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至少有两天不能上门拜年,否则会遭人家白眼,因为太不吉利了
新年祭坟与拜年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民间过年时,什么事都可以忘记了,祭扫坟茔不能忘记。
祭扫坟茔之礼,即“墓祭”,俗称“上坟”,除了过年时上坟外,清明节、七月望日、十月朔日,也都会上坟。还有,除了新丧未满三年,到了忌辰日也必须墓祭,这样,过去一年至少有6次上坟。

如果家里有亡人牌,即神主,新年里还要在家陈供祭品。
死后三年,每遇死者的卒日需祭祀,称为“死祭”;在死者的生日上坟,则为“冥祭”,是给亡人过“阴寿”。
上坟,男祭不必哭,女祭哭。很多地方还会带着鞭炮,放“拜坟岁”炮。
在过去的甘肃天水等地,每年过新年时墓祭很当回事。据民国《天水县志》,“黎明起,净室鲜服,以酒肴、香楮致祭祖祢。初三日,展墓,焚楮钱。”

而年前有新丧之家,正月祭祀和上坟活动更少不了。
在浙江台州地区,台州人把正月初二称为“白日子”。凡上年办过丧事的人家,这天要在家中设灵座、孝堂,祭奠死者,并接待亲友来祭奠,此活动俗称“接纸”。而亲友前往祭拜,称为“拜座”。
在天台、黄岩、温岭等地,也有类似的风俗,人死后的次年正月初二,丧家要设灵座祭,拜座时亲友送的座仪为烛双,纸三节,锭一付。如果这天不设灵座开吊,要提前在路口、巷头、门墙等显眼处张“不设座,谢绝接纸”或“免送纸烛”这样的字条,告知亲友。

还有一点,如果正月初二在家设祭,那正月初三一定要去“拜新坟”。老话说,这是“先望活人,后望死人”。
正月初三拜新坟,也称“拜坟岁”、“望三日”,仪式与其他时节扫墓一样,有的地方用“九子盆”盛绿豆糕、鸡蛋糕、肉、鱼、茶叶等祭品,供奉于新坟前,并上香、点烛,一家老小依次跪拜,祭祀死者。还要在坟上添土、压纸钱。拜新坟回来后,要“落祭”,即撤去家中所设灵座,然后“散羹”,把剩下的供祭之物分给下辈各家享用。

要注意的是,上坟的祭品中,果品、糕点也少不了的。有的地方准备“五物碗”:即甜米糕、甜豆子、豆腐干、蛋圈、春干(墨鱼干)五种食物,装碗时先在碗内放韭菜,再铺食物。这有说法的——
韭菜象征万年久远,米糕表示生活年年高,豆子隐喻多子多孙,豆腐干、春干则象征子孙做官之意,以此祈求死者庇佑子孙、赐福子孙。

在江西南昌,正月上坟则是另外的讲究。、
民国《南昌县志》记载,年前有丧事到新年正月,“亲戚各以赙至,名曰‘新香’。如未满百日,则不举其礼,示虞而后葬。渴葬者,权宜之行,亲戚虽会葬,不正举其礼,新香乃正吊也。新年未满百日,于次年正月行之。”
很多地方,对人死后第一年的正月上坟最重视。如湖南湘中一带,人死后第一年正月初一必须先上坟“拜新年”,以后每逢清明、七月半上坟烧纸钱供奉亡灵。

因正月有上坟和墓祭现象,由此还形成了正月初二忌串门之风俗。
如在浙江台州,不论是新丧人家,还是无丧事的人家,在初二“白日子”这天,是不接待串门拜年人的。如果不懂规矩,前来串门拜年,往往会遭白眼,被视为“大不吉利者”,有的人家甚至直接把人拒之门外。

也有的地方忌讳正月初三有人来串门拜年。
如在福建的同安、厦门一带,有正月祭祀新亡人的风俗,日子是正月初三。这一天,年前有亲人去世的丧家,要祭祀新亡者,亲友也要前往吊祭。丧家要为死者置办纸扎的新床或冥屋,举行祭新亡的仪式。祭拜后,连同银纸一起焚化,送给死者,这叫“烧新床”。

所以,同安、厦门等地的正月初三比较敏感,忌讳这天有人来拜年。
如果这天出去拜年,被拜人家是不高兴的,因为会被外人误为有新亡人。当然,在这一天串门拜年的人,也是极不吉利的,被认为吊唁新亡而触霉头,一年没有好运气。

上述是因为正月祭祀上坟,形成的正月初二、初三两天忌讳串门拜年风俗。实际上在过去,即使正月其他日子,人们也是不喜欢有人上门恭贺新禧的。
如在贵州贵阳,大年初一不少人家都是紧闭大门。当有人敲门的时候,门内的人并不会立即开门,而是从门缝向外张望,问门外是不是来拜年的。如果是,就会说“不敢当,不敢当!改天再请来家喝茶吧”,谢绝上门。

除非是自己的家人或最特别好的朋友,否则决不会开门。为此,有的人家大人不好说,直接让家里小孩去门前回应,请拜年者离开,童言无忌嘛。
正月为什么不喜欢外人来拜年?除了怕被误会家有新丧,另外怕家里的财气被带走,也是上一个民俗学原因。新年有客人上门拜年,这叫“请开财门”。

可人家来拜年都是一番好意,那如何处理?很多人家往往新年“关门大吉”,以此婉转地拒绝前来拜年者。书香之家会会糊一个红纸袋,上写“承步”二字,放在门前。
一般拜年者看见了,就会却步,将自己的拜年贴放入袋中便抬腿走人,表明“自己来过了”,不会敲门打扰人家。

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
(海报设计:崔晓雪)▲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视频资料发掘单位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王艳朋#十大考古#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位于西安市南郊少陵原之上。2019年至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区域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了三座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编号为焦村M25、M26、中兆村M100,出土共计278件随葬器物以及土雕建筑、壁画。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07:470001文物调研 | 苏州吴江区不可移动文物现状探析
文物是吴江历史风华的见证,也是江南气质的文化标志。为全面把握吴江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提升保护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开展现状调研,基于全域特点、文物类别、文保等级的三维视角综合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完善保护措施,以期进一步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吴江文物资源。一、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22:0000021巨型泰坦巨龙:富塔隆柯龙 体长最多34米(脖子占一半)
富塔隆柯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9400-8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根据00年出土的化石来看,富塔隆柯龙的体长可达30米,而其中颈部长度就占到一半,被认为是最大的植食性恐龙之一,体重可达30-40吨,现在化石已经被拉普拉塔博物馆完好的保存。富塔隆柯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4:06:190000中亚姑娘出嫁时会从娘家带上这种水果,中国姑娘不带但也当吉祥物
“石榴”得名与丝绸之路本文作者倪方六通过古丝绸之路上传入中国的水果很多,上篇说了葡萄,这篇再来说石榴——与葡萄一样,石榴是眼下正当季的水果!“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从唐乔知之《倡门女》唱词来看,石榴与葡萄一样,是唐朝人眼里的名果。但与葡萄相比,如今通称的“石榴”一词,出现要晚一些,是从唐朝人嘴里喊出来的。(树上石榴)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8:060000北纬30度的枢轴地带与距今5000年的枢轴时代
【编者按】继“这才是真正的中原”话题之后,郭静云、郭立新二位老师与学生们将视野拓展至全球,以更加宏观的角度对文明起源地的位置特点展开了新的讨论,欢迎阅读。阅读“这才是真正的中原”请戳这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4: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