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潼关吊桥杨氏墓

东汉太尉杨震及其子孙的墓,共7座。在今陕西省潼关吊桥镇东,是汉代官僚地主阶级家族墓地的一个典型(见秦汉墓葬)。1959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7墓排成一列,自东而西为2号、7 号、3号、5号、6号、1号和4号墓,据考证,依次为杨震、杨牧、杨让、杨统、杨著、杨馥、杨彪的墓。东端的杨震墓年代最早,葬于汉顺帝延光四年(125);西端的杨彪墓年代最晚,葬于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其余5人,除杨牧、杨让两墓葬期失考外,杨统、杨著都葬于汉灵帝建宁元年(168),杨馥葬于汉灵帝熹平二年(173)。墓前立石碑,今已不存。但唐宋时墓地上尚有杨震、杨统、杨著、杨馥4人之碑各一,在《集古录》、《金石录》、《隶释》等书中均有著录。这7座墓,墓主人姓名可考,年代明确,是汉墓分期断代的重要资料。

这些墓地面上的土筑坟丘多已破坏,有的已夷平,仅杨震墓和杨馥墓坟丘保存较好,现存直径各约15米和25米,高约3.5米。墓室在地下,深4.2-6.4米。墓门向南。墓道为斜坡式,长13.5-21米。都属砖室墓。墓室可分甬道、耳室、前室、后室等部分,全长约为8-15米不等。墓室的平面形制,因墓的年代早晚而有不同。杨震墓分前后两室,无耳室。杨牧墓与杨震墓相似,但前室一侧附有耳室。杨让、杨统、杨著、杨馥墓除前后两室外,前室两侧附耳室。


杨彪墓前室两侧附耳室,后室为并列的双室。墓门都仿木构建筑,用砖雕砌房檐、瓦瓴和斗栱等,如楼阙状,并涂有彩色。这在关中和中原地区汉代砖室墓中是极少见的。各墓都经盗掘,残存的随葬品以陶器最多,除壶、盆、罐、碟、匜、勺等容器外,主要是仓、灶、碓房、井、楼阁、猪圈、羊圈等模型及猪、狗、鸡等家畜和家禽的陶像。铁器主要有刀、剑及镜等。铜器有刀、剑、弩机、镜、小型车马饰,以及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钱币。杨统墓出土的镇墓瓶有朱书文字,其中“建宁元年十一月乙巳朔九日”等字,为考证墓主人的葬期提供了依据。
河南老人钓鱼钓上乌龟 却没想到是国宝(国宝乌龟)
钓到的青铜乌龟是商朝的文物。对于退休的老人来说,钓鱼绝对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娱乐活动了。将工具带齐,往河边一坐,一坐就是一天,等待鱼儿的上钩。一位来自河南的大爷闲来无事便想着去钓几只鱼,可正好那天太阳光十分的强烈,在烈日炎炎之下,老人戴着一个草帽昏昏欲睡,突然手中的鱼竿动了一下,老人瞬间惊醒,为了防止鱼儿跑掉,立刻将线收了上来。可就在这过程中,老人并没有感觉到鱼儿的挣扎,心想是不是够到了河中的垃圾?我要新鲜事2023-04-06 19:27:280000内乌肯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5米/8300万年前)
说到大型食肉恐龙,大家都会想到阿根廷龙,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其实在阿根廷,曾经还生活过许多大型食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内乌肯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内乌肯龙基本资料内乌肯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4-15米,与青秀龙、澳洲南方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89位,生活在距今8500万年-83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内乌肯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29:04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54: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