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暴露湖底有大墓,枯水期考古发掘,揭开棺椁盖后意外了
荆州天星观2号楚墓考古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9年到了。
行文之前先向“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网友问个新年好,祝各位2019健康和顺,进步向上!
这篇文章,来说说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楚墓的考古发现。

我在前面的头条号中,说了天星观1号楚墓的考古(详见《考古发现2000年前“精准盗洞”,直通幽深墓穴,内撑“井”型支架》一文),两座墓离得很近,都在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天星观村北部的长湖南岸边,西距楚故都纪南城24公里。
长湖沿岸自东向西排列着五座大墓冢——这就是天星观古墓群。1号墓是天星观五座墓中最东边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已于1978年初考古发掘。据书中出土的竹简,墓主为邸阳君番(乘力)。

2号墓在1号墓西边。
湖水将沿岸的墓基冲刷得特别厉害。不只是天星观古墓,长湖南岸许多古墓葬都遭湖水严重侵蚀,有的没入湖中,出现明人袁中道诗中所谓“长湖百里水,中有楚王坟”现象。
水下的古墓如何发现?只要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就能知道——水草把古墓给暴露了出来:墓坑、墓道封土被水长期泡后变得很松软,水草容易生长,上面长成的水草便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墓坑形状,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
2000年的春天,长湖进入几十年不遇的枯水期,水位严重下降,以前的湖底露出一个个滩涂。这一带文物遗址丰富,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刚过了春节后,便前去野外调查,查看湖滩上是否有古遗址、古墓暴露。

当走到1978年发掘过的天星观1号墓附近时,发现了异常。此墓西北不远处有一片草,很特别,到近处一看,果然是一座较大的古墓葬。
长草的位置正是墓坑,现场测量了一下,坑长9.1米,宽8米。
墓坑边上还发现了一处新盗洞,刚挖不久,盗洞周围的稀泥上还残留有器物的圈足痕迹和漆木器残片等。
当时是新春正月初几,盗墓者竟然比考古人员前来“调查”还早,而且得手了,已盗出了随葬品。

考古人员当即用勘探工具,对已暴露的墓坑进行探查,墓坑的中心部位又发现了一个盗洞——这是古代盗墓者留下的,系早期盗洞(见上图)。
墓坑上的封土早被湖水冲刷走了,稍微挖挖就挖到了青膏泥,一米多深就见到了椁室盖板。
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在该墓难以继续保存的情况下,报批后荆州博物馆早着寒冷,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为天星观2号墓。

发掘工作从2000年2月12日(阴历正月初八)开始。因为封土及墓坑上部的填土早年被湖水冲毁,没有多少土方量,到2月20日(正月十六)便发掘完了,仅花一周多点时间。
据考古报告,天星观2号墓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坑和墓道用五花土和青膏泥封填。
墓坑内有棺椁,为二椁二棺,外椁盖板上还残存下葬时覆盖的竹席痕迹。因被盗过,外椁盖板、内椁盖板、外棺盖板、内棺盖板及南室、东南室的隔板,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他部位保存较好。

看到被盗情况这么严重,考古人员对随葬品也未报有多少希望,但当逐个揭开覆盖在各室上的盖板时,考古人员意外了——“这么多随葬品啊!”
从这座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不仅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而且制作精美,造型新奇。有青铜器、漆木器、竹器、骨角器、玉石陶料器、银器、丝麻制品和皮革。

最后统计,共出土1430件文物。
其中青铜器387件、漆木器177件、竹器11件、骨角器769件、玉石陶料器76件、银器2件、丝麻制品7件——如果没有被盗,该有多少!
这些文物主要分布在南室、东南室、东室和西室,出土时大多没入水中,漆木器呈饱水状态,仅有少量漆木器因严重干枯萎缩而漂浮于水面。
南室被盗,仅残存几件青铜器和少量生活漆器,还发现大量牛骨;东南室也遭盗,仅出土5件漆木器,包括瑟1件、座屏1件、俑2件、奁1件。

主室(棺室)被盗最为严重,大大的盗洞正在其上,与1号墓盗洞情况非常接近。主室被盗得很干净,剩下的随葬品没有什么,仅出土1件残石磬、1件残石圭和1件玉璧,不见其他遗物。
最让人惊喜的是东室,盗墓者竟然没有光顾,里面的随葬品层层堆积,已接近椁盖板。
揭开盖板时,首先看到了一架大型青铜编钟,大多数纽钟集中堆放在东室的南部,镈钟则按大小排列,直接放置于椁室底板之上;另有几件小型纽钟悬挂于钟架横梁上。

被古今盗墓者挖过的墓还能出土1430件文物,确实令考古人员很意外。那么,天星观2号墓,墓主会是谁?
经对出土的人骨鉴定,墓主是一位成年女性,年龄在40岁-46岁之间。
天星观1号墓、2号墓的墓坑形制与棺椁结构基本同制。从墓坑距天星观1号墓墓坑不足百米的情况来分析,当年两座墓的封土应该是紧靠在一起的。两墓之间是什么关系?
考古结论是,天星观1号墓墓主和2号墓墓主为夫妻关系,也就是说,2号墓女墓主是1号墓男墓主邸阳君的夫人。2号墓随葬了许多女性随葬物用品,也侧证了这一点。

枣树林里的明代古墓 盗墓贼太没良心(明墓被盗)
枣树林里发现的古墓被盗墓贼破坏严重。在山西太原小店区的岗头村,考古专家从当地老乡口中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村头有王墓。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哪个王的墓,考古队选定了村头的一片枣树林,用专业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对地下进行全方位勘探,果然找到三座明代古墓,抢救性发掘随即展开。进入墓室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0:49:180000考古人物:孟原召:乐在水下做考古 厚积薄发行致远
#在头条看见彼此#“几十箱考古专业书在屋中间放着呢,只有两边靠墙的通道才能走。”孟原召边说边带着记者走进办公室,眼前出现的书山还是让人为之一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56:1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武威汉墓
西汉晚期至东汉的墓葬。发现于甘肃省武威县城郊磨嘴子、旱滩坡等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多次进行清理、发掘。据墓中出土的铭旌可知,今武威即汉代武威郡首邑姑臧县故地。武威汉墓的发掘,对汉代开发河西四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2:150001一盗墓者妻子的讲述:丈夫白天还帮人家办丧事,晚上合伙盗墓死了
我的丈夫盗墓时摔死了本文作者倪方六这是我在野外调查时,一个山西盗墓者妻子讲述的故事。她姓董,丈夫姓周,她的丈夫盗墓与人合伙盗墓时,摔死了。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但令人沉思……我丈夫已走了7年,走时40多岁。白天还在老家帮人家办丧事,结果晚上与人一起出去盗墓,出事了。出事在2014年12月24日晚上,刚好是平安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5: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