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选址玄机,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埋在大山里的三个秘密
唐太宗昭陵选址玄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五一假期,估计不少网友去陕西“上坟”了——汉唐陵墓是陕西最大的旅游资源。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代表大唐气象的昭陵——九嵕山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来到昭陵,不少网友一定想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陵墓造在山里?怎么选中这地方?这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到底应该怎么建造自己的陵墓,李世民生前就争论过。
从史料记载来看,我认为,李世民选九嵕山原因并不单一,有很多秘密,这里先说三层——
昭陵位于陕西咸阳礼泉县城西北50里外的九嵕山上。

嵕,这个字外地驴友可能识不出来。这是当地方言,念zōng,意思是山。既然是山为什么还叫嵕?当地人把数峰并峙的山才称为嵕。
明白“嵕”字本意,就知道九嵕山这个地方什么意思了,意思是九条山梁并列的山,昭陵选址在九嵕山的最高峰,高高在上,威风八面,条条山梁拱卫在侧——这正是李世民生前所希望的陵墓效果。
李世民为什么把自己里葬放在九嵕山?第一层意思就清楚了,死后还想威慑天下,为我独尊!

更重要的,也是第二层意思,九嵕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唐朝时,中国堪舆术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了一批会观天象、看风水的超级大师,如袁天罡、李淳风、杨筠松等。
杨筠松的“峦头派”一直影响后世中国皇家陵墓的卜选,特别是明清两朝,都是自称杨氏风水传人的江西廖姓大师寻龙定穴的。所以,李世民寻找陵墓时,不可能不可受风水宝地说法的影响。
李世民生前曾与臣僚聊过风水。

据《旧唐书·吕才传》,李世民与太史丞吕才等人探讨这个问题,称堪舆风水理论是“葬书败俗”,认为“安葬吉凶,不可信用”,似乎不相信风水之说。事实上他说这段话,就证明风水理论对他有影响了。
而从昭陵建筑布局来看,完全是按古代堪舆家那一套来设计的。
唐时,九嵕山一带嘉木掩映,奇石参差,百鸟朝鸟。远望浩浩渭水萦带其前,滔滔泾水逶迤其后,两条水带回绕九嵕山主峰。

更神奇的风水玄机是,后面群山拱卫,山后有咆哮的泾水;前面左右众山罗列,再往前便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而浩浩荡荡的渭水东西横穿关中平原,从都城长安城中流过,玉带穿城。用《文德皇后哀册文》中的话说,是“渭水贯都”,这可是非常奇妙的自然气象的风水大局!
九嵕山距长安仅百里,在李世民选建陵墓前,这里就是长安城的“后花园”。


汉宣帝时,九嵕山前地出一泉,味美如醴。北周皇室遂在泉旁建一离宫,名为“醴泉宫”。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县名宁夷为“醴泉”。
如此人间美境就在附近,所以闲暇之余,文人骚客来这山里歌咏寄怀,情有独钟;高兴之时,王侯将相到此林间驰骋狩猎,志在天地。

李世民当年帅兵打仗时,不止一次经过这山,称帝后又率群臣嫔妃来到游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曾对身边侍臣说过这样一句话,透露了人生心愿:“我看九嵕山孤耸回绕,因山傍凿,可置山陵处,朕实有终焉之理。”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己卯(二十一),皇后长孙氏在立政殿崩逝,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死了,可是国家大事,入土为安方为上。

但葬在哪呢?
据《旧唐书·文德皇后传》,长孙皇后在弥留之际,给李世民留了话,交代如何处理自己的后事。是这样说的:“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说了番话后,长孙说出了自己的意思:“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也。”
长孙皇后所说的“因山而葬”,是昭陵选址九嵕山的第三层意思。虽然只有短短4个字,后来成了唐朝帝陵制度

李世民遵从皇后的遗言,选择在九嵕山的山腰,开了石窟,采取“因山而葬”的方式,把皇后棺柩临时安厝进来,定陵名曰“昭陵”。这处临时安厝石室已被现代考古发现。
而且,葬了文德皇后之后,李世民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百年归宿之地,死后与皇后合葬。



神猫:古埃及艺术与信仰中的贝斯特形象探析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17:470005玛雅文明遗址中 有那些惊人的发现(璀璨文明)
玛雅文明中的建筑和文物每一处都令人惊讶。玛雅文明的象形文字和神秘建筑都是惊奇的发现。玛雅文明作为中美洲最古老、最神秘的文明之一,一直是考古学界研究的重点。遗址中蕴藏的丰富文物和历史信息,为我们揭示了玛雅文明的辉煌与衰落。在玛雅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石碑,上面刻有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我要新鲜事2024-01-25 20:01:390005勒苏维斯龙:欧洲中型剑龙科恐龙(长5米/肩膀有尖刺)
勒苏维斯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第一批化石是在法国的部落Lexovi发现的,诞生于1亿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末期,而勒苏维斯龙也是这一时期发现的最原始的欧洲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肩膀或者臀部长有长尖刺,而背部则长有板甲。勒苏维斯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52:060000探寻文明初期的天文考古(陶寺观象台、北斗九星)
当我们现在发射各种航天仪器将人类带入太空,探访月球、火星以及更深邃的太空的时候。我们不妨先看看我们祖先对星空的探索。远古时期,对天象的观测,往往与农业生产,政权更迭,以及吉凶祸福相关的节日活动,天文学是与古代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的大学问。而对这一统治者高层学问的探源,其对中华文明的认知,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42: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