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半夜炸刘邦长陵陪葬墓,警察设伏,一下子抓到6人
谁盗了刘邦的陪葬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说说汉高祖刘邦的陪葬墓。
我在前在聊过这话题(见《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现存70多座,每座都有好几个盗洞》一文),刘邦的陪葬墓在咸阳渭城区正阳乡的杨家湾一带,当年这里有100多座大坟头,是盗墓者最活跃最喜欢光顾的地方。
陪葬墓上的盗洞都是谁挖的?绝大部分是古代盗墓者留下的,但也有现代盗墓者。

20年前,就曾有盗墓者挖掘长陵陪葬墓。
事发1998年8月。
这一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关中则是奇热,天大旱。正阳乡后排村一位魏姓农民,一大早到承包的玉米地,打算乘清早凉爽,把地松一下。其时玉米已长有一人多高,到地里刚动锄没几下,抬头向前望,发现前面一片玉地空了。走到跟前看看玉米被毁了,好好的一片玉米东倒西歪。

这位农民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多会,邻居跑过来说,他家那块地被炸了——有人盗墓!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盗墓现场。这片田地离刘邦的长陵不远,是一片平整的土地,一般人也不知道下面会有墓。
盗墓者不盗长陵,而是盗附近的陪葬墓,显得很精明;选择在玉米长到一人多高的时候作案,表明很有经验,盗墓时容易隐蔽,一般人发现不了。
选择在夏秋庄稼长起来后动手,不只是现代盗墓者的做法,古代盗墓者也这么干的。有的盗墓团伙为掩人耳目,放长线,租下有古墓的地方,搭上棚子,有意种玉米这类高杆作业。

刘邦长陵所在是一块风水宝地,南与当年的未央宫隔河相望,泾渭二水横穿陵区。当地人都传,刘邦死后是“头枕九义山,脚蹬渭水河”。
刘邦下葬后,陵周边又出现了很多陪葬墓。这些墓都有丰厚的随葬品,可以说是这里是“地下博物馆”。拿起锄头随便往下刨几下,就可能刨出个古懂。刘邦皇后吕雉的玉印,就是在小学生在地里捡到。
所以,在1980年代后文物市场兴起后,这里经常有盗墓者、寻宝人、文物贩子光顾。

警方现场勘测发现,这里不只一个,地上已被炸出好几个目测有一两丈约1米大洞,实测深约5米多。炸洞使用的是普通爆炸装置。从现场泥土来看,半夜作案,刚炸不久。根据鞋印分析,来到现场有3个以上成年男性,是团伙作案。
这伙盗墓者很狡猾,现场没有落下一点东西。根据脚印,判断穿的是布底鞋。当地人大都穿这种鞋,顺着此线索排查困难。警方最后讨论决定,采取守株待兔办法,等这伙人入网。因为洞已炸了,还没有来得及继续下挖,没得手,这伙人不会甘心的。

警方在玉米地暗中设伏,蹲点守候。对外不声张,装着不知道有人盗墓。
说到这里,有网友可能会问,半夜炸时没有响声么?有,但不大,使用的都是膨胀炸药,事先用探铲打出要炸的孔洞,在一米深地下起爆。
警察一下“待兔”半个月,盗墓者也没有再来。此时正是大热天,便衣白天黑夜都埋伏在玉米地,蚊叮虫咬的,很不容易。但警方知道,在觉得一切平静后,盗墓者应该出现的。

果然,近一个月后,在国庆节前一天夜里,盗墓现场出现了几个可疑人影。很快,他们利索地钻下洞,重新挖了进来。
选择这个时间再来,盗墓者估计警方放假的,就是不放假也顾不上这地方。更想不到,在这黑灯瞎火半夜还有埋伏警察。
这再一次说明,这伙盗墓者很有经验。逢年过节,人们大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会放松警惕性。再者,节假日往往动静大,如过年时会放鞭炮、燃焰火,可以掩盖爆炸声。

就在盗墓者没有进入盗坑后,埋伏的警察亮起了手电筒,盗墓者只好乖乖地爬了上来, 一数共有6个人。
被抓后,警察特意问他们是怎么知道下面有古墓的。原来他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同学”,掌握一定的文物方面的知识。
作案前,他们有意搜集了不少地方史志,看了不少有关长陵的文物、考古资料,推定这一带会有刘邦嫔妃的陪葬墓,里面肯定有不少值钱的随葬品,于是结成团伙盗墓。

这伙人分工很明确,装炸药的、引爆的、挖坑的都有专人负责。因为被农民及时发现了,未能得手。如果晚发现,再给他们一夜时间,就能挖到墓室取宝了。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谁也没有想到,长陵陪葬墓出土文物,竟然在市场上出现了,可这伙盗墓者咬定没有得手,交代很清楚。
这怎么回事情?我在下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会再聊。
(注,部分图源网络,配图与本文无涉)
讲座:朱岩石:北朝都城考古学研究
本文为2022年10月21日15时,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汉唐考古名家讲座第一季第三讲——北朝都城考古学研究”讲座纪要,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本场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岩石研究员主讲,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煜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霍巍、齐东方教授作为与谈人参加讲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6:100000无鼻角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6800万年前)
在恐龙时代的北美洲,这里曾出现过很多大型恐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恐龙之王霸王龙。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今天将为大家介绍的是无鼻角龙,它出土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无鼻角龙基本资料无鼻角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6米,与道罗齿龙、南方猎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12位,生活在距今7200万-68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无鼻角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56:210000河南出现西汉古墓 里面埋葬的都是精品(精品文物)
墓穴里埋葬的是西汉时期的皇室。河南作为平原地区,是我国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在这里自然是有着很强的文化历史底蕴,在过去的这些年,我国考古队是发现了不少的古墓。比如在1992年,当时有一个河南地区的采石场正在进行爆破的时候,一下子炸出来一个黝黑的洞穴,采石场的老板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够报告给了一些当地部门,最后是被当地的博物馆给接手,这有可能是一个古墓。西汉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3:07:410001宋理宗头盖骨被做成酒杯,南宋帝陵为何下场这么惨?考古揭开谜团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一点有关“宋理宗的头盖骨被做成酒杯”的说法,因为过于骇人听闻,我只把这当成野史逸闻来看,后来看了些宋史、两宋皇陵方面的介绍,再结合这块“理宗顶骨碑”的碑文,我想,这事儿八成就是真的!理宗顶骨碑,青石制,高287厘米,宽134厘米,厚30厘米,圆弧顶,额题“大明敕葬宋理宗顶骨之碑”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0:28:140000“夏之兴也以涂山”的禹会考古遗址 为何进入不了夏王朝时期
夏文化一直是我国历史和考古研究中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整个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研究中至为关键的学术问题。至今为止,关于夏文化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分歧,包括田野考古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文物局于2020年启动了“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2024),其中二里头考古遗址和禹会考古遗址成为重点研究对象。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8:38: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