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整理|刘志伟:国家历史与人的历史

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2017年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暨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
讲 座 整 理
国家历史与人的历史
主讲人:刘志伟 教授(中山大学)
整理人:洪懿(重庆师范大学)
校对:吕炳庚
编辑、配图:赵柏熹
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敬请讲者或读者指正!
2017年8月17日下午,刘志伟教授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作了名为《国家的历史与人的历史》的精彩讲座。刘教授从“史”的文字含义说起,进而借用了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对历史的定义,界定了传统的历史概念,即“我民族国家已往全部之活动”,也就是说,中国历史历来关注的是国家的、民族的历史。之后,刘教授提炼了传统历史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治乱更替(制度、文教、德行、治术、国势、民风)为研究中心;二是进化论观念下以文明“进步”为中心,主要包括有机体的进化进程与社会形态的进化两个方面;三是研究所用的文本材料,主要以官方档案、典籍(经史为主,子集辅之)为主;四是传统历史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的“文人话语”体系,即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几乎是同一群体;五是迷信历史的“真实”与“正确”。前述的五个特点导致了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易于将国家或文化本质化。

刘志伟教授讲座现场
在明确了传统史学的种种特点之后,刘教授又将传统史学与新史学进行了比较,他认为:新史学的研究对象从“英雄创造的历史”转变为了“人民创造的历史”;从“帝王将相的历史”转变为了“劳动人民的历史”;从“眼光向上的历史”转变为了“眼光向下的历史”;从“王朝国家的历史”转变为了“民间社会的历史”。同时,进一步指出,不同“历史”的根本区别在于“历史”是“国家(集体行动者)的历史”还是“人(能动者)的历史”。那么,历史学如果要转而研究普通人,应当如何认识人?随后,刘教授以顾颉刚先生在《民俗周刊》中提出的观点予以回答:“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为了进一步阐释“国家历史”与“人的历史”之间的区别,刘教授对比了冀朝鼎与施坚雅的区域结构,尤其强调了施氏的“区域”是一个网状交叠层级体系,这些地方和区域的范围分别以人之互动的空间形构为依据,由此,他提出了以“人”的主体而不是以“国家”为出发点讨论历史,这就要求历史学必须关注人。
在清晰详实的理论讲解之后,刘教授提出了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即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具体来说,现今的研究应综合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提出新问题,扩充历史资料,关联相近理论,进行社会科学取向,正如目前历史人类学所坚持的。接着,刘教授又以“郑和下西洋”与“一条鞭法”两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说明“人的历史”并非写人的历史,“人的历史”更要按照人的逻辑、行为去看历史。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老师和同学向刘教授提问。他鼓励大家在现实中寻找历史,发现文字传统以外的世界,将文字记录与百姓的历史记忆进行关联,最终理解“现在”如何制造“历史”的层累观念。
全文完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老牌遗产地的新问题:清东陵世界遗产展示的现状与思考
它,是超模们爱不释手的宝藏零食;它,是中东“土豪”们喜爱水果;它,被誉为营养丰富的“沙漠面包”……中国有句古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果是靠着沙漠呢?那当然是吃沙漠——绿洲与河谷里——长出来的椰枣啦。椰枣,就是西亚和北非人民在干旱地区也能“吃得开”的秘密武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10:390000国博老专家孙机:说爵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46:250000这个盗墓贼太倒霉,和同伴内讧被封于唐代古墓中,墙角枯坐上千年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时期,古人的迷信表现的各个方面,首先很多站在权利中心的君王他们选择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长生不老药,甚至不惜花费重金,浪费人力、物力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求长生不老药,而后来在发现无法改变生老病死这一现象的时候,很多的君王就选择修建庞大恢弘的死后地宫。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29:490000顾氏小盗龙:史上第一种会飞的恐龙(拥有四只翅膀)
顾氏小盗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驰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2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77厘米左右,主要以肉食为食,最独特的是在它的尾巴和前后肢处观察到了飞羽的痕迹,所以它也成为了目前首批发现的会飞的恐龙,也因此惹起了古生物学界对于鸟类起源的再次争议。顾氏小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04:450000马俑的一个谜团 至今无法解释(兵马俑谜团)
绿脸兵马俑被怀疑是军队中负责祭祀的人员。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然而然在考古方面有很多的发现,当前来看我国的重大发现已经不少,比如说马王堆,海昏侯以及三星堆,还有就是永远不能够被忘却的兵马俑,兵马俑作为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在出土之后就被认定为世界奇迹之一,这么多年考古学家们对于兵马俑也有很多的探索不少的兵马俑谜团已经被解开,可其中一个谜团至今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绿脸兵马俑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57:1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