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从中国地理学的角度考察,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单元。具体来讲,其西部为横断山脉地区,即沿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西藏东部和四川、云南西部一带,山脉、河流均呈南北走向,形成闻名于世的高山峡谷地带;北部以东西向的、被称为“中国南北分水岭”的秦岭为界,与八百里秦川互为南北;东北部的大巴山系将西南与中原阻隔,东面的巫山、沅水、乌江等重重障碍,削弱了其与东邻江汉平原等的联系;南面与中南半岛接壤。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地跨中国地势的一、二两级阶梯,境内河流纵横,地形多样,孕育出复杂多样的民族及文化。
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属于“南夷”和“西夷”的范畴,统称为“西南夷”。这一块区域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由《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可见一斑:“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自笮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太史公的描述,给了我们今天认识古代西南民族一个基本的体系。童恩正先生即根据这段描述,将巴蜀之外的西南夷划分为滇、夜郎、邛都、昆明、徙、笮都、冉駹七大系统。公元前四世纪末,秦灭巴蜀,巴蜀地区率先开始了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过程,至迟在西汉中期以前,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在中原人士的心目中,已不把巴蜀地区视为徼外蛮夷,但在此之前,巴蜀仍应属西南夷的范畴。除巴蜀之外西南夷中最大的夜郎的活动年代,关于其下限略有争议,如有人认为应为西汉成帝河平年间,以金城司马陈立任牂牁太守、斩夜郎王兴及其妻父翁指与儿子邪务为标志,亦有人认为应为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以唐蒙入夜郎、汉置犍为郡为标志。从考古学的角度考察,大体在西汉中期以后,夜郎已经融入汉文化,应是没有问题的。滇的情况亦大体相近,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汉兵击灭滇国东北之劳浸、靡莫部落,“以兵临滇”,滇降汉为臣,汉置益州郡,但仍赐滇王王印,允其“复长其民”,到西汉后期,随着汉人移民的大量进入,郡县制不断巩固,滇国也就离销声匿迹不远了。至少到西汉晚期,尽管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仍有土著势力存在,但随着境内主要民族汉化过程的基本完成,西南地区已大体纳入到中央统一政权的势力范围。
但上述情况并不意味着,在西汉中期以前,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乃至欧亚大陆政治、经济体系处于隔绝的状态。相反,考古学和历史文献材料表明,早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西南地区就与周边地区存在交通,其后不绝如缕。我们可以将其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史前时期
虽然我们考察的重点在于战国秦汉时期,但应当特别指出的一点是,西南地区和其他区域的交通和文化交流,就现在的资料和认识而言,是难以找到一个截然的划分点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区域交流与互动,是建立在更早时期的基础上的。因此这里有必要就更早时期的发现和研究情况作一简单交代,具体情况在本书第二章《横断山脉地带先秦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有更为详细的论述。
史前时期的一些考古学发现表明,西南地区很早就与周边地区存在交流与互动。横断山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据研究,可以分为诸多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址类型,“它既有本地文化的特征,也有西北地区原始文化和东南地区原始文化的因素”。此外,一些考古学文化因素已经被学界所熟知,作为西南地区远古时期对外交通的证据,如粟米等农作物,石刀、彩陶等器物,圜底式、半地穴式木骨泥墙建筑及石砌建筑,石棺葬、二次葬、砍肢葬等埋葬习俗。
限于资料和认识能力,我们目前尚无法清晰地描述这一时期西南地区与外界交通的细节,但即以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肯定这种交通是存在的,其方式可能是通过某些今天尚不为人所知的原因造成的史前时期的族群移动。从路线上讲,沿横断山脉南北向的交通可能是最主要的,这为后来进入历史时期以后的交通奠定了基础。
2.殷商至战国中期
中原地区进入历史时期以后,由于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强势,周边地区纷纷与之发生联系,巴蜀地区也不例外。《华阳国志·蜀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娶蜀涂山氏之女,生子高阳,……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常璩的记述,未免给人以太过翔实之感,不敢尽信,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西南地区的确与中原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殷墟卜辞中有“蜀”字,周原卜辞有“伐蜀”、“克蜀”。虽然殷墟卜辞中“蜀”之地望,诸家有争议,但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其大体在“华山之阳”,亦有学者认为蜀非自称,也非一族,只是商周王室及其卜人集团对这一大片华阳之地的称呼;周原卜辞中之“蜀”,指西南之蜀,则无疑义,林向先生认为可补早期蜀文化之空白。结合上引《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商周时期巴蜀地区与中原持续存在联系,应当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这也得到其他考古发现的印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并发掘的新繁水观音遗址,在遗址第三层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年代大体在殷商到商末周初,晚期墓葬M1出土铜戈“与郑州二里岗墓中的戈和湖北黄陂矿水库工地出土的戈相比较,其形制相似”;彭县竹瓦街两次发现铜器窖藏,器型有罍、尊、觯以及戈、戟、钺、锛等,其中一部分为殷器,一部分为蜀仿制品,总体的纹饰、造型,都与陕西出土的西周早期铜器有相同的地方,其中的饕餮纹尊、牧正父己觯、覃父癸觯等,应为殷器,可能是战利品,或为周王颁赐的掳获物,这些器物在四川出土,证明《尚书·牧誓》所载蜀参加伐纣之役应为信史。其他如广汉月亮湾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璋、琮、璧等玉石礼器,盉、高柄豆等陶器,都是商周时期巴蜀地区与中原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考古学见证。
除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以外,这一时期,西南地区对外交通的一个重大的事件是羌人的南迁。《后汉书·西羌传》:“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獂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按秦献公初立之年为公元前384年,秦国的军事行动迫使羌人进入西南,其所经路线,应沿所谓“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西南地区与中原乃至欧亚大陆的历史大背景发生了有机的联动效应,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文化交流的一次重大事件,其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3.战国中期至西汉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由此开启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及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新阶段,进入童恩正先生所谓“狭义的西南夷”时期。自此到西汉中期,西南地区的文化较发达地带——巴蜀地区一直处于中原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段渝先生指出,秦汉政权都对这一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组织等进行改造,实行移民政策,并采用温和的、诱导性的手段进行文化变革。罗开玉先生也根据云梦秦简涉及巴蜀的内容,结合文献记载,认为秦对巴蜀地区采取的是怀柔政策,并通过移民、徒徙、修建城市等措施进行抑制,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巴蜀地区的汉化过程,由于这种民族政策,过程比较缓慢,直到汉武帝大规模开发西南夷,才告完成,但其策略是稳妥的,效果亦是明显的。秦灭巴蜀及对巴蜀地区的开发,实际对西南夷的其他地区,产生了示范和联动效应,西汉时期对夜郎、滇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征服、统治和开发,实际都是仿效战国中后期秦国对巴蜀地区的民族政策。在这个过程当中,先开发地区逐个成为“华夏边缘”拓展的桥头堡和与其他西南夷民族联系的中介。
4.东汉、魏晋时期
东汉以后,西南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汉文化序列,这一时期西南地区与中原乃至欧亚大陆联系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主要通过贸易、战争等进行。
蜀地在两汉时期系全国重要的手工业中心,丝绸、漆器等制造业发达,这对于中原以至欧亚大陆的商人来说,无疑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敦煌和居延汉简中有不少记载蜀地和河西走廊进行商业贸易的材料,更远的中亚地区,中国制造的丝绸、漆器多有发现,其中相当部分很有可能也是蜀地的产品,经胡商之手辗转运往境外。近来甚至有学者认为,早至西汉前期,蜀商就在对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汉朝经营西域,中外交通大大发展的欧亚大陆历史大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是新的历史形势下西南地区参与欧亚大陆事务的新方式。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四川地近西域,且自前几个阶段以来,一直就存在交通的途径和传统,是否汉代四川手工业的发达与西域的需求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某种关联,也是值得今后进一步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东汉时期,羌祸频仍,由于地理位置与羌人聚居地区相近,西南地区不可避免地被牵涉到对羌战争之中,且再一次成为羌人迁移的目标地区。蜀汉时期,出于与曹魏对抗的需要,诸葛亮、姜维都曾联合西域胡族,《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诸葛亮于后主建兴五年(227)第一次北伐时,驻节沔阳,“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氏、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据马雍先生研究,这里“凉州诸国王”即指凉州刺史管下的西域诸国。曹魏正始八年(247),凉州胡王治无戴、白虎文又与蜀将姜维联合攻魏,《三国志·魏书·郭淮传》载:“治无戴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郭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于龙夷之北,破走之。”无戴兵败后,姜维出石营,西迎治无戴和白虎文,引还至成都,将其安置在繁县,即今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旧为县)境内。吴焯认为,无论是诸葛亮时的“胡侯”,还是姜维时的“胡王”,其与蜀联系的通道都是经过青海进入四川西北部的“青海道”,并且指出,治无戴和白虎文及其部众于繁县安置,实际是蜀汉时期一次大的移民,蜀中胡人数量因此剧增。这是在自身政治、军事势力主导下,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各族发生联系的显例。
上述西南地区与周边地区交往的四个阶段,由于具体的历史背景,在交通的力度、方式、路线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地表明,西南地区自古就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积极地参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事务,系构成欧亚大陆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
一西学传入中国的历史应该以明末清初为其嚆矢。这场传播的媒介者是天主教(旧教)的传教士,全部来自西欧大陆。其后经历了“礼仪之争”而有一个较长的间断期,直到19世纪中叶,西学才二度传入中国。这第二度西学东来的媒介者主要是新教传教士,绝大多数来自英美两国,故其背景与上一次颇有不同。本文对第一次明末清初传来的西学尝试作一个历史的评价,至于第二度的西学东来则不属本文范围,拟俟诸异日再作评论。0000忆大师:石兴邦:“叩问远古村庄”的那位老人
他的足迹深深地印在历史遗迹之上,穿透了千年时光,给我们揭开了许多尘封的故事。他主持发掘的“远古村庄”半坡遗址,促生了中国首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他亲历了新中国考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世界的完整发展历程,更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文物工作者思想理念从考古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历程。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学者,他就是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3:140000陕西古墓被官方毁坏 墓穴里面居然尸骨无存(奇怪墓穴)
考古队的错误判断导致墓穴被损坏。在2013年陕西咸阳的一个村子里面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墓穴,其实当时发现这个墓穴也并不是特别惊讶,因为陕西咸阳毕竟也是距离西安比较近的,在这里会成为一些埋骨之地也很正常的,在之前咸阳已经多次发现了古墓。这一次考古队一下子发现了五个大墓,然后按照常规的方法去考察,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居然出错了。特殊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11:10000076年陕西发现186人陪葬古墓,十年挖掘发现其棺椁级别至今罕见!
殉葬制度,是奴隶社会的残忍遗留,在我国历史上多次废而复起,直到清朝康熙皇帝废止之后才算宣告终结。到今天的新中国,我们已经把这一惨无人道的丧葬制度彻底在了历史长河中。在今天,不关注历史的人或许都不会知道这样残忍的过去。但是对于历史爱好者们来说,每每发现殉葬墓的时候,时不时会被这种残忍的行为刺痛。1976年,陕西凤翔发现了一座大型墓葬,再次让人们回想起了残忍的殉葬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8:02:080000内蒙发现巨大红棺 里面有一个女尸(红棺女尸)
红棺里的女尸是耶律阿保机的妹妹。2003年的时候,我国考古学家在内蒙古吐尔基山上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考察后确认这座古墓的规格并不是很大,然而就在考古队对其进行挖掘并进入墓室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副巨大的红色棺材,这可让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虽然队员们已经参与了很多古墓的挖掘,但红色的棺材还是比较少见的,受一些灵异小说的影响,看到这种红色的棺材难免会有恐惧感。华丽女尸我要新鲜事2023-03-29 17:04: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