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蔡金英:裴李岗文化:中国文明的奠基
本文为蔡金英所著《裴李岗文化: 中国文明的奠基》一书的结语。是这本书的精华与整体概括所在。这本书也是近些年少有的一本专门论述裴李岗文化的专著。结合近几年很多学者都将中华文明起源的根追溯到裴李岗文化,这本书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小瓜把该书的结语摘录于下,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裴李岗文化目前已调查发现遗址160余处,遗存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经过发掘的有20处左右。本书对这些遗址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首先建立了裴李岗文化的时空框架,在时空框架的基础上,对裴李岗文化的谱系进行了探讨。

裴李岗文化的墓地和居址中的陶器器类略有不同,墓地中的随葬陶器主要是各种壶,另有少量的钵、罐和鼎等。居址中的器类较为丰富,主要为罐和钵,另有盆、碗和鼎等,可见少量壶。

根据器物的演变规律,结合层位学材料,本书重建了裴李岗文化的时空结构,把裴李岗文化分成了三期。
第一期遗存主要见于豫中地区,目前发布材料的遗址有贾湖、裴李岗、唐户、石固、莪沟北岗、水泉和沙窝李等。遗存整体呈现瘦高特征。根据碳-14测年校正数据,我们大致可以把裴李岗文化第一期的年代范围定在公元前6470—前5800年之间。

第二期遗存分布范围较一期时向西边和向东边都有所扩展。目前发布材料的遗址在第一期基础上新增加有瓦窑嘴、中山寨、王城岗、宋庄、朱寨和高崖等。即西边到了豫西孟津一带,东边到了中牟地区。遗存整体特征较一期时有向矮胖转变的趋势。根据碳-14测年校正数据,我们推断裴李岗文化第二期的年代在公元前5800—前5500年之间。

第三期遗存分布范围较二期时缩小,主要分布在豫中地区,与一期遗存分布范围大体重合。目前发布材料的遗址有贾湖、裴李岗、石固、水泉、沙窝李和瓦窑嘴等。遗存整体器形较矮胖。根据其遗存特征,结合第二期的年代,推断裴李岗文化第三期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5500—前5000年。

在时空框架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裴李岗文化的谱系:裴李岗文化主要来源于贾湖文化,磁山文化南下导致了贾湖文化向裴李岗文化的转变。而后李文化向西方向的推进导致了裴李岗文化第一期向第二期文化遗存面貌的转变。同时,裴李岗文化从形成开始,就对周边文化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裴李岗文化一期时,主要是向北和向南方向扩展,同时向东南方向有少量辐射。向北扩张进入到冀南地区,改变了磁山文化的面貌。向南进入到澧阳平原,渗透参与了彭头山文化的形成。向东南方向进入到淮河中下游,对顺山集文化产生了辐射影响。
裴李岗文化二期时,向北、向南和向东南方向的影响持续推进,同时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了向东和向西北。向东发展进入到鲁中南至淮河中游地区,参与形成了双墩文化。向西北发展进入到渭河流域和汉水流域,参与形成了老官台文化。
裴李岗文化三期时,在西北方向还能看到对老官台文化的持续影响,同时向东北方向发展,进入到黄河下游鲁西地区,影响到了后李文化,目前主要在月庄遗址中见有裴李岗文化的因素。裴李岗文化三期时,随着老官台文化东进和双墩文化西进,逐渐衰退转变。以椅圈马一期和大张H1等为代表的一类遗存与裴李岗文化有关,之后的后冈一期文化亦应是在裴李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后冈一期文化中除了双耳壶、折沿罐、敛口钵、圈足碗和罐形鼎等承袭裴李岗文化因素外,还出现有红顶钵等与老官台文化相关的遗存特征,及高领罐和颈部内收壶等与双墩文化相关的遗存特征。
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鼎盛时向周边扩张,在不同时期跟不同方向的文化接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同时,裴李岗文化是个开放的系统,发展过程中把后李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等文化中的因素糅合到自己的文化中来,在向外释放自己影响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迁。裴李岗文化的对外影响是中原地区文化第一次大规模大范围的膨胀过程,为中原地区文化的发展强盛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称为中国文明的奠基。

地下文物看陕西:凤鸣岐山,周人起源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在中原地区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生活在泾渭流域的姬姓周族部落,在辗转迁移并与周遭部落的纷争融合过程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开始迈入文明的大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26:320000陈淳:考古学认识论的思考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科学认识的目的是发现自然界的真理。他为人类科学认识世界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归纳方法来探索自然规律。他指出,人们之所以不能进步,是因为崇拜古人和所谓的伟大权威,相信普遍的共识。早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古希腊哲学家就将科学与见解区分开来,认为科学知识是有别于个人意见的真知。所以,科学研究应该超越普通常识来探究科学对各种自然规律的认识。0000西安民间的屋子下面 据研发出外国尸体(外国古墓)
挖出的外国人尸体是印度人来到北周。现在农村里很多人都会自己盖房子,而在盖房子之前是需要打造地基,不过有一些人在挖地基的时候则是有可能会挖到古墓。比如说在西安或者是洛阳,有很多农民已经在挖掘的时候挖到了古代的不少墓穴,这是为我国的考古工作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大家有没有想到在西安居然能够挖到外国人的古墓?挖出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00:360000沉寂了300多年,失落的古格王朝,是如何被发现的
古格王朝是在20世纪初才开始,被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西藏学专家所关注,但它所处的环境却是问津者甚少。ZUI早进入西藏进行文物考古调查的,是英国人麦克沃斯·杨。1912年,他曾对古格故城和札达托林寺做过考察,并写有《西藏西部的托林和扎布让的旅行》一文,发表在《印度旁遮普历史学会》杂志上。我要新鲜事2023-09-04 18:54:3600002022考古人物:王巍寻根探源,叩问文明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正式发布,这是中国新闻周刊第14次发布年度人物盘点,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被评为“2022年度学者”。他是荧幕上出镜率最高的考古学者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他是中国考古的“百事通”,也是热忱的科普者;他走遍众多考古遗址,亲手挖掘出中华文明的证据,也在书斋中著书立说,让冷僻孤高的考古能与众生对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23: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