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史:百年国博考古回顾(一)1921-1949
#头条创作挑战赛#1921年,钜鹿古城的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稳步发展,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设立专门机构。2018年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重塑工作格局,优化组织机构,在原综合考古部基础之上成立考古院,明确主要工作任务是服务国家和国博事业发展全局,在巩固做好内地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工作重点逐渐向西北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倾斜,重点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与变迁的代表性物证。百年来,国博考古开拓进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考古调查、发掘项目;积极配合国家重大工程;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课题,业已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0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次年,派员前往直隶省钜鹿县(今河北省巨鹿县)发掘宋代古城,国家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肇始于此。百年来,国博考古跟随时代脉动,勇于自我调整,取得丰硕成果。

一 1921-1949年
宋大观二年(1108年),黄河决口,洪水裹挟的泥沙在短时间淹没了钜鹿故城。1918年前后,直隶省钜鹿县有人掘得数十件宋代瓷器,很快被古董商高价收购。此后,钜鹿盗挖文物之风渐起。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京畿之地多饥民,而该地仰仗售卖宋代文物,居然“顿呈繁庶之象焉”。
当时的国立历史博物馆虽宣告成立,但可供展陈的文物种类并不丰富。如此背景下,搜集文物成为要务。钜鹿频繁出土的宋代文物自然成为征集工作的潜在对象。





1921年7月,国立历史博物馆委派裘善元等人前往钜鹿,“为一精密之调查”,发现“则前此出土之物,业已售卖一空”。遂与当地官绅商讨,决定选择故城三明寺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发掘三明寺故址的原因有二:其一,先前已见出土三明寺碑刻,对其有所了解,进一步发掘三明寺,可以“藉考宋代庙宇之建筑,以资研究”;其二,该寺故址处在农会公地范围中,便于协调。后未如愿找到三明寺庙宇建筑,而是清理出宋代王、董二姓之旧宅,获“瓷、陶杂器二百余件”,陈列于“国立历史博物馆”。
钜鹿宋城的发掘,本意虽是征集文物,但后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工作计划,带有了明确的学术目标。据其后刊布的发掘纪略,现场“厥土分三层,最上层为地面之浮土,中层为褐色土,最下层为黑焦土”,已引入朴素的地层概念。对所获遗物登记造册,并予整理刊布,形成了发掘报告。其成果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显然,钜鹿宋城的发掘工作已非简单的寻宝活动,而应归入主动考古发掘之范畴。此次发掘开中国历史时期考古之先声,国博考古由此发端。
此后数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又委派裘善元等人前往河南信阳王坟洼、擂鼓台,以及湖北枝江等地发掘汉代墓葬;还派员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并在京、冀、豫、晋、陕等地多次开展田野考古调查活动,成为我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机构之一。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年第8期,田伟、庄丽娜、游富祥、戴向明执笔。)


中国真实穿越时空的人是谁?古人采药误穿越(实为小说)
导语:近些年来有关穿越的影视剧都层出不穷,很多人看了之后不禁想问穿越时空是真的吗?虽然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切,但是有很多人都是相当相信的,在中国历史记载也有一位穿越的人,下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中国真实穿越时空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07:570000“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诗词里隐藏一秘密,古代女生都懂
编结,古代女生的闺房一绝本文作者倪方六做花笺、剪纸,都是闺房巧艺,但闺房巧艺远不只这两种,如刺绣、编织、编结也是闺房活儿。刺绣、编织现在尚有不少女性在学,会编结的现代女性则越来越少了,这在古代则是女生必会,闺房一绝。(古代仕女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47:230000这座帝王陵反盗墓相当成功,日本人挖三个月,都没能找到地宫在哪
日本人挖三个月未找到辽祖陵地宫上篇《日本最想盗的中国帝王陵》一文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兴趣。这篇把网友关心的问题交代一下:日本人盗辽祖陵得手了吗?图:辽祖陵遗址附近的石棚,传是辽太祖下葬时的停尸房图:辽祖陵遗址附近的石棚,传是辽太祖下葬时的停尸房图:辽祖陵遗址所在山貌形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03:400000【考古词条】 旧石器时代 · 下草湾人
▲下草湾位置图位于双沟镇东南8公里处的下草湾引河东岸,是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采集到的下草湾人胫骨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教授在下草湾考察时,采集到一段长15.27厘米的骨化石。经研究确定为人的股骨化石,是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距今约4-5万年,属晚期智能人,被命名为“下草湾新人”,考古界称为下草湾文化。▲胫骨各方位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8:59:220000中国“度量衡”起源:考古发现更早证据 史记又一次被推翻
度量衡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容积、重量等。在中国历史中,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被认为是一大功绩,然而,最新的考古发现却表明,度量衡在中国的历史要比史记所记载的更早。一、甘肃考古发现更早证据我要新鲜事2023-10-01 18:50: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