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葬打开墓室,发现棺上趴着一条一丈多长大黑蛇,移棺后将蛇放回
北魏孝文帝陵位置的考古确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华多民族融合中的贡献,得到史家的一致肯定,那就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权。
北魏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最被肯定、且有改革魄力皇帝并不是拓跋珪,而是拓跋宏,史称“孝文帝”。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不只服饰、语言汉化,连鲜卑姓都汉化。皇家改姓“元”,拓跋宏给自己取汉名“元宏”,史称“太和改革”。
可惜孝文帝死的过早。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年仅33岁的元宏死于谷塘原(河南省邓州市东南)行宫,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长陵在哪?史书没有记载,由于年代久远,又没有得到保护,具体位置成谜,过去说法不一!
但现在,其具体位置已被确认,并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何确认的?这里面很有意思。
长陵在洛阳城北的邙山上,这是毫无疑问的。
据《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迁洛之民,死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后又强调,“迁洛之人,自茲厥后,悉可归骸邙岭,皆不得就坐恒代。”
包括皇陵在内的北魏贵族葬区,经现代考古勘探,在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瀍河两侧的北邙山上,北魏皇室,还有九姓帝族、勋旧八姓等贵族,都葬在这一带。这些墓当年都有高大土封土,在1949年后还有很多大坟。
如何从中找出长陵?这些年洛阳考古界做了一系列辛苦的勘探工作。
自民国以来,邙山出土了大量古代墓志,其中北魏墓志有300多方。据《洛阳出士石刻时地记》等书记载的统计,志文中写明葬于长陵附近的墓志超过30方,这对寻找到长陵非常有帮助。
民国七年(1918年),洛阳城北南陈庄村西第一冢内出土《元羽墓志》,志文称,“景明二年七月廿九日,迁窆于长陵之东岗。”
民国十七年(1928年)阴历十月二十七日,在洛阳城北前海资村北地出土《元鉴墓志》,也提到了“长陵之东岗”:“正始四年春三月廿六附窆于长陵之东岗。”
对确定长陵最有价值的,是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的发现。
高照容生前是孝文帝的嫔妃, 后来宣武帝元恪的生母。高氏生前并不是皇后,她的身份是“贵人”,在儿子当了皇后以后追谥她为“文昭皇后”。
高氏死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其死因成谜,是中国古代后宫谜案之一。高氏13岁入宫,人长得非常漂亮,是冯太皇后亲自选入孝文帝后宫的。高氏非常争气,给孝文帝生了元恪、元怀、元瑛(长乐公主)二子一女。
高氏从代京到洛阳,到汲郡的共县(今河南辉县)突然死了,当时有人就传出,是受宠的左昭仪冯润(一说叫冯妙莲)杀害了高氏,冯润无子,心里想收养高氏生的元恪。
而冯润还没有妇德,在后宫还暗与假太监高菩萨通奸,给皇帝戴绿帽子。孝文帝发现后,考虑到冯润是冯太后娘家那头的,便孝文帝没有废掉他。但留她是祸害,孝文帝在临死前留下遗嘱——我死后赐她自尽!
为不让外人知道她的丑闻,葬礼规格不要降低,用皇后礼下葬。《魏书·皇后列传》中原话是:“吾死之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
宣武帝元恪就位后,按孝文帝说的办,赐死了冯氏,谥“幽皇后”。
高氏被冯氏害死后,孝文帝也不说破,但给高氏加谥“文昭贵人”下葬。元恪继皇位后,追尊生母为文昭皇后,配飨孝文帝。再后,其高氏被孙子、孝明帝元诩追尊为“文昭皇太后”。
高氏起先并未葬在孝汉帝一起,因为死的突然,地位又低,当时在洛阳城西的邙山上,选了块地,安葬了她,很是局促。后才在原地建陵园,称为“终宁陵”,安排守陵户500家。
到高氏孙子元诩、北魏肃宗做皇帝 ,认为祖母的陵墓是“孤茔”,以完成先帝(宣武帝元恪)遗愿名义,将高氏迁葬到孝文帝的长陵一起,并上“太后”尊号,以“正姑妇之礼”。
高氏迁葬长陵区域后,陵号仍叫终宁陵,具体位置在“长陵墓域西北六十步”。
有一个蹊跷事,迁葬时,打开高氏陵墓地宫,出现了意外的一幕。据《魏书·皇后列传·孝文昭皇后高氏》,有条一丈多长的黑色大蛇,趴在棺材上,一动不动,大蛇的头上有一个“王”字。当时,蛇就是龙,是灵物,将高氏的棺材迁走后,又将大蛇放回了原处。此处废陵,后称“盘龙冢”,出处就在这里。
到了民国年间,高氏迁葬长陵的墓被盗墓者光顾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阴历二月,文昭皇后的墓志被盗墓者从洛阳城北官庄村附近,俗称“大小冢”的小冢里盗了出来。因为志石太厚,运走不方便,盗墓者将墓志剖为两段,在墓道中打碎。除了墓志,还盗出了随葬陶器数十件。
当时,墓室内淤满了泥土——应该被古代盗墓光顾过。墓室是“八卦穿顶”,因为淤泥太多,墓室内的陶器并没全盗出来。
这事是当年二月初四,《洛阳出士石刻时地记》作者、洛阳碑石藏家郭玉堂,在后海资村小饭馆前李庄,一姓李的人一一告诉他的。后于当年十二月廿八,文昭皇后的墓志运到海资集市上,被郭玉堂购藏。
这在《洛阳出士石刻时地记》一书中有记录。
1956年,郭玉堂将墓志捐献给了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二队,后转交洛阳博物馆。现藏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见到这方墓志,考古专家十分惊喜!
结合墓志出土地,和志文中“衤付高祖长陵之右”的记载,加上“文昭迁灵于长陵光兆西北六十步”的记载,很容易考证官庄村东的小冢,就是文昭皇后之墓。那么,在其东南的封土更大的大冢,便是孝文帝的长陵。
而在长陵周边出土、记有葬于长陵附近的30余方墓志,墓主都是北魏宗室,这也说明这大冢就是长陵,因为只要他们帝族才有资格围着长陵埋葬。
西周文化发祥地是陕西哪里:宝鸡市(青铜器之乡)
西周文化发祥地是陕西省宝鸡市,在宝鸡地界内发现许多青铜器,在宝鸡市石鼓镇一座墓中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饰等物品二百三十余件。在出土的青铜器中,发现细密的云雷纹,高浮雕等设计,还发现大型青铜器以及深腹盘等器具。包括在岐山,扶风县,眉县等地区也发现青铜器。一、宝鸡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多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2:11:040000此大将当堂掏出一只大蚊子,康熙瞧后立刻表示誓死收复台湾
一百多年来在不少史学家的笔下都不乏"清廷无良将"这样的描述,导致不少人纷纷以为清廷便真的没有贤良出众的将领了,实际上清廷还是有两位杰出的将领的,一位就是清廷名臣左宗棠,还有一位便是清时期的靖海侯-施琅。后者为清廷收复台湾起到了极大作用,当年康熙皇帝假意表示将放任台湾流浪在国门之外时,施琅怒极表示台湾为大清骨血岂能留在他人之手,更是当堂掏出一只蚊子,使得康熙皇帝随即表示誓死收复台湾。0000大型蜥脚类恐龙:约巴龙 体长16米(胸腔可站立一个成人)
约巴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1亿6400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巴通阶时期,体长可达16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但是较于同时代的其他蜥脚类不同的是,约巴龙的脖子更短,而前肢比后肢更长,这主要是因为约巴龙是原始物种。约巴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44: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