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梅盖特母龙:蒙古小型恐龙(长3米/发现蛋化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20:241阅
耐梅盖特母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窃蛋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达2.5-3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头部和鸟类非常相似,具有类似鹦鹉鸟喙状的嘴巴,第一批化石发现于蒙古国。
耐梅盖特母龙的体型

耐梅盖特母龙的体长最多也只有3米左右,几乎和爪巴龙、贝恩角龙以及阿特拉斯科普柯龙有着非常相似的大小,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名457位,还不到中等水平,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狮子。
耐梅盖特母龙的化石发现

耐梅盖特母龙最早是在蒙古国境内出土的,它拥有着目前恐龙界中最完整的颅骨化石,根据大致的特征曾经在02年的时候被专家列入了雌驼龙类目中,但后来被认为它可能与葬火龙有着更加亲近的亲缘关系,最终在04年由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董枝明进行了正式的命名和描述。

最终也因为第一批化石发掘于耐梅盖特组,所以耐梅盖特母龙便以此为名了。当时也是受到一个同样出土于耐梅盖特组的介形亚纲动物的启发。当然在之后还有不少的其他位置也发现了化石,比如在2012年就出土了两个标本,其中有一个还带有一些蛋化石,甚至还保留了巢穴,并且这具化石的骨骼上还长有一种昆虫啃食的痕迹。
蒙古发现的恐龙

蒙古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71种恐龙,其中体型最大的就是非凡龙,体长可达23米,体型最小的则只有29厘米,几乎是非凡龙的百分之一,而耐梅盖特母龙则属于中等水平。如果是按照恐龙生存年代来看,那么耐梅盖特母龙算是窃蛋龙科中比较早期原始的恐龙,几乎排到了第12位。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大热天,中国哪里的冷面最好吃?如果说这地方,其他地方都不服气
夏至后的饮食风尚本文作者倪方六时序已过夏至,天气将迅速进入“高温模式”。高温模式下,人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食欲不振,即宋陈直《养第奉亲书·夏时摄养》中所谓,“盛夏之月,最难治摄。”因为盛夏“阴气内伏,暑毒外蒸”,人们活得很苦。那么,古人怎么安排生活?就饮食而言,夏至过后,古人会想出花样、名堂,鼓励“多食”图: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镜头其中“吃面”,成为夏天的主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38:560000跳龙:迷你型鸟颈类恐龙(长0.6米/喜欢跳跃和奔跑)
跳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鸟颈类恐龙,诞生于三叠纪末期的中生代时期,体型非常的小巧,体长只有60厘米左右,但属于肉食类恐龙之一,它有着极为高超的快速奔跑能力,尤其喜欢跳跃,第一批化石是在苏格兰发现的。跳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25:550000让古代书院“活”起来的江西思路
江西古代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上独领风骚,对我国古代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书院建筑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书院文化是赣文化的典型代表,不断加强对书院文化的保护、研究、利用工作,发掘其当代作用,是促进江西文化强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历史悠久的书院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29:590000荐书 |《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
基本信息《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作者:侯亮亮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9月ISBN:978-7-5732-0377-9定价:78元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05:550000墨西哥考古学家发现 中国民间传说中“通往阴间的路”
在探秘志的记忆中,只有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才会出现一些神阿鬼阿的东西,而在国外的话通常都是各种吸血鬼、变异人之类的,然而这次剧情居然反转了,近日探秘志看到一则消息称,墨西哥的考古学家,竟然在一座金字塔底部,发现了传说中通往阴间的路,在陵墓附近的铭文上还刻有如何才能够通过这条路被阴间接纳,那这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呢?下面探秘志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着所谓通过阴间的路到底是个什么鬼。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25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