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何在贞观十七年改葬隋恭帝?这一年民间讹传出怕人的消息
唐朝的杀祭迷信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唐朝,祭祀是禁止使用活人的。
但民间不时传出要用人祭祀神灵的谣言,一度影响社会的安定。在唐太宗李世宗、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都曾有过这样的谣言。
这在史书上都有记载——

《旧唐书·太宗本纪下》:贞观十七年(公元公元643年),秋七月庚辰,京城讹言云:“上遣枨枨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递相惊悚。上遣使遍加宣谕,月余乃止。
《旧唐书·玄宗本纪下》: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闰二月,京师讹言官遣枨捕人肝以祭天狗。人相恐,畿县尤甚,发使安之。
李世民、李隆基当皇帝时,唐朝处于盛世,这时候还传出皇上派枨枨出来抓人,杀取人肝祭天的谣言,可见当时用人祭祀现象并没有断绝。

传出这样的谣言,与当时发生异常天象有直接关系。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六月,李世民派人改葬隋恭帝杨侑,杨侑是被李渊杀掉的,这之后李氏取代杨氏建立大唐。杨侑死时年只有15岁,而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改葬杨侑?是当月发生了特殊天象。
先是出现了日食,之后又是闰月,迷信认为是犯了天怒,前朝的皇帝有冤不宁。其实,这在现代看来是挺自然的天文现象。

而发生日食,古人认为是被所谓的“天狗”吃了,至今民间都有这一说法。
天狗喜心肝,祭供之以人肝自然是最高等级了。而在古代早期,遇到日食月食现象,确有用人肝祭天狗的事情。
天宝三年谣言再起也是有原因的,当月是闰月,恰好又发生了月食。

这类皇家要杀人祭祀天神的小道消息,在唐朝曾数度出现。这样的谣言引起的社会恐慌是相当严重的,如贞观年间谣言出现后,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不受侵犯,民间争相配置兵器,以防被官差掳杀。
实际上,这样的社会谣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连皇帝都曾用人头祭祀。

《旧唐书·外戚传》记载,唐中宗皇后韦氏的老丈人韦玄贞,在中宗被武则天废降为庐陵王后,被流放到钦州死去,韦妻及四个儿子,也就是中宗的岳母崔氏和四个小舅子,则被钦州首领宁承基所杀,原因是逼娶崔女,也就是中宗的小姨子,崔氏不同意遇此不幸。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重新当了皇帝,将韦玄贞夫妻灵柩迎回后,“又遣广州都督周仁轨率兵,讨斩宁承兄弟,以其首祭于崔氏。”

在唐朝皇家祭祀中,杀活人祭奠死人并不鲜见。
唐玄宗宠爱的华妃墓被盗,又遭盗墓者辱尸,那伙盗墓者被抓住后便被祭杀了。此事见唐人载孚的笔记《广异志》,为让读者了解整个经历,全抄录于下——
元初,华妃有宠,生庆王琮,薨葬长安。至二十八年,有盗欲发妃冢,遂于茔处百余步伪筑大坟,若将葬者。乃于其内潜通地道,直达冢中。剖棺,妃面如生,四肢皆可屈伸。盗等恣行凌辱,仍截腕取金钏,兼去其舌,恐通梦也。侧立其尸,而于阴中置烛,悉取藏内珍宝,不可胜数,皆徙置伪冢。乃于城中,以软车载空棺会,日暮,便宿墓中,取诸物置魂车及送葬车中,方掩而归。其未葬之前,庆王梦妃被发裸形,悲泣而来,曰:“盗发吾冢,又加截辱,孤魂幽枉,如何可言。然吾必伺其败于春明门也。”因备说其状而去。王素至孝,忽惊起涕泣。明旦入奏,帝乃召京兆尹、万年令,以物色备盗甚急。及盗载物归也,欲入春明门,门吏诃止之。乃搜车中,皆诸宝物。尽收群盗,拷掠即服,逮捕数十人,皆贵戚子弟无行检者。王乃请其魁帅五人,得亲报仇,帝许之。皆探取五脏,烹而祭之。其余尽榜杀于京兆门外。改葬贵妃,王心丧三年。

这段文字大家基本上都能懂吧,我就不翻译了。
盗墓者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变态辱尸更令人发指。而庆王李琮也够狠,将盗墓者的心肝挖出来,放在热油锅内炸熟,以祭奠被辱母亲。
虽然《广异志》是小说性质,所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面貌,但所透露出的当时的社会风俗信仰还是可信的。

玉米地发现千年古墓 盗墓贼分赃火并 专家:西周罕见古墓
由于时间的推移,许多古墓被盗墓贼发掘并掠夺,文物也遭到破坏和流失,给考古和文物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盗墓贼作为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其风险性、危害性、社会恶性已经被广泛认识和警惕。但是,由于考古研究的特殊性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然有一些人抱持着盗墓贼的心态和行为,严重危害着文物及其研究和保护。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28:150003东阿鱼山曹植墓 陪葬品少得可怜 28块遗骨至今下落不明
曹植,字子建,乃曹操之子,他才华出众,口才极佳,文学造诣非常高超。然而,他却未能继承父业,而是被边缘化,一生郁郁不得志。让我们一同探索曹植的陵墓及其陪葬品的发现与研究。1951年6月,考古学家开始对位于山东东阿鱼山的曹植墓葬进行清理工作,然而,他们却遭遇了令人沮丧的情况。当地传闻称:“破开曹子建,富了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然而,事实却出奇的令人失望。曹植的墓葬十分不起眼,陪葬品也十分简陋。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0:49:530000李学勤:《周易》与中国文化
本来参加这个会我想谈一个非常专业性的题目,因为今天是第一场报告,作为开场锣鼓,不能够唱太专业的戏文,我想就谈几个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题目都很大,恐怕与我要讲的实际内容有些不相称。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谈一下易学在中国文化领域中的地位;第二个问题,谈一下易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个问题,谈一下孔子对易学的最大贡献。围绕这三个问题谈一些感想性的说法,错误不妥之处,希望各位批评指正。0000似鸟龙:形似鸵鸟的恐龙(长1.5米/出土于北美洲加拿大)
在目前已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有很多恐龙的长相与现代动物相似,比如前面介绍的似鳄龙、似鸵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似鸟龙,它长的跟现代的鸵鸟、鹈鹕等相似,保留着长长的尾巴,体长可达1.5米,是种小型杂食性恐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似鸟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24:3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