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点勘探,在十几米深地下发现6座大墓,墓主都与秦始皇有关系
秦陵遗址公园项目考古勘探新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秦陵考古勘探,这三四十年来一直在做,至今仍在进行中,有关报告和研究已出版了不少。那么,到底有哪些新发现?一般网友可能不太清楚。

对秦陵进行考古勘探,目的是为了保护秦陵及相关遗址。为此,文物管理部门启动了“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工程”,将陵园内所有原住民、机构搬离和集中合并。
20年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承担了一移民点的考古勘探任务。
当时临潼区砖房村一带被选定为移民点,这移民点占地868亩,东界距陵园外城西墙500米,南至临马公路,西依解放军三十三医院东墙,北至砖房村。为什么选择该片区域作为移民点,因为这一带过去从没有发现任何文物遗迹。

但是,考古勘探大出意外,地下竟然发现了113座各个时期墓葬,其中古代墓葬36座。
最后被确认与陵园有直接关系的,有1座“中”字形墓葬,5座“甲”字形墓葬,1座陪葬坑,4座陶窑。
这6座墓葬排列有序,形成体系,墓主之间有关系。但这些墓主人与秦始皇嬴政是什么关系,尚不明了,但肯定与秦始皇有关系。勘探报告称,“中”字型墓葬级别,仅次于陵园内贵族墓葬。

既然地下有这么多与秦陵有关的墓葬,为什么过去从没有发现?原来,埋葬的太深了!
这些秦墓及遗址,开口均位于冲积砂石层下,最浅墓室上部距离地面也在10米以上,一般情况下,上哪发现?
如编号为M1 的“中”字型大墓,地层堆积自上而下依次为:耕土,厚0.2-0.3米;扰土,厚0.8-2.4米;冲积土,厚0.6-1.2米;粗夯五花填土,厚11.4米。

据勘探报告,此墓有南北两条墓道,对称分布,墓室为近方形的长方形墓室,深达15.5米。墓室下部充填有厚度达1米的木炭层,墓室底部勘探发现了彩色漆皮、铜锈、纺织品印痕等迹象。
此大墓保存完好,没有发现被盗痕迹。
但是随后勘探中发现,6座秦墓中,至少有两座都被盗掘过了,而且打的盗洞极准。

M2墓是一座“甲”字型大墓,墓道及墓室底部铺有砂石,仅粗夯五花土就达15米厚,深达16.5米。但探工勘探到墓室东部时,发现了一个盗洞,此盗洞直达墓底,同样深达16.5米。
接着在对相距130多米、同为“甲”字型的M3大墓勘探中,探工又发现了盗洞。此墓五花夯土厚达11.8米,墓室底距地表深12.5米。在墓室中部偏南位置,发现了一个盗洞,也是直接挖到墓底。

盗洞挖的如此深,如此准,不是一般盗墓者所为,应该是盗掘经验和技术极为丰富的老手干的事情。因为没有考古发掘,两座墓被盗的具体情况尚难估计。
在对秦陵遗址考古勘探中,除了发现许多深埋地下的古墓,还弄清许多传说中的墓葬真相。如传说五代时期的“代王墓”,便被证实搞错了。
“代王墓”很有名,传墓主是五代时大将王彦章。

王彦章在《旧五代史·梁书》上有传,他少小从军,追随梁太祖朱温,征战一生,以骁勇闻名,作战中常持枪冲锋陷阵,有称“王铁枪”之称,受到朱温重用。梁末与后唐军作战时被俘,拒不投降被杀,时年61岁。
此墓位于桥王村石张组耕地内,距秦陵园东约4公里,“代王街道办事处”便因此墓得名。1970年代,土堆西侧的陕西鼓风机厂在封土堆上建水塔,遭到破坏。考古勘探时,仍由可见平面呈椭圆形的封土,因被毁坏严重,仅剩基础部分,高尚存3.5米。

当地传说是代王墓,但考古人员推测可能是秦陵园外东阙门遗址。
2003年7-8月间,秦陵园考古队对该土堆及周围进行了勘探,结果发现是两座共用一封土堆的汉朝墓葬,与秦始皇帝陵园没有直接关系,自然也非东阙门遗址。

两座墓平面为“甲”字形,墓室东西相距6.4米,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墓道在北,墓室居。
墓室底距地表均在14米以上,接近墓室底部发现有厚0.5米的木炭,墓室底部发现红烧土迹象。但两座墓葬在勘探中没有发现任何遗物,应该早被盗空了。

根据夯层中出土的大量瓦片纹饰特点来分析,此两座墓葬的上限不应早于西汉初,下限不晚于东汉初,故推断“代王墓”实是两座较大规模的西汉墓,墓主极可能是贵族夫妻。
事实上,从史料上也可知道此“代王墓”说法有误 ,王彦章平生并未到过陕西,“代王墓”一说,应该是民间讹传。为什么会有这种讹传?搞不清楚。

中亚植食恐龙: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
湖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中在当时数量最稀少的恐龙品种之一,诞生于白垩纪的阿尔布阶时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有着非常特别的鸟喙状嘴,类似鹦鹉的嘴巴一样。湖角龙的化石同样也非常稀少,仅仅只有中亚部分地区发现了牙齿化石。湖角龙的生活习性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08:230000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格里芬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最多可达9米,和慈母龙有非常密切的情缘关系。格里芬龙属于植食性恐龙,最先发现于北美洲,最大的特点就是鼻部带有凸起。格里芬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01:030000扎实推进石窟寺研究保护利用——龙门石窟研究院创新发展工作回眸
石窟寺考古调查工作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理念,提出“多部门合作、多学科参与、多种新技术运用”和“集团军作战、团队式开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加大石窟考古工作力度。奉先寺考古调查成果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09:580000翁偶虹:北京中秋节的兔儿爷
#中秋挑战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给予人的美的享受,有着各种不同的意境。“月到中秋分外明”的中秋之月,以“分外明”标志出积极的愉快。无怪从“以农立国”的古代起,广大人民就把八月十五的中秋,视为仅次于春节的愉快节日。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12:560000盗墓贼与考古学家的区别
盗墓贼与考古学家,一直是中国考古领域中的两股势力,前者贪图利益,肆意破坏历史遗存,而后者则是以挖掘发现为目的,探寻历史的真相。尽管法律已经禁止盗墓行为,但是在某些地方,盗墓贼仍然能够活动自如。这种情况,不仅对考古学家的工作造成阻碍,更是对历史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23: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