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三晋玉器之龙翔成周 凤鸣岐山
龙与凤的造型与纹饰,在西周玉器中,非常流行,形成了龙翔凤鸣、彼此争妍的景象。

龙造型的玉器,即玉龙,在商代晚期即已大量出现并流行。商代玉龙,大多为圆玦形卷曲蟠龙,个别呈璜形,但均为单体龙,龙的形象由瓶状角、臣字眼、星形口、交错牙等头部元素,以及脊梁处突起的扉棱和身躯上双勾阴线的变形卷云纹或菱形纹等共同架构而成,整体表现出剪影式的图案化效果。而玉器上的龙纹,在商代晚期并未盛行,殷墟妇好墓一件大玉刀上琢刻的龙纹呈长蛇形,除嘴的形状外,细部特征与同时期的玉龙几无二致。

西周早期玉龙,承袭商代晚期风格,但臣字眼眼角拉伸、龙身纹饰弯转圆润等特征,已与刚直方折的商代风格,相去较远,而且还出现了首尾相衔的环形玉龙。西周中期以后,玉龙最流行的式样,是上颚上卷、长舌吐露下卷的“吐舌玉龙”,这种玉龙,除了环、璜形的单体龙外,大多以组合形式出现。陕西长安张家坡157号西周中期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龙形佩饰,即以两条吐舌玉龙卷尾相交为造型。西周晚期,组合玉龙佩成为时尚,多龙及龙凤、人龙组合的玉佩,屡有发现。

西周玉器上的龙纹,则多见于璜、玦、环等片状玉饰,龙纹式样与商代大相径庭,多以头向相反的组合式双龙纹出现,尾部勾连相交或斜向交叠。早中期相交的昭穆时期,龙纹繁缛复杂,圆转华丽。中期之后,渐趋简约。晚期龙纹上颚上卷、眉弓尖凸、椭圆形眼等头部特征,均接近于同时期的“吐舌玉龙”。

西周玉凤鸟的造型,同样渊源于商代晚期,大多为扁片状,常分出头、翅、尾与爪四部分,头有花冠飘羽,长翅圆转上扬,宽尾下垂分叉,伏爪紧贴胸前,除鸟嘴大多夸张呈钉头形外,其余部位比商代写实。一类头顶直戈形高冠的玉凤鸟,是西周独有的器型。

但玉器上的凤鸟纹完全是西周原创的一种崭新纹饰,自西周早期出现,到昭穆时期蔚为盛行,主要见于琮与柄形器、璜、圆形或方形牌饰等扁平片状玉器。其中,柄形器上的凤鸟纹,琢刻得最为完整和华丽。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出土的一件玉柄形器,两面均刻上下叠压的凤鸟纹饰,凤鸟昂首挺胸,勾喙圆眼,头顶高冠,卷翅长尾,粗腿利爪,一派凤鸣岐山、受命于天的张扬与自信。此外,凤鸟与龙的组合,也是此类凤鸟纹常见的表现形式。
龙与凤的形象,虽然各自均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但将它们合在一起,共同作为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品的纹饰题材,却是从西周才开始的。
北大教授辱骂孔子 还被其他教授支持(丧家狗)
北大教授说孔子是丧家狗孔子本人也曾承认。据史记记载,孔子一直都是空有抱负,却是无处施展的状态,而他在周游列国的过程当中,也是遭遇到了不少难堪事,在宋国时差免被宋司马斩首,到了郑国又因故与弟子走散。当时子贡向路人询问,路人回复说,看到过一个那么累累若丧你家之狗的人,看起来了就像是他的师傅。后来子贡按照路人的指点找到了孔子,紧接着他气愤的把路人的评价告诉了他,孔子却是豁达的表示,然哉然哉。形容孔子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37:240000荐书:许倬云:《西周史 增订版》
增订新版序一感谢李峰先生,在台北出版「西周史」著作新版后面,惠赐长跋,补充二、三十年来,新出现的考古资料。跋文原文就有大约四十多页,再加上图版七十多页,工程不小。我深感他的厚意,也佩服他的功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4:590000郁喆隽:互联网时代的学术阅读和文献管理
作者简介: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与宗教学,代表作有《神明与市民: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开设的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年年爆满。在Coursera和中国大学慕课的网络课程上,在哲学分类中具有超高人气。2014年被评为复旦毕业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又被称为“复旦哲学小王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17: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