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选址玄机,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埋在大山里的三个秘密
唐太宗昭陵选址玄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五一假期,估计不少网友去陕西“上坟”了——汉唐陵墓是陕西最大的旅游资源。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代表大唐气象的昭陵——九嵕山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来到昭陵,不少网友一定想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陵墓造在山里?怎么选中这地方?这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到底应该怎么建造自己的陵墓,李世民生前就争论过。
从史料记载来看,我认为,李世民选九嵕山原因并不单一,有很多秘密,这里先说三层——
昭陵位于陕西咸阳礼泉县城西北50里外的九嵕山上。

嵕,这个字外地驴友可能识不出来。这是当地方言,念zōng,意思是山。既然是山为什么还叫嵕?当地人把数峰并峙的山才称为嵕。
明白“嵕”字本意,就知道九嵕山这个地方什么意思了,意思是九条山梁并列的山,昭陵选址在九嵕山的最高峰,高高在上,威风八面,条条山梁拱卫在侧——这正是李世民生前所希望的陵墓效果。
李世民为什么把自己里葬放在九嵕山?第一层意思就清楚了,死后还想威慑天下,为我独尊!

更重要的,也是第二层意思,九嵕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唐朝时,中国堪舆术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了一批会观天象、看风水的超级大师,如袁天罡、李淳风、杨筠松等。
杨筠松的“峦头派”一直影响后世中国皇家陵墓的卜选,特别是明清两朝,都是自称杨氏风水传人的江西廖姓大师寻龙定穴的。所以,李世民寻找陵墓时,不可能不可受风水宝地说法的影响。
李世民生前曾与臣僚聊过风水。

据《旧唐书·吕才传》,李世民与太史丞吕才等人探讨这个问题,称堪舆风水理论是“葬书败俗”,认为“安葬吉凶,不可信用”,似乎不相信风水之说。事实上他说这段话,就证明风水理论对他有影响了。
而从昭陵建筑布局来看,完全是按古代堪舆家那一套来设计的。
唐时,九嵕山一带嘉木掩映,奇石参差,百鸟朝鸟。远望浩浩渭水萦带其前,滔滔泾水逶迤其后,两条水带回绕九嵕山主峰。

更神奇的风水玄机是,后面群山拱卫,山后有咆哮的泾水;前面左右众山罗列,再往前便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而浩浩荡荡的渭水东西横穿关中平原,从都城长安城中流过,玉带穿城。用《文德皇后哀册文》中的话说,是“渭水贯都”,这可是非常奇妙的自然气象的风水大局!
九嵕山距长安仅百里,在李世民选建陵墓前,这里就是长安城的“后花园”。


汉宣帝时,九嵕山前地出一泉,味美如醴。北周皇室遂在泉旁建一离宫,名为“醴泉宫”。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县名宁夷为“醴泉”。
如此人间美境就在附近,所以闲暇之余,文人骚客来这山里歌咏寄怀,情有独钟;高兴之时,王侯将相到此林间驰骋狩猎,志在天地。

李世民当年帅兵打仗时,不止一次经过这山,称帝后又率群臣嫔妃来到游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曾对身边侍臣说过这样一句话,透露了人生心愿:“我看九嵕山孤耸回绕,因山傍凿,可置山陵处,朕实有终焉之理。”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己卯(二十一),皇后长孙氏在立政殿崩逝,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死了,可是国家大事,入土为安方为上。

但葬在哪呢?
据《旧唐书·文德皇后传》,长孙皇后在弥留之际,给李世民留了话,交代如何处理自己的后事。是这样说的:“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说了番话后,长孙说出了自己的意思:“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也。”
长孙皇后所说的“因山而葬”,是昭陵选址九嵕山的第三层意思。虽然只有短短4个字,后来成了唐朝帝陵制度

李世民遵从皇后的遗言,选择在九嵕山的山腰,开了石窟,采取“因山而葬”的方式,把皇后棺柩临时安厝进来,定陵名曰“昭陵”。这处临时安厝石室已被现代考古发现。
而且,葬了文德皇后之后,李世民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百年归宿之地,死后与皇后合葬。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三彩罗汉像新识
原藏于河北易县八佛洼山洞中的三彩罗汉群像早年流失海外,现散藏于西方多国的博物馆中。2015年底,笔者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访学期间,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下文简称ROM)见到该馆收藏的其中一件三彩罗汉像。它位于博物馆东亚文物展厅入口内侧的显要位置,开放性的展示使参观者能近距离、无障碍观赏。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47:480000中爪兽:史前哺乳肉食动物(长有奇特蹄状脚/奔跑健将)
中爪兽是一种史前哺乳动物,诞生于4500万年前的始新世中期,外形酷似狼或者狗,有着非常强的奔跑能力,能够捕食大部分植食性中型有蹄目动物,第一批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美国犹他州境内,颅骨长达42厘米。中爪兽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57:550001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宋瓷的发端
古代瓷器于东汉晚期成熟后,以青瓷为主要的品类,到了唐代白瓷逐渐成熟,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之外,还有黑釉、三彩、绞胎、加彩及釉下彩绘等陶瓷各擅胜场。宋代陶瓷奠基于过去的基础继续发展,窑场遍布各地,品质和数量大幅成长,开创中国陶瓷的黄金时代,而其成就可以从胎土质地、釉料呈色、烧窑工法、造型品类及装饰技法五方面进行讨论。1.精选优良瓷土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0:26:530000挖掘到一个战国古墓 居然发现一把宝剑(越王配件)
考古学家无意之间发现了越王勾践的佩剑。在一次考过的过程中,考古家x光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尸体旁边有一把剑,当考古学家将剑从剑鞘中拔出时,一道耀眼的冷光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在湖北省的一个建筑工地,工人们挖掘出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随着考古学家继续挖掘,发现这是一个楚国公爵的坟墓。当打开墓主人的棺材时,发现了一把保存完好的青铜剑,一位兴奋的工人小心用手臂擦了擦剑刃。没有铁锈的宝剑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25:250000大谜龙:南美大型植食恐龙(幼年化石体长6米)
大谜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薄板类恐龙,诞生于9300万年前-8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未成年化石的体长就达到了6米,因此它很可能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第一批大谜龙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其中包含了非常完整的盆骨。大谜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50: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