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农家房下露出古墓,内见石棺,报告后考古打开“一棺见双尸”
北周李诞墓的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不管你是否相信,现在不少人家的房子建在古墓上。怎么判断你家的房子下有没有墓葬?其实比较简单,可查一下古代地图,如果你家住在古代的“郊区”,下面基本上都有墓或有过墓。现在非城市中心开发的楼盘,好多都是建在古代墓地上,所以,敏感地域的楼盘、工程基建开工前,须先考古发掘。

因此,民间建房、铺路什么的挖出古墓很常见。
陕西西安北郊北周人李诞墓的发现,就是这样。
李诞是什么人?可能不少网友都不知道,其实我以前也不知道,在他的墓被发现后才知道。
李诞墓是2005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之所以有影响,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中世纪中亚讲伊兰语的粟特人,其墓也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座明确记载为婆罗门种人及劂宾国来华者墓葬。
这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象征意义和研究价值极大。

李诞墓位于西安市北郊南康村。该墓刚好在一户农民家的房子下面——农民自己也不知道自家房下竟然藏着一座古墓。
2005年9月,这户人建房,在挖坑基时,一不留神挖出了一个大洞,伸头一看,我的妈啊是墓室,赶紧报告。
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接到电话后,立即派人前去查看。下午4点半接到的电话,6点考古人员就赶到了现场。
整个墓被压在房主东邻的两层楼之下,基槽东南角有一长方形的坑,坑内露出了古墓砖券顶。

券顶西侧已被挖开了一个小洞,可容一人进去。但来现场的考古人员不敢下去,担心塌方,上面压着两层楼的重量呢。只能趴在洞口,拿着手电筒往下面照。
见到一具石棺置于墓室中部,室内有大量淤土,几乎快把棺掩埋了,只有棺盖露出来。据已进去过的建设工人说,石棺上有花纹。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考古人员从室内有石棺来判断,墓葬年代在北周至唐之间。由于西安北郊很少发现隋唐墓葬,现场考古人员推测是北周墓葬。后来的发掘情况,证实了这一推测。

考古人员为什么这么肯定?有一个原因,在这一带曾发现过不只一座北周墓——西安北郊一带不仅是北周时期粟特人墓地所在地,而且是当年旅居长安的外来人口客死后集中葬地。
当晚,由一起前来看现场的两名考古人员看守。当时还对房主家讲解了文物政策,以免夜里生出意外。
第二天,即2005年9月18日,西安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南康村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

发掘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墓压在人家的房子下面,如果把人家的楼房挖倒了怎么办?所以,为了保证墓室结构的稳定,考古人员也没敢另开通道,就从已有的墓顶洞口,进出墓室。如盗墓一样,将淤土一下一下往上吊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专门安排了一人当“安全员”,在上方密切观察,一有不对劲,就喊大家上来。如何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险情?当时采取了土办法:在土坑剖面墙壁上、细裂纹上涂抹上泥巴,一旦泥巴脱落或裂纹扩大,就说明有情况,下面不能再呆,大家要从墓室内赶紧爬出来。

可能不少网友是第一次听说考古工地上有安全员,这个角色在外界看来很神秘,这里来说一下。
由于考古发掘中常有塌方事件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文物损失并不鲜见。所以,有危险的考古作业时,都会安排一至两名有经验的“闲人”,他们不用干活,就在工地上走动查看,两眼紧盯着发掘现场。可不是防止有人匿藏宝物,而是观察异常地情。如果发现不对劲,要立即通知——这个人就是“安全员”。
后来在大型考古中,设安全员成为一个“规程”。
安全员这一岗位很重要,关键时候能救人命,还能兼着看护工地。如2008年发掘陕西蓝田吕氏家庭墓地时,如果不是安全员第一时间发现塌方险情,整个考古队都可能被活埋(详见《陕西发掘家族墓地出意外,考古人员差点被活埋,反盗设计令人心惊》一文)。

在盗墓活动中也有“安全员”,不过叫法不同,一般叫“望风者”。望风时,除了要观察地质险情外,最主要是注意“敌情”,防止被人,特别是警察发现。
因为发掘现场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因素,基于这个考虑,南康村墓葬实际只对墓室内进行了发掘,墓道因为压在楼房下,根本无法进行发掘。
清理墓室内淤土时,雇请了当地人。给房主家建房的工人不高兴,有两名工人故意找事,与考古方发生了争执,一名考古人员被打了。后来只好通知西安市公安局文物稽查大队派人到场处理。

之后,由稽查大队派员协助发掘。
清理发现,该墓坐北朝南,形制为带长斜坡墓道的穹隆顶砖室墓,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
甬道中部立一扇石门封堵,从石门外侧出土了一合墓志——释读后才知道,墓主是北周时来华定居“外国人”李诞。
这合墓志的出土,是冒险发现的。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李诞墓是连夜清理的。

清理完石棺南侧及甬道内的积土,一具十分讲究的石棺暴露了出来,东西向置于墓室中部。
石棺完好,未被盗过。但考古人员开棺后十分惊讶,竟然“一棺见双尸”。
棺内有2具骨架,保存完好,似“情人相偎”:南侧人骨仰身直肢,北侧人骨侧身直肢,略压于南侧人骨左臂之上。
因为考古报告上没有说明具体情况,我对“一棺两尸”心存疑问,是夫妻吗,是差不多时间死的吗?如果是,为什么这么巧?殉情死?

两副骨架外裹有三层布,北侧骨架口内含有一枚金币。后证实这是一枚东罗马查士丁尼一世(公元527-565年)金币。从泥土中发现时,虽然粘有湿漉漉的泥,依然闪着金灿灿的亮光。
这里要说一下这具石棺,石棺太精美了!
棺上有线刻图案,分布于帮板、挡板和盖板上,内容有伏羲女娲、星宿、四神和守护神。刻画的线条优美,自然流畅,局部还贴有金箔。

但发现了石棺,发现了人骨,并没有发现墓志。墓主会是谁?如果不能确认,那实在是遗憾。
甬道石门以内都已清理完毕,发掘工作进入尾声,却没有发现墓志。考古人员不死心,心想会不会在甬道石门外?
发掘石门外极危险,需拆卸掉石门后才能探究外面情况,上面有两层楼啊,如果拆卸石门,万一塌方就糟糕了。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冒险——拆卸石门。

这石门可不是那么好拆的。长期淤于泥中,从门里向外探查,发现石门外有铁门闩。考古人员找来切割机,从门缝隙中切断了铁门闩。但石门仍卸不下来,原来门柱两端有铁箍。在把铁箍也切割掉后,才将石门拆下来。
石门外堆满了填土,清理时须十分小心。考古人员不敢用镢头刨,用小手铲一点一点掏土清理。最后真的出现了惊喜,墓志露了出来。

由墓志知道,墓主李诞生前为邯州刺史:“君讳诞,字陁娑,赵国平棘人,其先伯阳之后……正光中自罽宾归阙,太祖以君婆罗门种,屡蒙赏,君春秋五十九,保定四年岁次甲申四月九日薨万年里宅,皇帝授君邯州刺史,其年闰月葬中乡里。”
志文中的“太祖”为北周奠基人宇文泰,“保定四年”为了公元564年。
墓志出土之后,考古人员不敢再继续往外挖,改用探杆进入土层探测,发现外面还有一道砖封门……如今仍埋在这家楼房下面。

商代王族为何姓子,甲骨文改写认识,难怪商人使用“日名制”
根据史记记载,“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于是帝舜让他教化百姓,并将他封在“商地”,赐予“子”姓,故而商朝王族姓子。其中,帝舜“赐姓子氏”的说法,大概是司马迁穿凿附会,因为先秦时都还没有赐姓习俗,帝舜如何会给商契赐姓。当然,不管商契得姓过程可不可信,但商代王族姓子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大名鼎鼎的孔子、墨子都是商代王族微仲(微子启之弟,纣王兄弟)的后代,两人都姓子。我要新鲜事2023-09-29 19:49:500000黎海超:谁铸造了神秘的三星堆铜器
#2021生机大会#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大家对这些青铜器的来源相当关心。如果感兴趣不妨听听目前国内最年轻有为的考古学教授黎海超的研究。视频讲座:最年轻考古教授为您讲授三星堆铜器来自何方?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9:500002他在教科书中被称为圣人,却沉溺美色,问柳烟花地,拒绝付款
被人称为近代圣人,却嫖娼不给钱,娶妻必须十八,还对妻子提出这样无耻要求在历史课本上,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一个试图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爱国者。但真实历史上的康有为真的是这样的圣人吗?其实不是,康有为只能说是戊戌变法的参与者,而且康有为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做了不少虚伪无耻的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17:440001我所知道的妇好墓发掘始末
写了这么多遗址,突然发现了一个bug,居然没写过殷墟,要知道殷墟可是当年20世纪百大考古发现的头把交椅,如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即使不是第一,也绝对是名列前茅。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人自己依靠自己官方出资独立发掘的第一个遗址,它的发掘也决定了中国考古学重史学的倾向。在殷墟众多重大发现中,妇好墓绝对是最值得一说的,妇好墓的发现使得甲骨文与考古有了契合点,从此殷墟的分期,年代以及商王世系就有了脉络。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0:150000“神龙”形象的来源与意义
【编者按】对“神”、“神龙”形象与背后意义的观察与思考,是郭静云教授所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一书上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理解该书的钥匙之一。为增进读者对这部厚重的书的准确理解,特转发郭静云教授在暑期学校的演讲,内有PPT,精彩之处,不容错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54:3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