭下。有时拓纸可能被粘住,一时不易揭下。遇到这类情况,可用嘴紧靠粘连处,用力哈气,拓纸遇潮,便可揭下,切不要强揭,否则将会前功尽弃。
本文节选自《书法教育》(研究版)2020年第肆期之《碑帖拓本及其装潢与保护》
探寻文明初期的天文考古(陶寺观象台、北斗九星)
当我们现在发射各种航天仪器将人类带入太空,探访月球、火星以及更深邃的太空的时候。我们不妨先看看我们祖先对星空的探索。远古时期,对天象的观测,往往与农业生产,政权更迭,以及吉凶祸福相关的节日活动,天文学是与古代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的大学问。而对这一统治者高层学问的探源,其对中华文明的认知,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42:170000王学理:秦汉皇帝和汉诸侯王陵园制度的继承与演变
秦汉时期帝王陵墓考古,是建国以来野外工作做得比较多的项目之一。秦公陵园,秦东陵、秦始皇陵、汉代帝陵及西汉诸侯王墓的调查与发掘,其所获得的多方面的资料,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研究领域。即以葬制而言,“汉承秦制”的这一传统的说法确也被考古学证明为不易之论。但此话不完全,应是承中有变。0002法国印象派画家和雕塑家Edgar Degas 4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10:24:320000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81小个子也有大传奇
1980-81赛季,达拉斯小牛加盟NBA,结果有四支球队因此被从重新划分赛区,密尔沃基雄鹿和芝加哥公牛被划入东部联盟,而圣安东尼奥马刺和休斯敦火箭则归为西部联盟。这一年NBA全明星在骑士主场里奇菲尔德球馆举办,主教练分别是76人主帅比利-康宁汉姆(东部)和太阳主帅约翰-迈克劳德(西部)。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4:110000南极冰盖下方有异象?科学家发现神秘洞穴,存在人类没见过的生命
从智人离开非洲,到占领每一块大陆、每一座岛屿开始算起,现代人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七万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勇士们,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对这个星球进行探索和改良。无论在这个星球的何处,我们都有一定的理由可以称作是人类家园。唯一的特例就是南极洲,从捕猎海豹的约翰·戴维斯在1821年2月7日在这里乘船登陆,到现在为止,人们和南极的相处只有不到两百年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15: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