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买只麻袋,晚上就去盗河南博物馆差点被捉,再盗得手了
河南博物馆被盗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盗博物馆——这是绝不可以有的念头。
但在梦想快速“发家致富”的1990年代前后,全国还真的发生了不少博物馆被盗案。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说了屈原纪念馆9件文物被盗的事(见《觉得盗墓累人还要本钱,拉好友直接盗博物馆,惊动公安部》、《盗贼破窗爬入湖北屈原纪念馆,撬开展柜盗走9件重要文物》诸文),这伙盗贼胆子很大,也十分狡猾,但最后还是让警方逮到了。

逮到一审,又牵出大案。
案犯栗某、李某他们不只盗过屈原纪念馆、张飞庙,竟然还盗过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馆(后易名“河南博物院”)。
这,还了得!
李某交代,卖了从屈原纪念馆盗出青铜器后,得了一笔钱,也想以后老实过日子,盗窃那可是玩命的事情。李某用赃款买了一辆大板车拉货,想靠此养家糊口。
但拉货不容易,活儿不多,没什么业务,挣不了几个钱。李某转而想买了一辆三轮摩托,但李某手头此时也没有钱了,能借的也不够数,一辆摩托车当年至少要3000块。
李某想到同伙栗某。

栗某说没有钱,但给前来借钱的李某出了主意,干脆再干一次。李某没有其他弄钱的办法,就同意了。
江湖上规矩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而老在附近做事也容易露出马脚,而且屈原纪念馆盗案,警方正在查着呢。
栗某建议走远点干。去哪儿呢?栗某想到了很多人靠盗墓、贩卖文物发财的河南、陕西。他们先瞄上了河南。
河南更好,那里盗墓厉害,文物市场也好,博物馆藏品多还值钱。
李某交代,栗某是这样对他说的:“河南古董生意好做,古文物到处是,开封、洛阳、安阳……到处都是古代帝王将相的老窝,弄点不会费什么劲儿。”

这次不是两人干,地方大要人手,栗某叫来了他的表哥杨某做个帮手。
俗话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但三人行窃正好:一人行窃,一人望风,一人接应。
出主意的不出钱,没主意的出本钱,李某先付去河南的路费。
河南博物馆现在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文博界“三大院”之一,也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主导始建,原来在开封市,1961年迁至省会郑州的人民路11号。

这是老馆。网友现在看到的是新馆,于1998年落成开放,同时易名“河南博物院”,成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河南与陕西一样,确实都是文物大省,博物馆的藏品随便拿几件出来都是国宝,官方说法,“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
其实,如果不是让蒋介石转运一部分精华到台湾,河南博物院的国宝会更多,那些国宝现藏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对河南博物馆藏品运台一事,我在《民国盗墓史·秘笈卷》相关章节中有提及,还特地写镇宝之宝“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此墓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当地农民在自家菜地打井时发现的(详见《民国盗墓史·内幕卷》),后由巡防新郑的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组织人手发掘出土。
河南博物馆有历史,藏品档次高,不然1998年迁址时也不可能由“馆”升格为“院”,院就是国家级了。
盗贼的胆子确实很大,严重目无法纪,这么重要的博物馆都敢来撬!

老办法,和盗屈原纪念馆一样先踩点,这是窃贼行窃规矩。踩点时,他们在青铜器展柜前转了半天了,对一件西周青铜壶特别有兴趣。
栗某几次盗窍、倒卖文物也成专家了,他告诉李某,这东西非常值钱!
他们之前盗过屈原纪念馆的3只编钟,看到河南博物馆有编钟,也来了兴趣。
为什么文物市场青睐编钟?这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曾侯乙编钟有关。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成套、完整的编钟,由65只编钟组成,被称为“稀世珍宝”,国内外媒体宣传很多。所以那时在文物市场上,只要出现这玩意,卖价就高。

盗贼做事从来不会拖泥带水,看中就下手。
次日上午,他们花几块钱买了一只麻袋。买这干么?盗贼喜欢用麻袋(或是其他口袋),除了装运赃物方便外,还有一个隐秘的应急作用,就是万一被发现了,可以将对方用户麻袋套住,方便逃脱。
当晚,三人就一起来到了河南博物馆。但这次差点栽了,因为门卫警惕性高,差点让逮着。
更是因为他们太猖狂,直接从正面上来,撬大门!

他们撬门时弄出了声响,一声“不好,抓贼”,把他们吓得半死。毕竟是省博,安保工作还是很严的。叫喊的门卫冲上来,他们见是一个老头,放心了。李某将他放倒,三人乘机走脱,迅速逃离郑州。
往哪跑?西安!
他们还想盗。陕西哪家博物馆都有价值连城藏品,公开数据,仅陕西历史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便有170多万件,当然展出的没有那么多,都放在库房里。

但到陕西省博一看,这里不好下手,安保比河南省博严,看守严密。从大门到展厅都有很多保安,还有流动巡逻的,就是能溜进去撬开,出来也不容易跑掉。
主谋栗某提议,再杀回郑州,夜里值班的门卫年纪大,好对付。
虽然有上次被盗未遂事件,但河南省博似乎没有警觉起来,这让盗贼有了再得手机会。
吸取教训,这次他们不走正门撬锁,而是改从隐蔽性较好的侧面动手。果然,没费什么事情就撬开了展厅的窗户,将踩点时看好的青铜方壶给盗了出来。

其时是凌晨两三点,真是人不知鬼不觉!
得手后,他们赶紧离开小旅社。估计天亮后博物馆报案,警方会迅速介入,在路上设堵盘查过境人员,他们不乘火车,也不坐客车,而是在郑州火车站那里租了一辆小轿车逃离。中途又改租面包车,顺利离开河南地盘。
他们没有回湖北老家,而是就近去了山东菏泽,把赃物放在那里的“师傅”家,谎称是路上花一万块买的。

等事情消停后,他们通过贩苹果的方式,把青铜方壶包好放在苹果下面,运回了湖北监利。山东苹果多,贩苹果也没有人怀疑。
车呢?在山东就地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花了3400块。这车正是李某想要的,算他的,后来分赃款李某得1万2块,实拿8600块。
这青铜壶可是极贵重古物,但仅卖了4万块,广州买家亲自到监利看货。这是栗某告诉李某的卖价,也不知是否有隐瞒,但广州听说买家后以50万转手了。
最后要交代一下,主犯栗某后被湖北高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大山顶部发现古墓群,专家挖掘一年多后,墓主人身份才揭秘
提起金缕玉衣估计各位并不陌生,金缕玉衣是汉代十分高规格的葬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唯有身份高贵者才能够穿戴。一件金缕玉衣要用数千只玉片和大量的金线才能够支撑,非王侯贵胄没有使用的资格,比如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就曾发掘出了两套金缕玉衣。而在大云山汉墓之中同样发掘出了数件金缕玉衣,那么问题来了,能够发掘出金缕玉衣,说明墓中埋葬之人必然是非富即贵,大云山汉墓之中埋葬的到底是什么人,是汉朝的哪位贵族呢?我要新鲜事2023-04-26 20:16:460003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在山西夏县结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履行“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神圣使命,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于2022年8月至12月,在山西夏县承办2022年田野考古训练班,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共培养学员17名。结业仪式合影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40:22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29:140000土遗址的活化利用:陕西秦汉新城遗址的一次尝试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辖区古遗迹星罗棋布,总范围302平方公里内涉及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按照残存材料分类,这些遗产绝大多数属于土遗址类型,可读性弱、观赏性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2:490000夏商青铜作坊: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会有“活人祭剑”传说
春秋铸剑名师干将,曾为楚王铸造“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名噪一时。吴王阖闾听闻之后,也请他铸造绝世宝剑。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31: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