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打通学科间的门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等著《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本号获授权摘发部分内容,若需引用,请参阅原书。

静云老师:好,那我们继续上课。这次考察计划的成员包括了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同学,也算是一个跨学科的团队了。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两个学科的同学互相了解,学习对方的材料和研究方法。同学们可能会慢慢发现,历史学与考古学是两个兄弟,他们是不应该分手的。而且,考古学原本就是从历史学方法发展出来的学科,区分历史学与考古学就好像荒唐地要一个人只能留下一只左手或一只右手,或更像是手臂竟想脱离身躯这样的怪事。
然而,随着学科日趋分化,从事学术的研究者也逐渐失去了全面统筹问题和综合研究的能力。学科划分细化,问题研究的专门化,都导致一些研究出现了一叶障目的情况,非但没有增加每一门学科的精确性,反而成为作茧自缚的举措。专门化学科的路越走越窄,甚至沦为井底之蛙,只会守着自己的那口「井」。

实际上,考古学、文献学与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是研究人类历史的方法,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但是在过度区分学科的现状下,每一门独立的学科,都只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对其研究的问题加以描述,往往没法解开问题的内在原因,更遑论探索问题背后存在的意义。
值得庆幸的是,当代学术界已经察觉到一些端倪。为了避免坐井观天,学术界日益提倡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倡导围绕学术问题开展研究的做法。事实上,一切学术研究的伊始都是设问。当一个研究者找出问题后,最关键的是怎样透过看似单一孤立的表像,尝试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当问题不同之时,我们也需要搭配不同的学科、方法和知识来解题。当研究者懂得对症下药,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时,才有可能接近问题背后隐含的意义。因此,学科只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工具,或者比喻为解决问题的钥匙,而不是毫不相关的学术领域。
学术界经常讨论「考古学与历史学如何互相配合」的问题。其实,这一问题的表述本身就是有误的,其含义应该是「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互相配合」。很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历史系的训练以文献学为主,这导致历史学的同学几乎没有参与考古发掘的机会,甚至几乎没有田野考察的经验,考古报告对历史学的同学而言大多是陌生的材料;而对于考古学的同学而言,你们亟需重视古史传说这类文献材料,并学会从文献材料中挖掘出与考古材料相印证的内容或结构,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将考古材料与古史传说「对号入座」。
立新老师:简单来说,学历史而不知道考古方法,这是十九世纪以前的历史学。学考古但不知道历史,缺乏目的,那岂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吗?我们的目的是了解人,了解与我们生活方式不同的他人,与他人沟通。一切有助于接近此目的的方法都需要采纳。考古学家不能对文献一无所知;历史研究也同样不能只看文献而不接触实物与考古的基本知识。其实还有其它方法,但是文献学和考古学最为基本,所以请静云老师接着谈一谈这两种方法。

【主 编】 郭静云、郭立新、范梓浩
【副主编】 赵柏熹、邱诗萤
【插 画】 郭静云、赵柏熹、邱钧承
【书 名】 《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
【出 版】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年7月
【基本信息】
平装:396 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53505923
日享一书WJw02《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
今天分享的是马承源先生主编的《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一本并非我们看到的渠道出版的论文集,所以无论找电子版还是找纸版书都比较麻烦。我前两天正好想看书中一篇文章,电脑里是没有的,想想能否到孔网上找找,万一有可以承受得起的便宜货,说不定还淘到宝呢!结果一看,价格不菲呀,看了一下卖家拍的图片,在当年也算是精装的,况且也是外地出版,字体都是繁体,估计发行量也不多,应该比较少见。我要新鲜事2023-06-01 10:40:430000工地上挖出清朝女尸 让专家一头雾水(不腐女尸)
工地上挖出的清朝女尸不腐烂让专家找不到理由。在湖北荆州雄楚大道东侧一处名为鲁阳工业园的建筑工地,工人在挖地基的时候无意中挖出来一座古墓。考古队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古墓已经被围观群众团团围住,棺材盖板也不知去向。墓中躺着一具没有腐烂的女尸,从穿着的衣服可以看出,这是一座等级并不高的清代古墓,女尸浑身被红色绸缎包裹,只有一条手臂露在外面。百年不腐我要新鲜事2024-01-18 20:07:330004社员挖沙无意挖到一宝物,上面铭文令专家惊喜,竟证实了一段历史
一只铜鼎铭文与一段战争文/吴甜甜、倪方六名称:西周多友鼎年代:西周晚期出土地:1980年出土于陕西长安收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价值:镇馆之宝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13:540000孙国平:“点亮东方”——从上山到河姆渡的社会进程
河姆渡遗址位于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是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相对的另一条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主线。浙江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在《“点亮东方”——从上山到河姆渡的社会进程》一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从上山到河姆渡的社会进程,包括:一、东方概念的由来和界定;二、东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三、东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四、东方文化的形成动因。一、“东方”概念的由来和界定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6:41:5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