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半夜炸刘邦长陵陪葬墓,警察设伏,一下子抓到6人
谁盗了刘邦的陪葬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说说汉高祖刘邦的陪葬墓。
我在前在聊过这话题(见《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现存70多座,每座都有好几个盗洞》一文),刘邦的陪葬墓在咸阳渭城区正阳乡的杨家湾一带,当年这里有100多座大坟头,是盗墓者最活跃最喜欢光顾的地方。
陪葬墓上的盗洞都是谁挖的?绝大部分是古代盗墓者留下的,但也有现代盗墓者。

20年前,就曾有盗墓者挖掘长陵陪葬墓。
事发1998年8月。
这一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关中则是奇热,天大旱。正阳乡后排村一位魏姓农民,一大早到承包的玉米地,打算乘清早凉爽,把地松一下。其时玉米已长有一人多高,到地里刚动锄没几下,抬头向前望,发现前面一片玉地空了。走到跟前看看玉米被毁了,好好的一片玉米东倒西歪。

这位农民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多会,邻居跑过来说,他家那块地被炸了——有人盗墓!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盗墓现场。这片田地离刘邦的长陵不远,是一片平整的土地,一般人也不知道下面会有墓。
盗墓者不盗长陵,而是盗附近的陪葬墓,显得很精明;选择在玉米长到一人多高的时候作案,表明很有经验,盗墓时容易隐蔽,一般人发现不了。
选择在夏秋庄稼长起来后动手,不只是现代盗墓者的做法,古代盗墓者也这么干的。有的盗墓团伙为掩人耳目,放长线,租下有古墓的地方,搭上棚子,有意种玉米这类高杆作业。

刘邦长陵所在是一块风水宝地,南与当年的未央宫隔河相望,泾渭二水横穿陵区。当地人都传,刘邦死后是“头枕九义山,脚蹬渭水河”。
刘邦下葬后,陵周边又出现了很多陪葬墓。这些墓都有丰厚的随葬品,可以说是这里是“地下博物馆”。拿起锄头随便往下刨几下,就可能刨出个古懂。刘邦皇后吕雉的玉印,就是在小学生在地里捡到。
所以,在1980年代后文物市场兴起后,这里经常有盗墓者、寻宝人、文物贩子光顾。

警方现场勘测发现,这里不只一个,地上已被炸出好几个目测有一两丈约1米大洞,实测深约5米多。炸洞使用的是普通爆炸装置。从现场泥土来看,半夜作案,刚炸不久。根据鞋印分析,来到现场有3个以上成年男性,是团伙作案。
这伙盗墓者很狡猾,现场没有落下一点东西。根据脚印,判断穿的是布底鞋。当地人大都穿这种鞋,顺着此线索排查困难。警方最后讨论决定,采取守株待兔办法,等这伙人入网。因为洞已炸了,还没有来得及继续下挖,没得手,这伙人不会甘心的。

警方在玉米地暗中设伏,蹲点守候。对外不声张,装着不知道有人盗墓。
说到这里,有网友可能会问,半夜炸时没有响声么?有,但不大,使用的都是膨胀炸药,事先用探铲打出要炸的孔洞,在一米深地下起爆。
警察一下“待兔”半个月,盗墓者也没有再来。此时正是大热天,便衣白天黑夜都埋伏在玉米地,蚊叮虫咬的,很不容易。但警方知道,在觉得一切平静后,盗墓者应该出现的。

果然,近一个月后,在国庆节前一天夜里,盗墓现场出现了几个可疑人影。很快,他们利索地钻下洞,重新挖了进来。
选择这个时间再来,盗墓者估计警方放假的,就是不放假也顾不上这地方。更想不到,在这黑灯瞎火半夜还有埋伏警察。
这再一次说明,这伙盗墓者很有经验。逢年过节,人们大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会放松警惕性。再者,节假日往往动静大,如过年时会放鞭炮、燃焰火,可以掩盖爆炸声。

就在盗墓者没有进入盗坑后,埋伏的警察亮起了手电筒,盗墓者只好乖乖地爬了上来, 一数共有6个人。
被抓后,警察特意问他们是怎么知道下面有古墓的。原来他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同学”,掌握一定的文物方面的知识。
作案前,他们有意搜集了不少地方史志,看了不少有关长陵的文物、考古资料,推定这一带会有刘邦嫔妃的陪葬墓,里面肯定有不少值钱的随葬品,于是结成团伙盗墓。

这伙人分工很明确,装炸药的、引爆的、挖坑的都有专人负责。因为被农民及时发现了,未能得手。如果晚发现,再给他们一夜时间,就能挖到墓室取宝了。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谁也没有想到,长陵陪葬墓出土文物,竟然在市场上出现了,可这伙盗墓者咬定没有得手,交代很清楚。
这怎么回事情?我在下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会再聊。
(注,部分图源网络,配图与本文无涉)
鸟骨龙:奥地利中型恐龙(长4.5米/诞生于8000万年前)
鸟骨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诞生于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中小型恐龙的一种,它成年之后的平均体长可以达到4.5米,被认为是杂食性恐龙之一,可能吃一些果实或者昆虫等,第一批化石是在奥地利发现的。鸟骨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11:530001巴基龙:亚洲超巨型恐龙(长25米/仅出土4块尾椎)
巴基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25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巴基龙化石是在巴基斯坦发现的,其中仅仅只包含了四块尾椎化石。巴基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43:240000讲座:宫本一夫: “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
本文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所主办的“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座课程——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的讲座纪要。本次讲座由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座教授宫本一夫先生主讲,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21:320000金山龙:云南大型食草恐龙(长7.5米/距今1.98亿年前)
目前人类已挖掘出700多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但真正被大众所知的,估计只有像世界十大恐龙之最中的恐龙了。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金山龙,它出土于中国云南,一起去认识看看。金山龙基本资料体型:金山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5米,高2米,比锦州龙、西部龙稍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3位,生活在距今2亿年-1.98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3:09:420000奇异滤齿龙:罕见的滤食性爬行动物(长有锤子状嘴巴)
奇异滤齿龙是一种史前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时期,由于牙齿和嘴巴的造型非常像是一把梳子,极为奇葩,所以人们称它为梳子头海怪,据说是在2014年中国的西南腹地中发现的,很可能是海生爬行类中极为罕见的滤食类动物。奇异滤齿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11: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