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三晋玉器之龙翔成周 凤鸣岐山
龙与凤的造型与纹饰,在西周玉器中,非常流行,形成了龙翔凤鸣、彼此争妍的景象。

龙造型的玉器,即玉龙,在商代晚期即已大量出现并流行。商代玉龙,大多为圆玦形卷曲蟠龙,个别呈璜形,但均为单体龙,龙的形象由瓶状角、臣字眼、星形口、交错牙等头部元素,以及脊梁处突起的扉棱和身躯上双勾阴线的变形卷云纹或菱形纹等共同架构而成,整体表现出剪影式的图案化效果。而玉器上的龙纹,在商代晚期并未盛行,殷墟妇好墓一件大玉刀上琢刻的龙纹呈长蛇形,除嘴的形状外,细部特征与同时期的玉龙几无二致。

西周早期玉龙,承袭商代晚期风格,但臣字眼眼角拉伸、龙身纹饰弯转圆润等特征,已与刚直方折的商代风格,相去较远,而且还出现了首尾相衔的环形玉龙。西周中期以后,玉龙最流行的式样,是上颚上卷、长舌吐露下卷的“吐舌玉龙”,这种玉龙,除了环、璜形的单体龙外,大多以组合形式出现。陕西长安张家坡157号西周中期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龙形佩饰,即以两条吐舌玉龙卷尾相交为造型。西周晚期,组合玉龙佩成为时尚,多龙及龙凤、人龙组合的玉佩,屡有发现。

西周玉器上的龙纹,则多见于璜、玦、环等片状玉饰,龙纹式样与商代大相径庭,多以头向相反的组合式双龙纹出现,尾部勾连相交或斜向交叠。早中期相交的昭穆时期,龙纹繁缛复杂,圆转华丽。中期之后,渐趋简约。晚期龙纹上颚上卷、眉弓尖凸、椭圆形眼等头部特征,均接近于同时期的“吐舌玉龙”。

西周玉凤鸟的造型,同样渊源于商代晚期,大多为扁片状,常分出头、翅、尾与爪四部分,头有花冠飘羽,长翅圆转上扬,宽尾下垂分叉,伏爪紧贴胸前,除鸟嘴大多夸张呈钉头形外,其余部位比商代写实。一类头顶直戈形高冠的玉凤鸟,是西周独有的器型。

但玉器上的凤鸟纹完全是西周原创的一种崭新纹饰,自西周早期出现,到昭穆时期蔚为盛行,主要见于琮与柄形器、璜、圆形或方形牌饰等扁平片状玉器。其中,柄形器上的凤鸟纹,琢刻得最为完整和华丽。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出土的一件玉柄形器,两面均刻上下叠压的凤鸟纹饰,凤鸟昂首挺胸,勾喙圆眼,头顶高冠,卷翅长尾,粗腿利爪,一派凤鸣岐山、受命于天的张扬与自信。此外,凤鸟与龙的组合,也是此类凤鸟纹常见的表现形式。
龙与凤的形象,虽然各自均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但将它们合在一起,共同作为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品的纹饰题材,却是从西周才开始的。
华人变为夷,苟活不如死!此城6万汉人抵制满清剃发,皆魂葬故里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5:32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白草坡西周墓
西周早期贵族墓葬。位于甘肃省灵台县城西北的白草坡村。1967和1972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两次在这里发掘、清理了9座西周墓和1座车马坑。其中最重要的是1号墓和2号墓,此二墓和车马坑相距很近,自成一墓区。根据随葬青铜礼器的铭文,可以确定1号墓墓主是潶伯,2号墓墓主是(阝爰)伯。年代约在康王和昭王时期。▲白草坡村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34:580000说说古代的共享单车——“共享毛驴”,租毛驴骑回家不还,咋办?
古代的共享交通工具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共享单车流行了起来。这种所谓“共享经济”下的租赁模式,其实就是付费租用,古代早有,只不过实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车、辇、轿、船、乃至驴、马、牛等畜牲,都曾作为“共享交通工具”,出现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4:420004【考古词条】 铁器时代 · 曲阳定窑址
宋代瓷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曲阳宋属定州,故称定窑。其产品以白釉瓷器为主。1951年故宫博物院调查,1960~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为宋代名窑之一,元代以后衰落。可分为早、中、晚3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3:390000齐东方:走了十多次丝绸之路 每次都带给我震撼
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谈吐、标志性的帽子、强健的身体、丰富的经历……这位自带很多标贴,一路给大家带来无数知识和欢笑,被科考队员称为“大顽童”的人,就是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03: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