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从中国三四千前古字中释读出“霾”字,似一吃人怪兽
甲骨文的雾霾记录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刚入冬不久,成为现代人最大健康杀手之一的雾霾,再次袭击全国多地。以前是北方多霾,现在南方也严重了。这两天南京的天气便很糟糕,雾霾四起,晚上月亮透过混浊、肮脏的大气,看起来不是金黄色,而是陈旧的枯黄色。

到网上一查,江苏大部分地区都有雾,南京、常州、无锡、淮安、丰县等地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受大雾影响,江苏六座跨江大桥封闭;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有77个航班延误,16个航班取消。其他周边省市也出了现严重雾霾,情况同样不乐观。
雾大霾重,这个糟糕的气候。
可能有网友以为,雾霾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其实不然,古代同样有雾霾天气。
“雾霾”一词,最晚在公元5世纪前后的中国史书上,便已出现。北魏人崔鸿撰《十六国春秋》(已迭大半)上,出现“雾霾”一说,书中的 《前凉录》记载,当时在今甘肃武威这个地方发生一起以女为妻的乱伦事件。乱伦者被处死后当月,“是月沉阴昏, 雾霾四塞。”


这里的“雾霾”与现代的含义不一样,古人将雾霾视为“妖气”,出现霾天是不祥之兆。可见,古人早知雾霾不是好东西。
“雾霾”一词出现不晚,但真正为现代人熟悉,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即使在10年前陆续完成出版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载公元2000年以前古今中国气象灾害)中,都无“雾霾”专节专词。

其实,“雾”与“霾”虽然产生的气象条件差不多,但性质完全不同:雾无害而霾有害。现代气象学上对雾霾已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划分:含水量达 90%称“雾”,低于80% 称“霾”;介于之间的,才是“雾霾”。
古代中国人对“霾”的划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水分少的称为“干霾”或“旱霾”、“风霾”;水份多的称为“湿霾”或“雨霾”。

“霾”这个字相当古老,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距今三四千年的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霾”字。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是最早释读出此字的专家之一。
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一期《合集》13467版和一期前7113版上,都发现了“霾”字。


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考释》认为,此字形雨字头下有一兽形如猫,是“霾”字是毫无疑问的。郭沫若的观点得到古字文圈的认可,著名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即称“郭说可从”。
但甲骨文“霾”字下部更像吃人的怪兽,而不是温顺的猫。
在已出土甲骨卜辞中,少说已发现有十几个“霾”字,可见霾这种天气现象在上古时代时已出现,并不鲜见。

甲骨卜辞多以天气现象来占卜吉凶,霾天一度出现较多——
《合集》 13465版:“己酉卜,争贞:风隹 有霾?”
《合集》 13466版:“癸卯卜……王占曰: 其……霾?甲辰……”
《合集》13467版:“贞: 兹雨隹霾?贞:兹雨不隹霾?明言有雨,何得有霾?”
《合集》 13468(“贞:翌丁卯酒,丁霾?”
《合集》13469版:“……隹霾,有作(祸)?”“
《通纂》419版:“甲申卜,争贞:霾其有祸?贞:霾 亡祸?”

卜辞中的“贞”,就是商代时负责占卜的人,类似今天的气象预报工程师。贞人将占得的吉凶信息报告给商王,作为商王决策和执行的依据。如果出现霾天,往往作为一种祸端来断析。可见,霾天在上古人眼里就是“坏天气”。
如,“贞:兹雨隹霾;贞:兹雨不隹霾。明言有雨,何得有霾?”,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负责占卜的贞人问,这雨天会出现雾霾吗?这雨天不会出现会雾霾吗?既然第二天说下雨,又怎么会有霾呢?

从卜辞中发现“霾”字,又有“霾天”记录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关注和石窟雾霾天的国家。
当然,古其时的霾与现代的霾,在内容和危险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现代的霾很可怕,更像能吃人的怪兽。
武则天墓有多少陪葬品 至少500吨顶级宝物(无人敢挖)
导语:中国古代皇帝喜欢在入土之后住在精心设计的地宫当中,让自己百年之后也可以享受财富。近些年来因为强大的经济利益驱使很多陵墓都被盗了,但是武则天墓却安然无恙,进入中国无法挖的三大墓行列。那么其中又有多少陪葬品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武则天墓有多少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52:040000林沄:说“貊”
古籍中的族名“貊”,也写作“貉”。东汉郑玄注《周礼·肆师》“祭表貉”说:“貉读为十百之百”,可见貊和貉本是同音字。但貉字的读音分化颇甚,所以本文取貊字作为该族的正式称谓。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9:500000从长期生活中,中国古人总结出一种最佳睡姿,最忌讳“挺尸”睡
睡觉时身体倾向哪侧?本文作者倪方六夜里赶稿子,睡眠不好。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聊聊古人的睡觉问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谈了古人晚上的休息时间(见《中国古人长期执行最佳“上床”时间,现代研究发现此“睡律”科学》一文),认为“晚睡伤身”。为了保证睡眠质量,睡个好觉,古人对睡姿也进行了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5:300000煤矿工人带头盗墓,租房掩护挖盗洞,非常专业,洞内铺设运土轨道
煤矿工人改行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有人说,盗墓如同挖煤,从原理上讲不无相似之处。有意思的是,在盗墓案件中,真有煤矿工人改行盗墓的,盗洞挖的非常专业。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这起少见的盗墓案件。事发湖北襄阳,被盗的是襄阳高新区内余岗乡团山镇陆寨村(原为襄樊市余岗乡团山镇陆寨村)附近的一座东周古墓,因地名叫陆寨,故称此墓为“陆寨墓”,墓主是谁不清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9:240000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宋辽金元(二)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13: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