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现西施与范蠡合葬墓,范蠡归隐去向新说法,地名因西施而来
西施夫妻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越国人,又称西子。其在史上实有其人。《吴越春秋·勾践十二年》有这样的记载:“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今浙江绍兴诸暨苎萝村)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

赵王为什么要献美女?目的是让她们去“祸国”,搞垮吴国。谁去献的?越王安排相国范蠡将二女亲自送到吴国。
吴王夫差得到两貌若天仙的美女十分高兴,认为越王真的够意思,是对吴国忠心的证明,专门筑“姑苏台”,建“馆娃宫”(遗址现在苏州尚能找到),将二美女安装置在其中最高级的空调房“椒花之房”中。
自得到二越国美女后,吴王整天沉溺酒色,对西施尤其宠爱,因此荒于国政。最终,卧心尝胆的越王,将吴国灭亡了。

那么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西施哪去了?说法不一。一说被沉水了,也就是被杀了。此说最早见于《墨子·亲士 》:“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而西施被杀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她太美了。
另有一说,吴亡国后,西施返回了老家苎萝山,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还有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也就是说,范蠡带着西施归隐江湖。对于范蠡带着西施归隐的说法,被传得最广,是否可信?
据《越绝书》所记,越王勾践也不是善君,范蠡从他杀害文种一事上,看到了自己下面的危险,所以向越王打了辞职报告,带着美人走了。从这点说,范蠡归隐相当合理、可信。

而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范蠡离开越国后,就带领着全家人来到齐地,之后范蠡到陶这个地方经商,“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自号“陶朱公”,成为中国古代商人鼻祖。
范蠡与西施的最归宿,一传与范蠡最后老死在陶地。

另有一说,西施死后葬在上海金山。
有学者从《金山县志》中所附古地图上,发现了“西施坟”的标记。“西施坟”的发现,让人产生了联想,金山离太湖江不是太远,史书记载范蠡最后就是从太湖上消失的,范蠡与西施最后隐居于金山一带?当然这是推测。

但在安徽的地方志中,也发现了范蠡墓,传是他与西施的合葬墓——这为范蠡归隐去向提供了新的说法。
安徽范蠡位于位于皖北的涡阳县境内,具体在一个叫西阳集的地方。当地人称“范蠡孤堆”,又叫“峨眉山”。据《安徽通志》记载,此地古称“范村”:“越大夫范蠡墓,在涡阳东南范村。“
《蒙城县志》上也有范蠡墓的记载:“范蠡墓在县(蒙城)西五十里,湖水环绕。墓浮其中,高若土山,行人皆瞻望凭吊。”

据《涡阳县志》,清朝时,当地官府还曾加强对范蠡墓的保护。县志上对范蠡墓记载更清楚: “今墓在西阳集西八里,土丘隆起,古柏 挹翠,黃流襄陵,曾无崩坏。”
乾隆年间。时蒙城知县谈若水,为范蠡墓题碑,据碑文,在范蠡墓附近,不只有冢,过去还有范子祠。
涡阳范蠡墓是否可靠?并非空穴来风。当地民间自古传,西施与范蠡最后就老死在这里,孤堆是他们两人的合葬墓。

此说并非无稽之谈。
这里当年还有一条“西河”,西阳集地名也因此河得名,从集镇南流过。为什么叫西河?传因西施而名。
虽然这在早期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民间口传也是一种历史,还是值得去考证的。
应当注意的是,范蠡墓不只在安徽涡阳有,在山东肥城、定陶、湖南华容、湖北石首等也都有范蠡墓,有的还是保护文物单位。
这些墓的真伪,与涡阳的范蠡墓一样,皆已无从考证。


过去人阴雨天穿的一种鞋子是布做的,却能防水,怎么做到的?
油靴,古代的防雨鞋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古人阴雨天出行(见《越南妇女流行头上戴笠,中国侠士也爱这副装束,有什么讲究?》一文),除了头上戴的,身上披的,脚上也有穿的。这种雨天脚穿之物,就是现代所说的“雨靴”,但古人通称“油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7:130000老牌遗产地的新问题:清东陵世界遗产展示的现状与思考
它,是超模们爱不释手的宝藏零食;它,是中东“土豪”们喜爱水果;它,被誉为营养丰富的“沙漠面包”……中国有句古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果是靠着沙漠呢?那当然是吃沙漠——绿洲与河谷里——长出来的椰枣啦。椰枣,就是西亚和北非人民在干旱地区也能“吃得开”的秘密武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10:390000四方湖古城的历史渊源究竟如何 社科院博士的考古给出严谨答案
四方湖古城,位于淮河中游北淝河四方湖畔,曾是古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城市遗址。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和研究,一位考古博士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四方湖古城是夏王朝的国都,夏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同时也是殷商王朝之南都和西周王朝之东都。此外,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诞生在四方湖古城地区。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8:29:430000盗墓者通晓墓地风水,在内蒙古找到一座贵族大墓,盗挖花了2个月
内蒙古赤峰辽耶律羽之墓被盗记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曾经发生在一起盗墓事件,这件事在当年影响极大,至今仍不时在盗墓江湖传讲。“旗”相当于“县”,“苏木”相当于“乡”、“镇”。阿鲁科尔沁旗是内蒙古赤峰市7旗之一,以畜牧业为主。罕苏木苏木位于旗的北部,居民主要是蒙古族人,当年是契丹人兴旺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18:5800012012年广东水底发现大量女性骸骨 考古考察后揭开一段古代黑历史
广东潭水下惊现大量女性骸骨的事件曾在2012年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恐慌。经过警方和考古学家的调查,人们才了解到这些骸骨来自几百年前,揭开了一个残酷而黑暗的历史。这些女性骸骨的存在源于家庭内的不妥之举,导致她们的贞洁受到损害。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贞洁的丧失被视为家风的败坏,甚至被认为对社会毫无价值。因此,家人优先考虑的是家风,将这些女性沉入潭水以终结她们的生命。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26: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