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丧俗中亡人配偶健在,要“断“夫妻感情,收殓时有“小动作”
民间丧葬风俗特别的地方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说了民间大殓风俗(见《亲人去世难免痛哭,但忌讳眼泪滴到尸体上,迷信说法不可信但怕人》一文),没有说完,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接着聊。
在收殓时,如果亡人有配偶健在,就要注意了,会有特别的风俗和小动作。

如前文说到的,在棺材底上铺“寿席”时,如果死者的配偶健在,要把席子割一半留下,待以后配偶然去世时使用,寓意是夫妻将来到阴间还睡一张床上。
这是过去福建等地的风俗,而更多地方要为阴阳两隔的夫妻“断感情”,不要让亡人有想头。
在盖寿被前会有小动作,不少地方会放“绝情”之物,让亡人不要“纠缠”生人。

有的地方会将熟鸭蛋、小石头放进棺内。这什么意思?鸭蛋在民间看来,有辟邪的属性,熟鸭蛋放进去,是希望亡人死心,不要牵挂丈夫(或妻子),除非熟鸭蛋能孵出小鸭子,石头能烂掉,只有到那一天,夫妻才会相见。
对放的“绝情”之物,有的地方是放熟鸡蛋、酱油面或其它不可生之物,意思都是一样的。
放蛋时有的地方主事者还要说话——

放鸭蛋时说——“这只鸭蛋面入棺,若会孵出鸭子仔,翁婆才当来相见!”
放石头则说:“这粒石头入棺,海水若会干,石头若会烂,翁婆才当再相见。“
也有的地方,放这些东西是让亡人“死心”,不要回来找家人,让家人不安。此时会说,“鸭蛋若出仔,你再转来;石头若会烂,你再转来!”

对夫妻某一方先死的“情感处理”方式,有的地方不是放熟鸡蛋、石头一类的绝情物,而是行“分梳”礼。
在南方有的地方,如广州,死者若为女性,而丈夫健在,会给死者簪一朵花,放进棺内,这叫“死在夫前一朵花”。同时,会折断一把木梳,短的一段投入棺内,长的一段留给生者,此举动俗称“分梳”,谐音“分疏”,寓意分别。
如果死者是男性,妻室仍在世,则不要簪花,只要“分梳”即可。

上述是大殓时处理夫妻感情的特别风俗,不同地方的处理方式并不一样,但目的都一样,就是让亡人对生者“绝念想”,不要牵挂。
除了有配偶的有特别的讲究,收殓时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
一般亡人脸上还会覆上面布,此布一般1尺2寸见方。亡人蒙脸风俗,据说起于清初,承蒙恩的明朝遗老死后要求这样做,意思是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随葬品也是在大殓时放入的。

死者在生前阳间生活用品、喜欢的东西都会放入,如梳子、镜子,金银器物、玉器等。
要注意的是,亡人生前身体上落下的东西也要放进棺内,老话说这是让死者落个整身子。如脱落的牙齿、剪下的指甲、头发等,都装入一个小红布袋,放入棺内。
特别是太监,死时一定要将“做男人根本”放进去的,在当初阉割时会风干,收藏好,等百年后入棺。

有的地方会在棺内放两块砖做枕头,砖内刻写死者的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等,称为“合砖”,相当于墓志。有的地方称之为“内碑”,使用方法不同,有的地方内碑,男性置于脚下,女的放在头部。
据我了解,亡人的枕头很多地方并不用砖,而是使用俗称的“鸡鸣枕”。枕内塞有银纸、鸡毛、狗毛、茶叶什么的。这种枕头有“闹钟”功能,死者不至于在去阴间报到时忘了时辰,有鸡打鸣呢;也不至迷路,有狗带着呢。

有的地方会在棺内放“镇物”,如生铁、石块什么的。
大殓时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尸身进棺时一定要先让脚先进去,这叫“立进”,而不是躺着进去。
尸身放入棺中后,手里要拿东西的,一般手上要持桃枝,桃枝上还系打狗饼、粽子什么的。右手持扇子或是手帕。这在小殓时已准备了。

中国迄今在世最早的粽子,就是从棺内发现的。
1988年9月,江西德安发现一座宋墓中出土了一口完整的棺材,棺内女尸完好,棺内有大批比较完整的丝织衣物,包括袍、裙、裤等。在死者的右手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支40公分长的桃枝,枝上系着两个粽子。
为什么桃枝上系粽子?桃枝是辟邪的,俗称“打狗棍”,如果没有桃枝,有的地方会用芦柴杆替代。

而粽子是为阴间恶狗准备的,哄骗恶狗,有吃的就不咬了。粽子有季节性,很多地方就是串饼子,俗称“打狗饼”。
反正不论放什么,死者忌讳空手。
有的地方讲究“左手执金,右手执银”,有钱的人家会让死者左手拿一个金元宝,右手拿一个银元宝。穷人也会让手拿铜钱、硬币什么的,即使一贫如洗之家,也会让死者手里握着手帕,或是放一饭团。


(注,部分图源网络)
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或许源自于3000多年之前(饺子文化)
饺子大概出现在3000年之前。每次到了过年的时候,北方很多家庭都会吃饺子。甚至现在南方也有一些家庭会吃,而在古代的时候,饺子有着各种名字,但总体的寓意都是团员或者是发财。好像从我们记事的时候开始就有着吃饺子这么说法,但是和尚有人知道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吃饺子。饺子起源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40:470001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
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03:500000盗墓者盗走随葬品,却没有摸走随身之物,考古人员清理时发现意外
江西明宁献王朱权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先说几句本文要聊墓主的史话朱棣的“靖难之变”能够成功,能够坐上皇位,与其第十六弟、宁王朱权的鼎力相助分不开。没有朱权参与,拥有皇权的建文帝朱允炆不可能输给四叔的,至少朱棣夺权不会那么顺利。朱权是被朱棣诱骗入燕营,并许诺事成以后“中分天下”。但朱棣当上了皇帝后绝口不提此事,朱权也不敢问,请求改封也未能如愿。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3:490000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发现(下)
文章较长分成两部分,继上篇的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发现(上)之后,本文继续介绍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周公庙遗址、封国遗址和周边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7: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