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要买鱼吃鱼,图“年年有余”,中药铺挂鱼是啥风俗?
中国古代鱼文化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过年时,不论是饭桌上还是墙上,家家都不会少了“鱼”,中国人讲究“年年有余”。中国人为何如此青睐“鱼”?其实这里面不只是讨个“鱼”谐音“余”的口彩。

中国人有鱼崇拜情结。
中国人的鱼崇拜与对鱼的认识和养殖一样,历史相当久远,这已为现代考古所发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中,几乎都发现了鱼形和鱼纹类图案。如1955年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盆,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
鱼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影响,可以说是一张“太极图”:画有两条首尾相衔的黑白鱼形象。

这张图的内容博大精深,两条鱼分别代表“阴”和“阳”,俗称“阴阳鱼”,故太极图又称“阴阳太极图”。
阴阳太极图在原始石器时代已有雏形。1983年在湖北随州西花园遗址出土文物中,便曾发现了两幅距今5000年的远古“太极图”。

中国古代经典“五经”之一的《易经》,与太极图的关系极为密切,先有太极图,后有八卦,此即《易经·系辞上》(第十一章)中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为太极图太重要了,易学界因此称之为“中华第一图”。
太极图为何选用两条鱼图案?这里面包含的就是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什么,就是相互对立、和谐统一的大环境、在这个“大一统的环境”下“生生不息”。

鱼呢,在给早期人类提供丰富营养,让人“活着”的同时,自身还有极强的繁殖能力,这也让古人觉得鱼有生育神性,即便死后也和活着一样,不闭眼……这样,鱼在古人眼里是“再生”、“死而复生”的象征,恰好符合“生生不息”的这一特别要求。
正是因为鱼的“生生不息”和“吃不绝”的特点,先秦时的不少诸侯国将钱币铸造成鱼形,现代考古中已发生不少这类“鱼币”。
其实,在古人眼里,鱼是一种祥瑞之物。

道教和易学家都将以鱼为主的太极图,作为自己组织的LOGO,太极吉祥文化甚至影响到了半岛,如韩国的国旗就是“太极图”。
不少行业也都喜欢用太极图作为标志,如医药行业便很青睐太极图,医书上常印有太极图。而在中药铺招幌下,也常常要挂上鱼形饰物。
医生为什么爱将鱼当成行业吉祥物?因为“鱼”谐音“愈”,病人抓药求医,图就是将病治愈,看到“鱼”自然就有一种心理上的良好暗示。

实际上,中医以鱼为吉祥物,原因很多,他还与医德医风关系。
医药行业在古代是没有休息日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要病人有求,随时都要提供医疗服务,即现代的“24小时服务”理念,而鱼“从不瞑目”,做医生也不能闭眼休息,要时刻准备出诊,治病救人。
鱼这一“从不瞑目”习性,也成为古人眼里守财、看家的象征。
古人设计的钥匙和锁,一般做成鱼形,图的就是鱼的“不瞑目”传说。唐人丁用晦《芝川录》(卷二)称:“门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

“门钥必以鱼”,此风俗在汉代已出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有这样的说法,“钥施悬鱼,鱼翳伏渊源,欲令楗闭如此。”
唐宋时此风俗仍很深厚,如宋代皇家的锁门一律用“鱼钥”。元人陆友仁《研北杂志》一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故宋宫中用鱼钥,降鱼取匙,降匙而鱼,古制也。”
钥匙做成鱼形就能保证安全,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古人之所以这样做,还有警醒的意思,提醒大家,关门要上锁,要睁大眼睛,不要让人偷了。

古人过年时,要将一盘鱼放在正对大门的供桌上,也是这个意思——希望鱼不瞑目,能看家守门,防止鬼怪进门,这里的鱼又有“镇宅”功能了。
因为长年生活在水中,鱼被古人赋予了辟邪的含义。
在古代建筑上防火设计,往往做成鱼的形象,取义“如鱼得水”,而“火克水”,有水就能防火灾。据唐人王睿《炙谷子杂录》所记,此俗源自汉朝:“汉柏梁殿频火起。巫献术取鱼尾。置于殿上穰之。”
中国古建筑上传统的鸱吻设计,即源于此。

宋人江少虞辑《事实类苑》(卷五十八)“魚尾鴟吻”条对此说得更清楚:“汉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魚尾星,宜为其象,冠于屋以禳之。”
唐以后一些寺观殿宇,尚有做成飞鱼形状、鱼尾向上的。后来这“鱼尾”易名为“鴟吻”,形状也变得不像鱼尾了。在明清宫殿建筑中很普遍,如故宫,大家都可以看到顶上有鴟吻。
除了顶上置“鱼”辟邪,古代民居还喜欢用“悬鱼”来装点山墙。
这一方面是防火的镇宅需要,还是吉祥富裕的欲望的表达。从美学角度来看,山墙悬鱼也增加一座建筑生气,生动起来。

雅尔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1米/距今1.21亿年前)
说到恐龙,大家想到的应该是像霸王龙、棘龙那样的大型食肉恐龙。不过在整个恐龙时代,真正多的是小型食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雅尔龙,它是一种体长仅一米的小型食草恐龙,生活于1.21亿年前的英格兰,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雅尔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8:4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懿德太子墓
唐中宗长子李重润墓。唐乾陵陪葬墓之一。位于乾陵东南隅,今陕西省乾县县城西北的韩家堡。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于1971年发掘。李重润于大足元年(701)与其妹永泰公主等被武则天杖杀。唐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将其坟墓由洛阳迁至乾陵陪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15:000000郑州商城金面具:是古人不败金身的希望,还是世界范围内的信仰?
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黄金面罩引发热议,这让人不禁想起了三星堆曾经出土的黄金面具,但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在全球范围内,就不难发现以黄金制作面具,几乎是每个文明不约而同的行为,那么这其中究竟隐藏了什么心理认知?01郑州商城金面罩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45:240000就三星堆金字塔等上古遗址致世界考古学界的一封信
2022年11月,笔者偶然发现了三星堆与祖传工艺之间的关联,这一发现似乎揭开了上古之谜的钥匙。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分析三星堆的文章,笔者引起了全球考古学界的关注。不仅国内各界人士对此感兴趣,世界范围内的考古权威和博士生也纷纷加入了这个讨论。通过翻译工具,中文文章的阅读已经不再是难题,世界各地的读者与笔者进行了交流。在此,笔者要特别感谢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团队的关注和支持。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1:05:540000裴安平:当代中国考古学学科重点的转移与考古学文化的整体研究
近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未来发展的讨论已引起整个学科的瞩目,它表明这个学科正处在新的历史变化时期,并促使人们对现状进行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对未来进行积极的探索。一中国考古学史的简要回顾与当代学科重点的转移任何学科之所以能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相应的生命力与价值,都在于它有逐渐逼进学科终极目标的能力。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