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一奇墓,传埋的是人胆,附近一建筑七级大地震都没有震倒
姜维墓的真伪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三国乱世英雄生前故事很多,死后亦传奇。
比如张飞,死后“身在阆中,头在云阳”; 再比如关羽,死后“头枕洛阳,身卧当阳”。而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姜维,死后民间说法也颇丰富。

目前,有坟头的姜维墓,国内至少有4处,四川和甘肃各两座,四川以芦山之“胆墓”而出名,甘肃则以甘谷之“靴墓”有影响。
这里,先来聊聊雅安芦山之姜维墓。
姜维是诸葛亮死后惟一能托起蜀汉的人,诸葛亮生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安排的。但时事难料,姜维未能承担起大任,在与魏将钟会同流合谋时被魏军残杀了——带着不甘走下三国神坛。
芦山姜维墓当地人多称“姜维坟”,在县城东凤凰山上。过去这里又称“龙尾山”,上有金井阁,是座土山(见下图)。


墓冢为圆形,四周用条石围砌。墓前有“汉大将军姜侯伯约之墓”(见上图),清道光十五年立的。
此地我没去过,但从探过墓的网友所记来看,并不很受重视,破败荒凉,顺着石阶而上,可达山上墓地——几成乱坟岗,周边还有其他民坟杂冢。
芦山姜维墓三国迷多称“将军胆墓”。这是怎么回事情?
相传姜维与钟会兵变失败,被卫瓘指挥的士兵杀死。随后被群情激愤的魏国官兵五马分尸。都说姜维用兵如神,胆大心细,罗贯中《三国演义》称之,“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曹魏官兵剖腹一看,姜维果然胆大如鸡卵。

惨死后,姜维部下做了一件特感人的事情:冒死将他的胆抢走,在他当地屯兵的芦山龙尾坡造墓,葬其胆于穴——姜维“胆墓”由此而来。
对于姜维被剖腹一事,《三国志》上无交代,仅称,“魏将士愤发,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南朝宋人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就姜维之死,引《世语》一说:“维死时见剖,胆如升(斗)大。”
形容一个人无所畏惧,与“胆小如鼠”相对的成语——“胆大如斗”,即对源于此典故。曹魏官兵将姜维杀死是事实,但是否取其胆,胆是否真的被姜维部下抢走,葬在芦山龙尾山,这就说不清了。
但地方志相信了,有记载。

《芦山县志·名墓》记载:“蜀汉大将军平襄侯姜公讳维,墓在治内城之东北龙尾山顶金井阁,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邑令张绪奉四川抚军熊公命立。有石碑,相传此为姜维胆墓,忆《三国志》,维传为纪来所杀,剖其腹,胆大如斗。”
姜维墓所在的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的西缘,隶属雅安市。北与汶川,东北与崇州、大邑县,东南与邛崃,南与雨城区,西南与天全县,西北与宝兴县相连。蜀汉时为汉嘉郡首府所在地,姜维曾屯兵守边御羌于此,封荫食邑。

所以,芦山的三国文化遗存不少。芦山古城被称为汉姜古城,又称“姜维城”,过去还有“姜维明月”一景。
姜维城在蜀地有多处,如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城威州镇的岷江东岸台地上,也有“姜维城”,是岷江上游著名的一处景观,因为姜维在此留下足迹,故传汶川也有一处姜维墓。类似的,在姜维“战斗过的地方”绵阳江油市 ,也传有姜维墓。

其实,芦山“姜维文化”遗存最重要的并不是姜维墓,而是祭祀姜维的姜侯祠,主体建筑“平襄楼”闻名全国。
明人曹学佺《蜀中名胜记·雅州》“芦山”条下记称:“土人祀姜伯约,有庙,额曰‘平襄’。”姜伯约即姜维,据《三 志·魏书·姜维传》,诸葛亮死后,“(姜)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故以“平襄”为名,纪念姜维。


姜侯祠前有牌坊,前面刻有“汉姜侯祠”四字,背面则是“万古忠良”。
平襄楼为歇山式3层建筑,高14米,外观壮丽,风格典型。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正统十年(公元 1445年)。到清朝,平襄楼成为祭祀姜维的娱神演出傩戏庆坛的总坛所在,故又称“姜庆楼”。
平襄楼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地位特殊,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4月20日雅安7级大地震中,平襄楼严重受损,外部围墙和围墙石柱大面积倒塌的现象,楼体也出现部分垮塌,但主体完好,并没有震倒夷为平地,堪称奇迹!

芦山过去还有“县主祠”,祭祀的是姜维的妹妹。传姜维死后,妹妹来从老家天水,到芦山姜城,主持事务,造福芦山,百姓感恩,为她建祠。
县主祠可能始于明朝。清康熙年间芦山孝廉竹全仁曾立《县主祠碑》。民国《芦山县志》记载,县主祠祭祀的是姜氏,“古者公侯之女咸称郡主,量传主为季汉大将军平襄侯伯约公内弟,县主之称从汉制也。”
县主祠祭祀的是不是姜维妹妹,即所谓“内弟”,也说不清,但可以肯定,这与过去西南地区流行祭礼女性“土主”风俗有关。县主祠早被拆毁了,当地建起了信用社。

行文至此,可能有读者会问了,芦山姜维墓是真的吗?当然不能肯定。
民国《芦山县志》上有这么说一说:“曾考姜伯约传云,一口三贤,斗胆著裂,亲旧收葬于严道龙尾山,而《蜀志》亦载,龙尾山有汉大将军姜维墓,前人每多非之,然披志按图,竟无公塚,若此塚非公,是天使忠良烈士无葬骨之所也。”
从民国《芦山县志》所记来看,芦山姜维墓在在历史上,一直有人质疑,否认是姜维墓。而后人也很难证明这墓就是姜维墓,所以只能打感情和伦理牌——如果这不是姜维墓,那天理何在,竟然让忠良死无葬身之地!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真实存在的人间天堂(八大奇迹之一)
巴比伦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不仅如此,他们在建筑上也堪称一绝,比如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通天塔,都是巴比伦人民修建的,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经过考古人员的研究,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如今更是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070001毕晰:典籍里的中国古代“足球”
#2022世界杯#现代足球,也就是世界杯所比赛的项目,前身起源于中国古代山东淄州(今淄博市)的球类游戏“蹴鞠”,后经阿拉伯人由中国传至欧洲,逐渐演变发展为现代足球。1958年7月,国际足联前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运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英国完成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29:260000严耕望: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
一个人在学术上的成就,通常总是要有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两者相配合。客观环境所涉甚广,可说整个国家社会无不息息相关,而最直接影响个人成就的当是早期的教育与成年后的工作环境。主观条件,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天分、性情与身体健康等等。教育与工作环境多少有些要碰机会,天分更是先天生成,不可强求。但不懈的努力对于这些多少都可作若干主动的创造与控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9:4900011969年甘肃发现汉朝古墓,出土青铜仪仗队,队内一件文物驰名中外
大家有没有去参观过甘肃博物馆呢?去过的人就一定清楚在那儿有一批文物,众人还给它们起了一个专门的称号:地底下的千年雄狮,同时它们还是我们国家出土的第一个青铜制的出行仪仗队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9:36: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