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史:百年国博考古回顾(三)2003-2018
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分设田野考古部、水下考古部、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部。2007年合并成立综合考古部,下设田野、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
2003-200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牵头,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队,选择运城盆地东部开展并完成了全覆盖式区域系统调查。调查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有所创新,形成了成熟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在考古领域颇有影响。调查涉及史前至早期青铜时代遗址共189处,其中包括绛县周家庄、西吴壁等重要遗址,同时还开展了一些试掘工作。

2007-201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主持发掘了绛县周家庄遗址,了解到遗址龙山期文化面貌属陶寺文化,确认遗址龙山期聚落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存在大型环壕,以及多处居址与墓葬集中分布区,为认识龙山时代的聚落与社会增加了实物证据。具体工作引入多学科研究方法,重点关注“聚落主体的布局结构、功能区划、居住形态、社会组织、埋葬制度、生业经济与手工业生产状况、大型公共工程的规划与建设、重要设施的位置与功能”。在此基础上,逐渐理清聚落兴衰演变的整个过程,对其在区域社会复杂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做出恰当评估[22]。这一理念在新世纪的考古工作中居于前沿地位。


2004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五家单位联合启动“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旨在寻找早期秦人都邑及先祖、先公陵墓所在,并综合考察早期秦文化的来源和发展过程。该项目持续开展多年,实施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成果斐然。如发现几处早期秦文化城址,为寻找秦人早期都邑及秦公葬地提供了重要资料;李崖遗址西周时期秦文化墓葬之中的丰富的商文化因素,证实秦人来自东方,解决了聚讼千年的学术谜题。早期秦文化所涉地域横跨甘、陕,多家考古机构合作开展工作,有助于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2015年开始,国博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在宝鸡地区开展“秦汉雍五畤考古研究项目”,通过调查和勘探首先发现了凤翔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并于2016-2018年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古发掘工作,首次发现了秦汉畤祭的文字材料。该项目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一时期还在如下地区开展了不同年代、不同学术目的的考古调查工作:安徽姑溪河-石臼河流域、苏北老濉河流域、冀北坝上及周边区域、山西滹沱河流域、山东薛河流域等区域先秦遗址的系统调查;陕西关中秦汉离宫别馆、晋南涑水上游周代遗存、晋南中条山先秦冶铜遗址、河东盐池周边早期遗存等专题考古调查等。国家博物馆牵头实施的多项区域系统调查或专题调查,在理论与方法的探索、经验与资料的积累、研究与认识的深化等方面,皆多有创获,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一道值得注意的学术景观。





这一阶段,水下考古工作足迹涉及辽、津、鲁、苏、沪、桂等省海域。发掘了南海Ⅰ号、福建平潭碗礁一号、福建平潭大练岛、西沙群岛华光礁Ⅰ号等沉船遗址。此外还开展了海南西沙群岛、福建平潭、漳州、浙江宁波、舟山、温州等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获取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精美出水文物,为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以及航海史、对外贸易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国博承担水下考古人才培养任务,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前往拉穆群岛、马林迪海域等肯尼亚沿海地区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为探讨肯尼亚古代的海外贸易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特别是谢拉水下遗址发现的中国瓷器,为中非海上贸易与交流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与俄罗斯合作,在俄方指示的区域内,由中方水下考古工作者主持搜索了日俄战争时期沉没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沉舰。
遥感与航空摄影及相关工作的范围较为广泛,涉及蒙、陕、疆、晋、冀、鲁、皖、桂、浙、渝、湘等省。
2003、2005年,国博与内蒙古专业机构合作,分别使用超轻型飞机、Y5型飞机,对河套地区古代遗存,如秦直道、秦长城等遗迹进行航摄,获得大量地面遗迹影像;2006年,采用低空摄影技术,对居延遗址群及黑城遗址进行勘察;2010年,国博对浑河下游地区进行全覆盖式勘查[30]。2005年开始,国博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使用Y-12型飞机对文献记载所谓西周王陵区进行高光谱遥感探测,找出诸多异常区域,为后续考古勘探划出了重点范围。2009年开始,国博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新疆文物局联合开展新疆文物遥感航空摄影考古调查,获得一批重要的遥感考古资料,为开展特殊区域古遗址的调查研究和验证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0年,国博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合作,帮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建立“遥感考古工作站”。
除上述工作外,国博还开展了张家口、保定地区大遗址航空摄影考古调查、中国古代矿冶遗址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港口聚落城市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杭州湾海岸线变迁遥感分析、临安皇城遗址考古调查与地球物理探测、广西陆海防百年军事要塞遗存遥感考古调查等;发掘了闻喜千金耙采矿遗址;实施了晋东南夏商遗址遥感考古综合研究项目,调查了浊漳河上游地区,试掘了沁县南涅水等遗址。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年第8期,田伟、庄丽娜、游富祥、戴向明执笔。配图为新增,源自“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推荐阅读:考古学史:百年国博考古回顾(一)1921-1949
考古学史:百年国博考古回顾(二)1949-2003
考古学史:百年国博考古回顾(四)2018年至今
大山顶部发现古墓群,专家挖掘一年多后,墓主人身份才揭秘
提起金缕玉衣估计各位并不陌生,金缕玉衣是汉代十分高规格的葬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唯有身份高贵者才能够穿戴。一件金缕玉衣要用数千只玉片和大量的金线才能够支撑,非王侯贵胄没有使用的资格,比如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就曾发掘出了两套金缕玉衣。而在大云山汉墓之中同样发掘出了数件金缕玉衣,那么问题来了,能够发掘出金缕玉衣,说明墓中埋葬之人必然是非富即贵,大云山汉墓之中埋葬的到底是什么人,是汉朝的哪位贵族呢?我要新鲜事2023-04-26 20:23:330000瓷器莲花纹在清代的巅峰状态
莲纹自东晋出现在瓷器上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到宋代已完全脱离了宗教影响,成为优美的纯装饰性题材。由于唐宋以来推崇牡丹,莲花已逐渐失掉其传统的优势地位。但深受人们喜爱的莲纹仍是宋代各大窑系中普遍使用的题材。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1:22:420000考古发现公元前2世纪古纸,上绘有地图,改写了中国造纸术发明史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中国已有纸本文作者倪方六纸,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纸未发明之前,人类记事或传播文化,最初是结绳,后用甲骨、再后缣帛、简牍等。纸的发明,功劳应该记在中国女人身上。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成员分工模式,擅长纺织的妇女在漂洗布帛时发现了植物纤维可以制成絮纸的事情,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纸,絮,一苫也。”意思是,纸是漂洗后附着在竹簾上的纤维薄片,这就是纸的雏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120000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两条龙”被盗,三年未破案,真贼露面令人摇头
山西介休国保单位源神庙被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国内文博圈有个说法,“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山西地面文物确实丰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在各省中排名第一,仅仅一个介休县级市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文物多了,盗宝人就惦记上了,山西一度成为“盗宝者的乐园”。2016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源神庙外照壁上的“两条龙”,又被盗宝人盯上了,一夜过来不翼而飞。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47: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