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名最多30个名字中有27个是单字,起名爱取单字与一说法有关
古人为什么喜欢取单字名?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代户籍统计发现,中国人重名现象严重。名字是一个人的社会符号,重了会引起麻烦和误会。如何避免重名?最好不用单字,多取双字或三字名。
警方曾公布,中国重名最多的30个名字(见上图)中,有27个是单字,只有王秀英、李秀英、张秀英是双字。日本人为什么重名少?与他们姓与名多为双字或三字有直接关系。
但在历史上,不少时期古人喜欢取单字名,特别是两汉,这种取名倾向最明显,从帝王到平民百姓,都流行取单字名。如西汉11位皇帝,10位是单名: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宣帝刘询……只有昭帝刘费陵是双字名。
刘弗陵登基后,出于避讳的考虑,干脆去除“陵”字,也改用单字“弗”,故史家又称昭帝为刘弗。东汉13位皇帝,则无一人是双字名,全是单字。
同时代的人也都这样,如刘王的竞争对手西楚霸王项羽,也是单字名。这一单字取向风尚,对后世深远,一直影响到今天,家长给孩子起名都喜欢取单字。
如唐代21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可以说,南宋以前的皇帝大多数都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两朝单字名才基本淘汰,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一人是单字名。
过去中国人起名为什么喜欢单字?原来古人认为,双字名有低贱、不懂礼数的味道。这一“贱名观”在先秦时已存在。
《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有这么一个说法:“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晋国大夫魏多帅军队进犯卫国,魏多,即魏曼多。为什么不叫他全名,而称他为“魏多”?是讽刺他取了双字名“曼多”,双字名不合礼数。
单字名为什么在汉朝特别流行?有一说法,这与王莽有关。据《汉书·王莽传》,匈奴单于“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又说,“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听说中原人嘲笑双字名,于是匈奴单于将自己的多字名改为一个字,意思是顺从中原朝廷了。
王奔不喜欢双字名,而视单字名为古礼。所以,在他长孙王宗图谋夺权事泄自杀后,王莽复其本名“会宗”,就有贬低的意思。
因为王莽对单字名的崇拜,到东汉及魏晋时期,单字名大流行。《后汉书》、《三国志》里,90%以上的人名都是单子,如魏武王曹操、蜀主刘备、吴主孙权,都是单字。
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在王莽之前流行单字名又怎么说?其实,王莽顶多是推动单字名的流行,而单字名在西汉流行的根据原因,在于时人对单字名的喜爱,叫起来上口,有劲,而非双字不好。
就此“二名非礼”一说,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曾考证,《春秋公羊传》中错误理解了“二名”的概念,应该是一个人有两个字不合礼数,而不是双字名。
在汉朝,人们不只取名时喜欢单字,在所用字的字义方面也有特点 ,敬字、谦字、美字,是汉朝人取字时的首选,如《盐铁论》执笔人桓宽,字“次公”;汉武帝时位列九卿的朱买臣,字“翁子”。
为什么这样?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有关,因为汉朝是一个敬老、爱老、重老的社会,故长幼尊卑的排行字,广受青睐,在先秦时流行用“伯”、“仲”、“叔”、“季”等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次”、“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兄”、“孙”、“房”等字。
白垩纪恐龙:红山龙 发掘于中国内蒙古(带有鹦鹉状鸟嘴)
红山龙是一种鹦鹉嘴龙科的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诞生于白垩纪的初期,于03年在中国内蒙古赤峰市发现了第一批化石,红山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圣上颌和下颌的前端都长有鸟喙状的嘴巴,但是整体是比较短且隆起的,看起来就像鹦鹉的喙一样。红山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22:460001春秋时期的黑科技 远超西方科技(春秋古墓)
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1:09:030000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启动
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即日起启动。根据推介活动章程,2022年1月至12月,全国公开出版的文物、考古、博物馆以及文化遗产领域的专著、文集、研究报告、图录、译著和普及读物等,均有资格参评。此时段内出版的重版书、重印书不在参评之列。图书作者、读者,学术团体、科研院所、教学单位和出版机构均可推荐图书参评。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21:180003中国考古百年 | 追忆导师吴耀利先生
张震去年开始到学校教书,总会不由更多想起读书时的诸多往事,在一次念及吴耀利先生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竟然是吴老师指导的唯一的一个学生!?吴耀利先生介绍考古研究所的田野工作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05: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