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坐牢吃饭要犯人自己花钱吗?这要看坐哪朝大牢了,也吃定量
中国古代坐牢费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现代,监狱管理上有不少地方很人性化,因为不是死罪,坐牢者的生命、健康都是受到保护的。
中国古代呢?制度设计上也有温情的一面。如果在西晋时坐大牢,应该最能体会到这一点。

西晋的《狱官令》中有这样的规定,牢房(“狱屋”)要造的坚固,屋顶上要铺上厚厚有草蓐,不能漏雨潮湿。在大家印象里,牢房的环境一定很差的,但西晋这一规则足可改变大家的印象。
在古代,坐牢要自费的,西晋对于“去家远、无饷馈”的犯人,一律由公家给口粮,即所谓“治廪”。

西晋这一做法,为后来各个朝代所效仿。
唐太宗贞观五年,谈到监狱管理,议定疾病给医药,诸狱之长官五日一虑囚,夏置浆饮,月一沐之。重者释械,其家一人入侍。
一个月可以洗一次澡,重病不用戴刑具,还可让家人进来服侍。唐朝坐牢人性规定很具体。
在唐宋以后,各朝对监狱居住条件、卫生要求都有量化指标,牢房要保温,刑具要保暖。
据《元典章新集·刑部·禁司狱用刑》记载,元朝是这样要求的:“冬月糊塞窗户,措置煖匣拘钤。”如果犯人被冻死了,那麻烦很大的。

明清两朝也有同样的要求。《大明令·刑令》中规定:“枷杻带须洗涤,席荐常须铺置,冬设暖匣,夏备凉浆。”
冬有保暖,夏有冷饮,这样坐牢简直如同“度假”——当然实际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情。
如果监狱条件不能改善,有时甚至放犯人回家。如永乐二年四月,明成祖朱棣谕三法司官:天气向热,狱囚淹久,令五府六部六科给事中协同疏决死罪狱成秋后处决,轻罪随即决遣。有未能决者,令出狱听候。

在古代,囚犯也吃“定量粮”,当然这笔生活费用一般由家属供给。如果犯人家里无力负担,或是一时供给不上的,监狱不会不管,晋代由公家“治廪”,就是这意思。
唐朝《狱官令》同样有这么一条规定:“囚去家悬远绝饷者,官给衣粮,家人至日,依数征纳。”意思是,对远途家属一时未能送来生活费,由官府先行垫付,由家属来后再归还。

宋朝还有具体的免费供给标准:“禁囚无供饭者,临安日支钱二十文,外路十五文。”
从宋朝这一规定来看,当时犯人每天的伙食标准是20文和15文。这个标准很不错,足够犯人吃饱的。换算一下,20文在今天大概也有3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古代小说中,有人用1文钱买到了一只烧饼。

明朝,洪武十五年规定,“狱囚贫者,日给米一升”。
到了清朝,坐牢的生活费用不再由犯人家里出了,犯人与官员一样,开始“吃皇粮”,标准还不算低:“日给仓米一升,寒给絮衣一件。”
口粮标准是依照明朝来执行的,但明朝只有无家属者才能得到此特别照顾,“食米一升,冬给絮衣一件”。
在清朝,坐牢必须的生活用品也一律改由官府供给。

《刑部处分则例》明文规定:犯人,“凡应禁之一切铺监收费,永行革除。”也就是说,坐牢的一切生活用品均由监狱方配给,不再向犯人收费。
因为坐牢的条件不错,古代有些走头无路的穷人,干脆再故意犯罪,争取坐牢。而在以前朝代,如唐朝之所以要求“自费”坐牢,除了减轻国家财政开支外,也有防止穷人“坐牢谋生”的意思。

当然,牢饭是不好吃的,不要钱的背后是沉重的劳役——历朝历代,坐牢都倒霉!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屯溪西周墓
西周中期贵族墓葬。位于安徽省屯溪市西郊约5公里的奕棋村附近。1959和1965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先后发掘3座墓。这几座墓的形制和随葬品的特点,都和中原地区的西周墓葬有所不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点。▲屯溪奕棋村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22:140000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最近取得的重大进展。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2023年5月20日,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已布放,并进行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42:390000因为盗墓千年不腐女尸被发现,死时约25岁,胃中检出超量剧毒砒霜
神秘的契丹女尸本文作者倪方六在现代考古中,中国已发现了很多不腐古尸,基本上是老年古尸。最为网友熟知的,应该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女尸。在马王堆女尸之后,中国又发现了一具引起轰动的女尸,这就是年轻网友可能不知道的——契丹女尸。此具契丹女尸是1981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发现,距今已40年。这是一具少妇的尸体,死时仅25岁左右,死因至今成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17:550002水草暴露湖底有大墓,枯水期考古发掘,揭开棺椁盖后意外了
荆州天星观2号楚墓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2019年到了。行文之前先向“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网友问个新年好,祝各位2019健康和顺,进步向上!这篇文章,来说说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楚墓的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4:5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