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鞭炮声做掩护,盗墓者用电钻钻孔,炸了朱元璋王孙墓
过年时发生的两起盗墓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猪年开年第一篇文章,首先祝各位头条号网友新年吉祥,猪年万事顺利,心想事成!
今天是大新年正月初六,这个时候不闲的有两类人,一是军人警察,一是小偷窃贼。盗墓者就属于后一类人,大家沉浸在过年气氛时,正是他们盗墓的最佳时间。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过年时发生的两起盗墓事件。

第一起发生在1998年虎年春节期间。
1998年2月2日至2月5日之间,阴历是正月初六至初九,盗墓者盗掘了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滹沱岭武则天儿媳妇的墓给。
武则天儿媳妇墓当地俗呼“娘娘冢”,墓主是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太子李弘的妃子裴氏,故此墓又称“哀后墓”。
李弘的墓称“恭陵”,很高大,现在尚有二三十米。裴氏与李弘同陵不同穴,她的墓在李弘墓左后方约50米,残高13米,也不算小。

这两座墓的四周村庄离得远,在一片平整的田地中间,很显眼。娘娘冢被盗时并没有人知道,还是一农民先发现报告的。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现场。
在娘娘冢一侧,发现了一个深深的大圆洞。现场测量盗洞直径有1米多,深11.6米。沿长梯上下,直通墓道。
从泥痕来看,这么大的盗洞不是铲子挖出来的,而是用炸药炸的。从附近地上找到的遗留物,证实了警方的判断,发现了盗墓者丢弃的“金钏牌”一号电池、电打雷管引线。还在草丛中发现了娃“哈哈纯”净水的空瓶子、印有“麦种”、“鸡饲料”的塑料纺织袋(俗称“蛇皮袋”)。

恭陵当时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升格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敢盗文保单位,盗墓者的胆子也太大了。
偃师当地公安局当即成了“哀后墓被盗案侦破指挥部”。此案不久被破,是偃师山化乡几位农民与文物贩子所为,文物被追回。
主犯后被判公开宣判死刑后,押到娘娘冢盗墓现场枪毙,威慑力很大,至今当地人都还常说起这事情。
再一件发生于2000年的千禧龙年春节。
盗墓者把位于湖北省钟祥的朱元璋的重孙子——明朝梁庄王朱瞻垍[jì]的墓给炸了。
梁庄王墓位于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二组的瑜灵山。朱瞻垍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9子,该墓是他与继妃魏氏的合葬墓。
2000年2月春节期间,盗墓者盯上了这座王墓。一次没成功再盗,再盗不成三盗。从正月初三起,利用春节期间看护人过年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做掩护,用炸药3次炸掘梁王墓。

第一次在正月初三晚上动手,盗墓者直接在墓顶上用电钻钻孔,由于对于建筑厚度估计不足,放药不够,仅将墓顶炸出一个坑。
到了正月十四,这伙人再次前来盗掘,在第一次炸出的坑边又炸出两个坑,仍未能炸开墓顶。
正月二十三,盗墓者再次行动,不过转去附近的九里乡三岔河村,炸那里的郢靖王墓,很遗憾也未得手,现一名放风的盗墓者被现场抓获,是钟祥针织厂一名下岗职工——这对考古人员和文物保护来说是莫大的幸事!

虽然盗墓者未能得手,但对古墓的建筑结构已造成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报请上级同意,对梁庄王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才知道盗墓者为什么没有得手,原来,此墓建造得太坚因了。砌砖时使用我们过年时做汤圆的糯米熬成汁,掺入石灰等粘逢构筑,干了后比现代水泥还坚硬牢固。
梁庄王墓坐北朝南,考古时测得封土堆高近10米,底径50米。整个墓室分雨道、前室、后室三个部分,长约17米、宽约10米。

这座墓的营造方法打破传统“挖坑筑穴”的方式,而是平行掘进,“打洞为穴”。由于该墓特殊的建造方式和牢固的砖砌券顶,反盗墓效果十分好,抵挡了盗墓者的多次炸掘,墓内随葬品一样没有少,毫发无损。
其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多,仅次于北京十三陵中的明神宗定陵,是继定陵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

共出土金、银、玉、瓷、铜、铁、铅锡、漆木、陶、石骨角器及宝石等文物,计53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多达3400余件,均保存完好。尤以金、银、玉和金银首饰、冠带和佩饰最为亮丽。
其中金镶宝帽顶与金玉腰带的出土数量,高居全国之首;金制容器、金佛教法器、银鎏金封册、金花丝镶宝石带、金钕花钏与金镶宝石镯等珍品,在明朝亲王墓中均系首次发现。

需要说明的是,考古时发现主墓室——后室的穹窿顶的盗洞已被打通,墓顶遭炸陷而未垮塌,说明墓的建筑质量高,盗墓者因此没能得手。
但也是极其危险的,盗墓者只要稍一用力,就可揭掉砖块,进入墓室——看到出土这么多随葬宝物,盗墓者估计后悔死了!


李济:踏入文明的过程——中国史前文化鸟瞰(待定稿)
一、引言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地质学的研究包括了不少对于地面沉积现象,也就是地质学家所说的第四纪的地层及其所蕴藏的生物化石的分析。其中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自然是若干化石人的发现。这儿用“化石人”这一名词,是取它的最广的意义,包括现代人类的老祖宗和他的若干近支。至于地域上的两个名词“中国”和“东亚”,也釆它们广义的内涵,下文将有交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48:010007陈熙:延续香火的理想与普遍绝嗣的现实——基于家谱的人口数据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26:400001中国最早的牙签在河南洛阳考古发现,出家人为什么最喜欢剔牙?
“食肉先寻剔齿签”本文作者倪方六齿签也称“剔齿签”,即现代常说的“牙签”——用来挑剔牙齿间残留物的小用具。剔牙,是古今皆存在的生活现象。据周燮均等撰《安阳辉殷代人牙的研究报告(续)》,距今三千年前的殷代人,就有剔牙的习惯。这比用手抠要文雅和卫生多了,显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之先进和文明程度。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2:200001匈奴墓出土“金怪兽”,《山海经》中有所记载,专家:估价5亿
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19:470001雷前龙:最古老的蜥脚下目恐龙(长10米/距今2.1亿年前)
受影视剧的熏陶,说到恐龙,大家都会想到各种强大的食肉恐龙,而食草恐龙总是容易被忽视。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巨型食草恐龙,它就是雷前龙,出土于南非,一起去认识看看。雷前龙基本资料雷前龙是一种非洲的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0米,与三角区龙、弗克海姆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61位,生活在距今2.21亿-2.1亿年前的晚三叠世。雷前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3: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