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梅盖特母龙:蒙古小型恐龙(长3米/发现蛋化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20:241阅
耐梅盖特母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窃蛋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达2.5-3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头部和鸟类非常相似,具有类似鹦鹉鸟喙状的嘴巴,第一批化石发现于蒙古国。
耐梅盖特母龙的体型

耐梅盖特母龙的体长最多也只有3米左右,几乎和爪巴龙、贝恩角龙以及阿特拉斯科普柯龙有着非常相似的大小,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名457位,还不到中等水平,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狮子。
耐梅盖特母龙的化石发现

耐梅盖特母龙最早是在蒙古国境内出土的,它拥有着目前恐龙界中最完整的颅骨化石,根据大致的特征曾经在02年的时候被专家列入了雌驼龙类目中,但后来被认为它可能与葬火龙有着更加亲近的亲缘关系,最终在04年由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董枝明进行了正式的命名和描述。

最终也因为第一批化石发掘于耐梅盖特组,所以耐梅盖特母龙便以此为名了。当时也是受到一个同样出土于耐梅盖特组的介形亚纲动物的启发。当然在之后还有不少的其他位置也发现了化石,比如在2012年就出土了两个标本,其中有一个还带有一些蛋化石,甚至还保留了巢穴,并且这具化石的骨骼上还长有一种昆虫啃食的痕迹。
蒙古发现的恐龙

蒙古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71种恐龙,其中体型最大的就是非凡龙,体长可达23米,体型最小的则只有29厘米,几乎是非凡龙的百分之一,而耐梅盖特母龙则属于中等水平。如果是按照恐龙生存年代来看,那么耐梅盖特母龙算是窃蛋龙科中比较早期原始的恐龙,几乎排到了第12位。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13:280000黄帝和蚩尤打了一仗就成了中华始祖考古:战争只是假象
黄帝之所以成为中华始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所代表的时代群体开启了国家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黄帝与蚩尤的战斗只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方面,它象征着不同族群的争战与融合。应该以更宏观的视野来理解炎黄子孙的起源,将黄帝视为一个时代群体的代表,而非个人。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36:390000新发现 | 太原阳曲“三馆一院”建设发现一座宋墓
作者:姬凌飞裴静蓉等2020年10月,太原市阳曲县“三馆一院”建设项目施工时发现1座古墓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位于阳曲县314省道与双阳路交叉口东南角,“三馆一院”院内西北角(图一)。图一墓葬位置图墓葬未被盗扰,根据出土铭文砖可知,墓主人姓萧,现将墓葬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18:090000俗语“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为何北邙是古人最青睐的埋骨地
生命的旅程,古人认为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逃避。他们深知生命的短暂和脆弱,随时可能面临死亡的降临。正因如此,他们更加珍惜生命,追求充实和意义。在古代人们的生死观念中,对祖先的尊重和传统的重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坚信祖先的灵魂仍在世间存在,通过祭祀和祖先的崇拜来与他们保持联系。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46:1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