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下葬25年后陵被盗,盗墓者太精,仅多挖几铲便破了反盗设计
盗墓者是如何进入光绪陵墓地宫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里,我连说了两篇清光绪皇帝陵墓的事,但对网友可能最感兴趣的盗陵问题一直没说。这篇就来聊聊崇陵被盗一事——到底是谁盗的,至今都是一个谜!
光绪陵墓是何时被盗?1938年,距光绪皇帝1913年下葬地宫仅25年。

对于这次盗陵的过程,不见说法,但是,从1980年考古发现的当年痕迹来看,仍可以推测出盗墓者当年是如何进入崇陵地宫的。
事发民国二十七年秋。

据乡民说,盗墓者是一伙军人,但属于哪部分的弄不清,所以如今清西陵的导游在介绍到这次事件时,都会用“一伙不明身份的人”。
但是,这伙不明身份的军人不是一般人,他们掌握了崇陵墓道和封堵结构,非常巧妙地避开了反盗墓设计。
盗墓者从月牙城与宝城(大坟头)结合处的墙壁下挖掘盗洞。月牙城因平面状如新月而得名,现在游人可以随便进出,但在过去这里是禁地,外人是绝不可以进来的,否则格杀勿论。

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最敏感,壁照正对着明楼隧道,处于通往地宫墓道的正上方。
在过去,皇家修陵是一号工程,一级保密,特别是地宫入口,更不能泄露出去。
月牙城俗称“哑巴院”,意思是隐秘之所,棺椁就是从这里进入地宫的。
过去建筑工匠一般将比较隐蔽,难以看到的地方称为“哑巴”,明清陵寝明楼与宝城之间的月牙城便是这样,这就是“哑巴院”叫法的由来。

但是民间有不同说法。
因这月牙城很敏感,过去施工人员要严格挑选,为了保密,让哑巴来完成这一核心部位施工,就是他们知道也说不出去。那他们还有眼睛呢,咋办?好办,夜里上工,上工时将他们的眼蒙上。工程结束后,以福利安置为幌子,将他们迁居偏远的地方……

这种说法不知真假,但一传开便成了秘闻,月牙城就有了“哑巴院”的说法。
很显然,让哑巴来做月牙城只是一种想象,一下子那有那么多哑巴?于是民间又有了另一种说法,就是月牙城完工后,皇家一般会犒劳一下工匠,让工匠吃一顿大餐,有好吃好喝的,工匠们放开肚皮吃。他们哪知道,菜里早被下毒,放进了可能致哑的秘方,饭后工匠便说不出话了,成了哑巴,于是有“哑巴院”的传说。
而工匠也因此最怕吃皇家收工宴——最后一顿饭,哑巴院也成了工匠最恐惧的地方。

据说,这是明清时代的做法,皇家能让修陵工人活着还算不错的,早期曾将工匠灭口,甚至直接封在墓里,让工匠陪葬。如秦二世便将参与秦始皇修建的最后一批工匠统统灭口,不让再走出地宫。即此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清朝帝陵在哑巴院的设计上也用足了心思,为了迷惑外人,增强反盗墓功能,特在接连宝顶的墙体正中,砌出一个影壁,影壁为黄琉璃瓦顶(见下图),正中有吉祥团花,与整个牙牙城的环境浑然一体,还给帝陵添了气派。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地宫入口处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但还是让盗墓者掌握了。如民国十七年军阀孙殿英盗东陵,就是从影壁下挖洞进入地宫的。
民国二十七秋盗崇陵这伙盗墓者,显然也掌握了进入地宫的秘密。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极有可能是当年参与崇陵营建者透露出来的,或是直接有他们的后代参与。我在前面一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文章中(见《中国最后一座帝陵为什么叫崇陵?前后建了7年,留下一大遗憾》一文),就提到这一问题, 由于清朝灭亡,民国承担续建,保密性不可能再如以前。
这次盗墓,盗墓者不只知道地宫入口,还知道如何避开坚固的金刚墙和墓道封石塞砖。
应该说,崇陵在反盗墓设计上,并没有偷工减料图省事,而是非常认真的严格的。1980年6-7月,由时保定地委、易县文物主管部门组成了崇陵发掘清理小组,对崇陵地宫进行了清理发掘。发现通往地宫的墓道封堵得非常结实,打开非常不容易。

清理发现,地宫内通往放置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棺椁的室后(金券),共有4道沉重的石门,过墓道券,依次有闪当券、罩门券、明堂券、穿堂券、金券各一座,想打开哪一道都不容易。
考古发掘起点,也是从盗洞所在的影壁处开始的。墓道除第1层中间有条石外,下面全部用长方形青灰砖砌填。第2层到5层用长方形大砖砌填,每块砖长45公分、宽21公分、厚10公分。整砖和半砖交错砌成。每层砖下都垫有3公分到6公分厚的白灰背。
整个墓道呈斜坡状,最深处填砖22层。墓道下面是用长方形青灰砖陡摆墓道礓䃰。礓䃰下则是夯实的人工三合土。

入口设封门石,此封门石也叫金刚墙,在影壁墙下的石券顶处,用长条石垒成,条石长短不一,共计12层。
而在紧贴金刚墙的里面(墓道券内),又交错填垒封门砖,到顶共计14层高。这封门砖将金刚墙死死顶住,让想从外面撞倒金刚墙进入地宫变得不可能。另一方面,万一金刚墙被盗墓者从外面抽出条石,里面这道封门砖也可能抵挡一阵子。
从上述可见,要想突破金刚墙,进入地宫是异常困难的,现代考古人员都费了吃奶费的劲,当时担心墓道入口塌掉,事先浇注了长5米、厚60公分水泥过梁,放置在影壁墙下。


但是民国二十七年的盗墓者却轻易进入了地宫。如何做到的?
原来,他们知道这金刚墙不好挖,采用U形作业,往下多挖几铲,将盗洞一直往下打,深度超过金刚墙的最下部基础,再横直向内挖,从墓道的下面打洞,越过金刚墙和封砖,然后再往上挖,进入地宫。
考古人员进入金刚墙内,发现墓道里有5根直径近6公分、长3-5米的木杠子。当年盗者留下的?分析后排除了这种可能,——应该是下葬时抬搬棺椁用的,地宫永远封装时,可能较急,未能及时取出去,丢在墓道内。


陕西泾河流域发现十余座“甲” 字形大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53:420002回眸:2012NBA季后赛之热火的坎坷夺冠路(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49:360000诺普乔椎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化石只有脊椎骨/长未知)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因为环境适宜,且植株茂盛,所以生活过许多大型、超大型恐龙,是世界上大型恐龙出现最多的地方,而今天要介绍的诺普乔椎龙就是其中之一,它虽然因为化石缺失无法推测具体体长,但肯定是种大型恐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诺普乔椎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59:220000国外发现一个古墓 墓主死后产子(死后生产)
古墓中的女人在死后十天生下来一个孩子。我们都知道,在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代,女人生孩子就仿佛是从鬼门关走一遭,不仅有着极大的风险,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一尸两命。一旦遇到难产的话,很多女性在分娩之前就已经死亡了,那么腹中的胎儿也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了。但凡是总会有例外,你听说过死人也能生孩子吗?死后产子我要新鲜事2023-04-14 23:56:370000秦始皇马车上的伞 居然是一个高科技(秦始皇马车)
秦兵马俑中的青铜伞可以自动锁定有着防御的功能。大多数人就算是没有去过秦兵马俑,应该也知道在兵马俑当中有着青铜马车,很多的青铜马车上面都会有一把青铜伞,考古学家们对此也是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并且把青铜伞给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青铜之冠,考古学家发现这辆青铜马车不光自身的制作工艺十分的高超和精巧,连车上的这把青铜伞都是一个高科技产物。只不过最开始人们没有太多的在意。青铜之冠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1:06:4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