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想挖开戴笠墓,火化尸体骨灰带往台湾,为何又放弃?
已消失的戴笠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看到这个题目,有网友或许会问题,戴笠墓在哪里?在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南麓,毗邻中山陵。
戴笠墓地是蒋介石亲自选定的。
当时蒋介石柱着手杖,一直走到灵谷寺后山山顶,又转到烈士公墓山头,再顺着烈士公墓小道下山。到了一处前面有一个小水塘的地方,蒋介石停了下来,对陪同的毛人凤说:“我看这块地方很好,前后左右都不错,将来安葬时要取子午向。”

后来专业风水先生看后,发现蒋介石选的这地方确实风水好,“前有照,后有靠”。
但戴笠墓现在已不在了,1951年春被平毁。
戴笠墓的建造是很讲究的,由当年实力雄厚的上海陆根记营造厂承建,陆根记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建筑公司,上海的娱乐场百乐门、南京的国民大会堂、国立美术馆等,都是陆根记承建的。
为何陆根记被选为戴笠墓的承建商?这与其老板陆根泉有关系。

陆根泉是一位传奇式建筑商,早年是裁缝铺学徒,后来改学瓦匠。而能发迹,据说是因为遇到了一位华姓女贵人,由他介绍又结交上了一帮上海滩的权势人物及南京政要,特别是傍上了上海滩头面人物杜月笙。
其中,最起作用的一位是后来当了汉奸的诸民谊。在诸民谊的帮助下,陆根泉与蒋介石身边的红人戴笠成为了朋友。
此后,戴笠在苏州、青岛、重庆等地的多幢别墅,都是由陆根记承建。再后来,陆根记和陆根泉,都被戴笠拉进了国民党特务系统,陆根泉本人也成了特务。

戴笠死后,营造墓穴自然非陆根记莫属了,这也是陆根泉最后一次孝敬戴笠。
戴笠墓所用石料与中山陵一样,都是从苏州运来的优质花岗石。沈醉当时负责监造,据其回忆,整个墓地大约在1500平方米,墓呈长方形,四周镶嵌花岗石,墓前竖立一块花岗石墓碑,上书“戴雨农将军之墓”,系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手迹。
建成后的戴笠墓十分豪华、气派,碑前设供奉石桌,两侧置石凳,墓道是水泥建造,左右环绕,成为当年总理陵园(中山陵)一景。
墓造好后,择日下葬。

戴笠是1946年3月17日坠机身亡的,被发现时,他的尸体被烧得焦黑,右手和小腿已找不到了,与其他同机尸体混在一起,最后,是通过牙齿分辨出来的。
前来事故现场的戴笠副官贾金南,对戴笠十分熟悉,他知道戴笠嘴内左臼齿下面镶有六颗金牙,凭这点记号,确定了戴笠的尸体。如果不是包了金牙,根本分不出,当时接连下了3天雨,戴笠尸体在雨水中泡了三天,早变形了。

巧合的是,出事地方叫“岱(戴)山”,尸体所在俗称“困雨沟”,戴立字“雨农”,民间有“大将犯地名”的说法,戴笠还真是这样。
戴笠尸体好找,而其他人的尸体只能根据生前身材高矮肥瘦等特征,大致分了一下。
戴笠尸体运回南京三天后,装殓入棺,戴笠这口棺材是上好的楠木大棺。因为尸体、面容皆毁,美容技师按照他生前的照片,制作了一副假面具,套在他的脸上。

1947年春,依风水先生卜选“吉日”,将戴笠下葬。
下葬时,蒋介石没能亲到现场,派陈布雷代表他致祭。当时在南京的许多高级文武官员都参加了葬礼,葬礼很隆重。
下葬的前一天,毛人凤将沈醉找到一边,商量如何把戴笠墓穴筑得牢固一些,使得别人无法打开棺材。毛人凤不是担心有人盗墓,而是担心有人扒墓,遭人鞭尸


戴笠是个大特务头子,生前杀人无数。后来解放后,人民群众果然要求将戴笠墓掘开“严惩”。
为了保证戴笠墓坚固,沈醉与陆根泉研究后决定,在棺材放入墓穴后,用水泥炭渣搅拌,灌在墓穴内,使棺材与整个墓穴凝结成为一块整体,几尺厚的水泥把棺牢牢铸在墓穴内。
沈醉监造的戴笠墓确实太坚固了,根本挖不了。

据民国资料,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夕,毛人凤曾想将戴笠的尸体掘出火化,将骨灰带往台湾,以免将来落入共产党手中受辱。但因为墓穴筑得太坚固,根本无法打开,如果要打开,只有用炸药炸开,但这样一来,可能把棺材也一并炸碎了,将尸骨不存。
最后只好放弃,原地不动,听天由命了。
但在1951年春,戴笠墓还是被掘开了。
当时中山陵园找来七八个佃户,用铁锹沿着戴笠墓边镶嵌的花冈石缝口,逐块剥落,往下挖,后改用铁錾往下凿。整整凿了一个星期,才见到棺材……

日享一书ZZz02《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
今日分享的是一本之前一个搞北方民族考古的同学要找的书,今儿刚搞定,分享一下。北方游牧民族在诞生以后,由于独特的草原生态环境和游牧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游牧文化,包括了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造型艺术,并在金银、青铜、陶瓷、玉石、皮革、漆木、玻璃、刺绣、建筑以及民间工艺中直接体现出来,具有实用美观性、历史传承性、、民族民间性、交流传播性、区域结构性的文化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27:590002西安发现大型流沙墓 让考古队都没办法(墓穴流沙)
墓穴里的流沙让专家和考古队都没办法。2018年的7月份,在西安南郊的北里王村,考古队正在对一座大型汉代诸侯夫妻合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掉地表的封土以后,墓坑中填满了沙子。原来,这座墓葬的主人为了防盗,专门从渭河运来河沙盖住墓室。盗墓贼遇到这种积沙墓一般都会十分头疼,因为沙子有很好的流动性,在打盗洞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塌下来的沙子埋住而命丧黄泉。清理流沙我要新鲜事2023-04-09 20:58:240001破译考古报告中的密码
【编者按】本文摘自《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上幕第一场导论课:怎么学历史?静云老师:从中国考古学诞生开始,傅斯年就对考古学寄予厚望,希望借地下出土的一手材料,正经补史,一扫疑古之风。从此文献与考古资料就成了我们研究历史的两条「腿」。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0:260000聚焦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今古集线上社教活动简述
6月11日,为配合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今古集: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教育活动在线上举办。本次活动以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的天后宫和慎余里保护性修复项目为例,邀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学者以及文商旅等行业代表,共同解读和探讨城市有机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经纬交织,宣传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凝聚全社会文物保护共识。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46:200000张渭莲;段宏振:五帝时代与考古学文化对应须谨慎
近年来,夏代之前的考古新发现迭出。因此,将考古学文化与五帝时代关联对应的相关探索趋于兴盛。然而,由于五帝时代和考古学文化均具有某些不确定性,这些对应探索便或多或少地具有某些偏差甚至谬误。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五帝时代具有若干不确定性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