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蔡金英:裴李岗文化:中国文明的奠基
本文为蔡金英所著《裴李岗文化: 中国文明的奠基》一书的结语。是这本书的精华与整体概括所在。这本书也是近些年少有的一本专门论述裴李岗文化的专著。结合近几年很多学者都将中华文明起源的根追溯到裴李岗文化,这本书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小瓜把该书的结语摘录于下,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裴李岗文化目前已调查发现遗址160余处,遗存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经过发掘的有20处左右。本书对这些遗址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首先建立了裴李岗文化的时空框架,在时空框架的基础上,对裴李岗文化的谱系进行了探讨。

裴李岗文化的墓地和居址中的陶器器类略有不同,墓地中的随葬陶器主要是各种壶,另有少量的钵、罐和鼎等。居址中的器类较为丰富,主要为罐和钵,另有盆、碗和鼎等,可见少量壶。

根据器物的演变规律,结合层位学材料,本书重建了裴李岗文化的时空结构,把裴李岗文化分成了三期。
第一期遗存主要见于豫中地区,目前发布材料的遗址有贾湖、裴李岗、唐户、石固、莪沟北岗、水泉和沙窝李等。遗存整体呈现瘦高特征。根据碳-14测年校正数据,我们大致可以把裴李岗文化第一期的年代范围定在公元前6470—前5800年之间。

第二期遗存分布范围较一期时向西边和向东边都有所扩展。目前发布材料的遗址在第一期基础上新增加有瓦窑嘴、中山寨、王城岗、宋庄、朱寨和高崖等。即西边到了豫西孟津一带,东边到了中牟地区。遗存整体特征较一期时有向矮胖转变的趋势。根据碳-14测年校正数据,我们推断裴李岗文化第二期的年代在公元前5800—前5500年之间。

第三期遗存分布范围较二期时缩小,主要分布在豫中地区,与一期遗存分布范围大体重合。目前发布材料的遗址有贾湖、裴李岗、石固、水泉、沙窝李和瓦窑嘴等。遗存整体器形较矮胖。根据其遗存特征,结合第二期的年代,推断裴李岗文化第三期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5500—前5000年。

在时空框架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裴李岗文化的谱系:裴李岗文化主要来源于贾湖文化,磁山文化南下导致了贾湖文化向裴李岗文化的转变。而后李文化向西方向的推进导致了裴李岗文化第一期向第二期文化遗存面貌的转变。同时,裴李岗文化从形成开始,就对周边文化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裴李岗文化一期时,主要是向北和向南方向扩展,同时向东南方向有少量辐射。向北扩张进入到冀南地区,改变了磁山文化的面貌。向南进入到澧阳平原,渗透参与了彭头山文化的形成。向东南方向进入到淮河中下游,对顺山集文化产生了辐射影响。
裴李岗文化二期时,向北、向南和向东南方向的影响持续推进,同时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了向东和向西北。向东发展进入到鲁中南至淮河中游地区,参与形成了双墩文化。向西北发展进入到渭河流域和汉水流域,参与形成了老官台文化。
裴李岗文化三期时,在西北方向还能看到对老官台文化的持续影响,同时向东北方向发展,进入到黄河下游鲁西地区,影响到了后李文化,目前主要在月庄遗址中见有裴李岗文化的因素。裴李岗文化三期时,随着老官台文化东进和双墩文化西进,逐渐衰退转变。以椅圈马一期和大张H1等为代表的一类遗存与裴李岗文化有关,之后的后冈一期文化亦应是在裴李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后冈一期文化中除了双耳壶、折沿罐、敛口钵、圈足碗和罐形鼎等承袭裴李岗文化因素外,还出现有红顶钵等与老官台文化相关的遗存特征,及高领罐和颈部内收壶等与双墩文化相关的遗存特征。
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鼎盛时向周边扩张,在不同时期跟不同方向的文化接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同时,裴李岗文化是个开放的系统,发展过程中把后李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等文化中的因素糅合到自己的文化中来,在向外释放自己影响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迁。裴李岗文化的对外影响是中原地区文化第一次大规模大范围的膨胀过程,为中原地区文化的发展强盛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称为中国文明的奠基。

荐书:《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历史》
近日电影#电影《隐入烟尘》#相当火爆,各种相关的短视频不断刷屏,让大家也开始关注到广大农村那些平凡的贫苦人民的生活与人生。最近小编看到一本关于农村生活和历史的口述史的书相当有意思,所以推荐如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6:57:440000气腔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9米/距今8400万年前)
在阿根廷,目前出土了81种恐龙,并为其命名,而在这其中,大型食草恐龙居多,其中更是有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其实这里也曾出土过许多大型食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气腔龙,一起去认识看看。气腔龙基本资料气腔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大型食肉恐龙,它体长9米,与资中龙、哥打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89位,生活在距今84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气腔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33:520000陕西古墓发现头骨 让考古专家非常疑惑(疑惑古墓)
陕西的一个古墓里发现的头骨,可能是长臂猿的头骨。在我国古代时期,丧葬礼仪一直都是非常的繁杂。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丧葬的礼节相当的重视。即便是普通人的丧葬礼仪也是比较盛大的,更不要说是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不光自己埋在土里,还会让自己的下人和奴才们也陪自己一起殉葬,这样罪恶的丧葬制度在我国其实也并不少见。1.神秘头骨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1:28:480000说说古代的共享单车——“共享毛驴”,租毛驴骑回家不还,咋办?
古代的共享交通工具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共享单车流行了起来。这种所谓“共享经济”下的租赁模式,其实就是付费租用,古代早有,只不过实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车、辇、轿、船、乃至驴、马、牛等畜牲,都曾作为“共享交通工具”,出现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4:420004短冠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7500万年前)
在七大洲中,北美洲生活过的恐龙是大家最熟悉的,这里不仅出土过恐龙之王霸王龙,还出土过剑龙等。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来自北美洲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就是短冠龙,其体长可达7米,生活在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短冠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