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现中国迄今最大楚墓,与秦陵有一比,推断墓主是楚王
神秘的熊家冢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湖北是楚地,楚墓多,现在尚存的楚国大墓中,有一座墓十分神秘,盗墓者一直视之为肥肉,多次盗而未遂。
这座神秘的楚国大墓,就是熊家冢。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是聊聊这座大墓。

熊家冢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西北40公里的川店镇张场村三组,与荆门、宜昌的当阳两市交界处。既然推测是楚王墓,为什么又叫熊家冢?
据《江陵地名志》,“熊家冢,因埋葬熊姓祖先而得名。”但这只是后人的说法,并不一定正确的,就像湖南长沙马王堆一样,考古发掘后才知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和他的妻、子墓地,而非“马王”。

实际上,这里的“熊姓祖先”是明朝熊姓家族先辈,这里确有熊家墓葬。
从大墓东侧发掘的明朝墓中,出土的砖刻地券上有“熊显太”、“熊连”。而楚王是有熊氏,以“芈”为姓,后来姓氏合一,也能说姓“熊”,这种巧合很有意思。

熊家冢如何发现的?建水库时挖出来的。
1979年,荆州组织修建漳河水库干渠时,熊家冢封土巨大,村民就从那里大量取士。有一天,突然挖出了一只马脚骨头,接着还有马车……这一发现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当地考古工作部门的注意。
考古清理后发现,这里是一个小型车马坑,发现马脚和马车的地方,是车马坑的西南角。
车马坑出土了一架马车,和两匹马的骨头。
就这样,熊家冢墓地被发现了。
熊家冢被发现后,便让盗墓者盯上了,以前不时有盗墓者的身影出现。

为了弄清楚熊家冢情况,更好地保护大墓,在2001年以前,荆州博物馆已对熊家冢墓地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勘探,至今仍在发掘中。
初步探明其由主冢、陪冢、车马坑、排葬坑和壕沟5部分组成。
主冢长宽都达到了67米,规模为已发现楚墓之最,比荆门发现的包山楚墓要大一倍。
主冢在墓地中心,偏北。深探发现有斜坡墓道,椁室呈“甲”字形。
前面有56座排葬坑,分四列,呈南北向,排列均匀有序。每列14座。
整个墓地占地近8万平方米。

主冢地下部分也勘测出来,墓道长约10余米、宽5米。
墓坑深探发现,可能有十五级台阶。据考古报告,以此失算,椁室面积在440平方米左右。
面积和规格都是迄今中国考古发现东周、春秋、战国这段时期内帝王棺椁中最大的。
最后形成的考古结论是这样写的:“迄今为止我国已发掘楚墓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一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
熊家冢是长江流域已发现楚墓中最大的,与秦陵有一比,堪称南方的秦陵,但下葬时间比秦陵早200多年。

而在不少方面,甚至超过秦陵,如前面发现有百人列队殉葬,这是秦陵没有的。主冢北有战车阵为护卫,南有近两百个祭祀坑,秦陵的气概不过如此。
那么,墓主会是谁?在未正式发掘主墓前还是谜,推断是楚王!
这一结论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据考古出土发现作出的判断。
主冢西侧发现一座长132.4米的车马坑,楚国车马坑全国只发现14座,这处是最长的战国车马坑,发掘出80辆战车,300多匹马。

这些马匹全部是被杀后摆放在里面的,应该是为了葬姿一致。这些马整齐地排成两列,马头全部向西。
其中有三辆马车是六匹马驾的车,车上不仅有车厢,还有华盖(伞)。这一发现,为破译熊家冢墓主的身份,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仪礼·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驾三,士二,庶一。”现在熊家冢车马坑发现了六驾马车,肯定在诸侯之上,那就是楚王了。

熊家冢已发现120座殉葬坑,这也是判断墓主身份的重要信息。
先秦殉葬是有严重制度的。据《墨子·节葬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现已发现的陪葬坑已远远超“将军大夫”级别,敢与天子一样的,只能是楚王。
而这些本应该是周王的葬制,僭礼越制的只能楚王敢,在楚国境内,其他人不可能,也不敢。

熊家冢的车马坑和陪葬墓已组织力量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1500多平方米,出土精美玉器1000多件,还有车辆和马骨等。
但主冢一直没有抢救性发掘,这是好事。不过,盗墓者也一直惦记着——保护不能放松!
目前,这一带已建成了熊家冢遗址博物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考古勘探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之中。


帝舜传位之谜: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古书说“禹逼舜”
关于帝舜传位大禹,儒家笔下的是帝舜择贤选能,最终选择了万民拥戴的大禹,即帝舜禅位于大禹。与儒家主张的禅让制不同,法家《韩非子》认为大禹发动政变,主动抢班夺权,所谓“舜逼尧,禹逼舜”。韩非子的记载,符合了自私的人性,却变得不那么美好。问题在于:帝舜传位大禹,到底禅让,还是“禹逼舜”抢班夺权呢?山西陶寺遗址考古发现反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谜团。陶寺遗址:帝舜之都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3:520000日享一书ZZh01《海岱考古与早期文明》——殷墟之前的齐鲁大地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地区,在地理上以渤海、黄海、泰山(岱)及黄河下游(故道)为显著标志,主要包括鲁中南山地丘陵、胶东低山丘陵区及其周旁的诸河冲积平原,并涉及苏北、皖北及辽东半岛南部区域,学术界称为海岱文化区。这里是新石器师弟啊和青铜时代初期独立发展的中国史前六大文化区之一。经过七八十年的工作,基本构建起距今9000至3500年前后,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文化谱系。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2:37:450000三星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祭山图”玉边璋
祭山图”玉边璋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个遗址中,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遗物,其中尤以“祭山图”玉边璋著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玉器的杰作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7:360001巨嵴彩虹龙:河北小型食肉恐龙(长0.5米/距今1.6亿年前)
在整个恐龙时代,有着许多类似鸟类的恐龙,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已出土了疑似鸟类祖先的恐龙,比如前面介绍的羽龙、北票颌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巨嵴彩虹龙等。巨嵴彩虹龙体长仅0.5米,有一对翅膀,生活于1.6亿年前中国,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巨嵴彩虹龙基本资料巨嵴彩虹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0.5米,与始祖鸟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98位,生活在距今1.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28: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