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点过名就溜“老油条”,古代一考勤办法很有效,迟到早退很难
古人上班与违纪管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班,已成现代人日常工作状态。古代呢,一部分人也有班上。
比如京官就要上班,称为“上朝”。如果不去,要提前说明情况和理由,并在“花名册”上注明不上班的原因,称为“注门籍”,如身体不适,便在自己的名字下注“病”字。
相对京官来说,地方官员要自由得多,但同样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是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也要点名或签到。
因为点名时间设在卯时(早上5点-7点),故称“点卯”。也有的搞打√、画O制,时间同样设在卯时,称为“画卯”。
后来更严格了,不再简单画卯,而是和“注门籍”一样,在签到薄上签到。即使因公出差,也要先在签到薄上注明不能到岗的原因。
如元朝,《元典章·吏部七·公规一》记载:“京府州县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除合给假日外,毋得废务。仍每日一次署押公座文簿,若有公出者,于上标附。”
虽然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但并不能完全克服迟到、早迟、旷工、找理由请假诸情况的发生,于是各朝都出台相应的惩罚制度,进行管理。
唐朝:“诸官应值不值,应宿不宿,各笞二十,通昼夜者,笞三十”;“若点不到者,一点笞十”;诸官人无故不上(班)及当番不到,若因暇而违者,一日笞二十,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半,边要之官,加一等。”
——《唐律疏议·职制》
宋朝考勤制度和唐朝相同。要注意的是,唐宋两朝即便公务员没品级,也一样受罚。明清两朝相对简单,惩罚强度有所减轻:
“凡大小官员,无故在内在朝参,在旬来公座署事,及官吏给假限满,无故不还职役者,一日抬一十,每三日加一等,各罪止杖八十,并附过还职。”
——《大明律·吏律·职制》“无故不参朝公座”条
从上述来看,古代上班并不比现代轻松,甚至更厉害,考勤制度写进了司法条款,也就是说,违反上下班制度,是要负责法律责任的,而不是简单的罚款了事。
虽然考勤制度这么严厉,但在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好多官员并不害怕,不少时候,“晚至早退,政务废弛”。有的人画过卯就离岗了,甚至不去坐堂上班。
如在赵匡胤当皇帝时北宋初,就曾发生地方州县官员不去衙门上班的现象。据清人褚人获《坚瓠集》“努头放衙”条,赵匡胤曾警告县令,称“切勿于黄紬被里放衙”,意思是不要不上班在家睡懒觉。
古代考勤由什么人负责?这要分情况了,一般地方上都有固定的官员来考勤。高级京官一般由太监来考勤,迟到早退情况,门口值班太监都会登记下来。确需要提前下班的,也要说出理由,以备核查。
为了对付点过名就溜的“老油条”,古人想出了一个有效的办法:不只上班时间点,上班期间还会抽查点名。
如唐朝就有多次点名制度,即所谓“频点”:“内外官司应点可偿还者,或数度频点,点即不到者,一点笞十,但最多惩罚两次,即笞二十。”如果一次也没有参加点名,则算全天无故旷工。
为了节省上下班时间,古代也提供工作午餐,而且多是免费提供。如参加朝会,工作午餐叫“朝食”,比较高级,由皇帝埋单,亦称“赐食”。
午饭之后,是午休时间,有的上进官员往往利用这段自己可支配时间读书学习。如北宋史学家宋敏的笔记《春明退朝录》,就是这样写成,其在《序》也证实上此事:“熙宁三年,予以谏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唐人洎本朝名辈撰着以补史遗者。”
但更多的上班族会选择放松一下。如明朝,朱元璋当皇帝时在应天城聚宝门(今南京中华门)外建了不少国营妓院,本来是为赚客商钱的,谁想却成了官员下班后的好去处。
明人侯甸《西樵野记》记述:“时虽法度严密,然有官妓,诸司每朝退,相率饮于妓楼,咏歌侑酒,以谋斯须之欢,以朝无禁令故也。”
有些官员甚至夜不归宿,整夜泡妞,导致“政多废弛”,后来朱元璋只得下令,禁止官员下班后去青楼——下班后的行为也被约束。
古代上班还不能随便“带家属”。
唐朝时,有位名叫张黔牟的六品官,竟然带小蜜上班,被人举报后挨了处分。此事见于《唐会要》:“开成四年二月,刑部奏:大理司直张黔牟在寺宿直,以婢自随。”
夏朝在河南,中华五千年实证却在浙江?梁启超神推测被考古证实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在考古学诞生以前,中国古代大多数文献都将历史人文的开端放在了“五帝时代”,《国语》《史记》把“五帝”具体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礼记》《吕氏春秋》看法略有不同,认为“五帝”是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我要新鲜事2023-06-02 19:47:550000?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召开
1972年李家山首次考古发掘至今,已历50年。8月13日,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开幕。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张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王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华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26:490000讲座回顾|魏峻:探秘蓝色文明——水下考古之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暨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座回顾探秘蓝色文明——水下考古之路主讲人:魏峻馆长(广东省博物馆)整理人:颜颖楠(西北大学)校对:吕炳庚编辑、配图:赵柏熹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魏峻馆长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5:580000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60篮球皇帝张伯伦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8:340000观展:永恒的面孔——古埃及的黄金木乃伊
木乃伊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让世人产生诸多疑问和好奇。对于埃及人来说,来世非常重要。为了死后的永生,为了能够在来世活得更好,古埃及人制作了木乃伊。它们的“生命”可能已经消逝了数千年,但仍然以完好无损的“形式”存在于世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58:4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