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名作者怎么推销自己作品?西晋畅销书作家左思这么干的,很成功
古代的名人效应和行为艺术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了古代炒作现象(见《炒作并非现代创意,吕不韦使用一种手段,成功推广了《吕氏春秋》一文),其实古代比现代人会炒作,现代不少包装和营销手段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比如现代人喜欢使用的“名人效应”。
仍以文化产业来说,拉名人是常规包装自己的手段。著名的《三都赋》就是这样,当初借用名人的影响力,成功炒作出来。

《三都赋》,是西晋畅销书作家左思的代表作,分别是《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三篇。左思在着手创作前,受到了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之启发,才决定写《三都赋》的,创作前后整整花了十年时间。
左思当时并没有名气,所以《三都赋》写好后也不为文坛所注意。当时著名的文化学者陆机甚至取笑左思,陆机不相信没名没色的左思能写出好作品,打算亲撰《三都赋》。

但是左思并不甘心,怎么办?他于是找到了当时当红作家、《博物志》的作者张华。
左思向张华讲述了《三都赋》的写作经过,张华深受感动。细阅之后,也不知道是出于同情,还是真的觉得《三都赋》写得不错,将《三都赋》推荐给比自己名气更大、更有话语权的文人、医学家皇甫谧。
皇甫谧看罢《三都赋》,给予了评价很高,十分赏识左思,亲自为此书作序。在皇甫谧的支持、操作下,当时朝廷的著作郎张载、中书郎刘逵等也分别给《三都赋》作注。

就这样,借张华、皇甫谧等一班文化名人的影响力,《三都赋》名声大振,迅速走红,为时洛阳人青睐,成为当时最佳畅销书,时人竞相传抄。
一时间,洛阳城内纸张价格大涨,由原来的每刀千文涨致两三千文,不少人只得到外地买纸回来,抄写《三都赋》——成语“洛阳纸贵”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但是,靠写作来养活一家老小,别说在古代,就是在有稿费的现代,在有广告分成的今天,也是十分不容易的,真正能发财的屈指可数。

但古代虽无现代的稿酬制度,却有一种约定成俗的“润笔费”,可以获得收入。
在文人日子最好过的盛唐,获取“润笔费”是当时文人谋生的主要手段。唐代一些文化名人热衷于给别人“树碑立传”,很大种程度上是看中了不菲的“润笔费”。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文章巨公”韩愈,“为文必索润笔”,他给韩宏撰写《平淮西碑》,得酬“绢五百匹”。
但是像韩愈这样的文人,在当时已相当有名气,所以人家舍得出钱“买文”,不愁作品不好卖。

对于一般文人、没名的作者来说,想通过“润笔费”来过上幸福而又体面的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为了实现畅销,卖出作品,有的文人便也想到了炒作。
有的人通过“行为艺术”成功地推销了自己的作品,五代时文人李梦符,便曾通过“行为艺术”来卖诗。
据北宋吴淑《江淮异人录·李梦符》所记,李梦符是后梁开平初年词人,他在洪州(今天江西南昌)时,“尝以钓竿悬一鱼,向市肆踏渔父引卖其词”。

李梦符推销自己作品的手法很有创意,他手里拿着悬挂了鱼的钓鱼杆,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在街头或店内“驻唱”,弄出动静来,让更远更多的人知道和接受自己。
李梦符的另类炒作手段获得成功,名气远播,他写出来的诗作,当年在江南一带大受欢迎,“好事者争买”,有一千多首诗歌流传,这些都应该是卖出来的。
李梦符的炒作手段值得现代作者借鉴和学习。有意思的是,李梦符喜欢喝酒,每次卖掉诗作拿到钱后,便钻进酒店里“与布衣饮酒狂吟”。

看湖人夺冠后的随想
此时此刻,我想全球六十亿球迷已经无需忍耐让我们高呼:湖人总冠军!kobethisisforyou!总决赛第五场热火与湖人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然而期望甚高的第六场……当我做着被导师批评的噩梦惊醒的时候,想一下,一个冷门学科的博三毕业生,因为论文已经脱发不少。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7:49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浙江余杭跳头遗址
发掘单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杨金东跳头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跳头村东北,遗址西南为天目山余脉,东北为杭嘉湖平原,遗址处于浙西山地丘陵区与浙北平原区的交界地带,遗址北侧南苕溪自西向东流过,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4:270000草原上的发现的奇异骸骨 是小动物的杰作(吓人骸骨)
草原上所发现的奇怪骸骨是被草原鼠祸害过。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考古专家找到了一处3000年前的远古墓葬。然而让大家感到震惊的是,墓葬中的骸骨没有手脚,头颅也被打破,口中还插着一根自己的肋骨。在考古专家的努力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种石板墓的规模虽然算不上很大,但是可以作为研究古代草原游牧民族提供很好的实物资料。墓葬骸骨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30:070004“三星堆”的故事
1929年春天,成都平原进入了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播种季节。彼时,在成都北边广汉南兴镇,一个笃信道教的秀才燕道诚和儿子燕青保在家宅旁挖沟,没想到一下子挖出300多件玉石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05:53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成都凤凰山明墓
明蜀王世子朱悦燫墓。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凤凰山南麓。朱悦燫葬于永乐八年(1410),墓制反映了明永乐至弘治时期的亲王陵墓制度。197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博物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0:2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