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陵有一座最为盗墓者所惦记,里面藏宝无数
汉武帝茂陵的随葬品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历代帝王陵中,汉武帝的茂陵是工期最长的。
公元前127年,当茂陵工程进行到第13个年头时,汉武帝又从全国各地动迁富户豪族到茂陵邑定居,这一次也有数十万人。

营建茂陵工程巨大,所需要资金一定不会少。钱从哪里来?汉武帝动用了国库收入。当然这是当时法律所允许的。
汉朝天时,国家财政预算中,有三分之一是用于给皇帝营建陵墓的,还有三分一是祭祀宗庙的开支。余下的三分之一,则是“招待费”,用于接待宾客。此即《晋书·索靖列传》中记载的:“汉于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
这笔钱具体有多少?一时难以算出来,史书上也没有明确交代。或许有人会问,汉武帝陵营建长达53年,53年里汉朝全国财政收入三分之一都用来建设陵墓,是不是太多了?确实太多了,但这里有误会。误会在哪呢?就是那么多的财政收入,并不仅仅限于陵墓建设本身的工程开支,采购随葬品的费用、地面附属建筑的建设资金、移民费用,等等,都从这笔钱中开支。

其中,最大的花费在随葬品的筹办上。
汉武帝病死于都城长安百里之外的五柞[zuò]宫,丧事由大臣霍光主持的。当时将灵柩[jiù]运回都城,出殡发丧于未央宫前殿。遗体安放在玉床之上,收殓时十分讲究,口含玉蝉,身穿金缕玉匣(即金缕玉衣),玉衣上镂刻着蛟龙、鸾凤、龟麟等吉物图案。

这些说法西汉刘歆[xīn]编撰的《西京杂记》里,有记录。原话是这样说的:“汉帝送死皆珠襦[rú]玉匣,匣形如铠[kǎi]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
汉武帝个头很大,身高体胖,所以他所穿玉衣形体也很大,全长1米88,由2498块玉片串成,串玉片的金线就有两斤多,可见汉武帝玉衣等级是很高的。

汉武帝生前非常重视自己死后的随葬品。
这里要提一下,西汉时,厚葬之风兴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波厚葬之风,为日后第一波盗墓高峰的到来,埋下伏笔。这其中,数茂陵厚葬最厉害。
说到茂陵的随葬品,话题就多了。茂陵有多少随葬品呢?现在无法弄得清楚。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茂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富有的一座皇陵,盗墓圈称之为“肥陵”,油水最多,最想挖它。
目前已知道茂陵中的宝物,除了汉武帝穿的金楼玉衣外,陪葬品中还有当时康渠国国王送的玉箱、玉杖,以及各种珍稀书籍、经卷,都用金箱装着。

要想知道茂陵里面有多少随葬品,其实从茂陵地宫的大小,就可以知道个大概。
史书记载,茂陵地下建筑“占地一顷”,这空间非常在了。安葬方式是天子最高葬式“黄肠题凑”,“黄肠题凑”简单说来就是放棺材的房间。四周用被为“黄肠”的黄心柏木枋堆起来的,木枋头一律向内排列,这用排列方法叫“题凑”——“黄肠题凑”就是这么叫出来的。
这种葬式,除了天子外,封王和重臣也可以使用,只是规模变小。北京大堡台汉墓、江苏高邮天山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都发现是黄肠题凑葬式。

汉武帝的黄肠题凑规模很大,是五棺二椁[guǒ]。这什么意思呢?椁就是外棺,就是说汉武帝的葬具有两层外棺、五层内棺,民间叫“棺套棺”。
汉武帝发丧下葬那天,灵车之后有长龙一般的车队,车上载满了随葬品。进入茂陵地宫时,文武百官见里面已塞满金银、珠宝、丝绸、经卷、食品及各种奇珍异物等,都没有空间再放随葬品了,最后是把拖来的随葬品硬塞进去的。

这说法不是我的猜测,而是有记载的。《汉书》上有这样的说法:“武帝弃天下,霍光专事,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为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又称,“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
「收藏」历届全国“百优”获奖及提名博士论文(历史学)
历届全国“百优”获奖及提名博士论文(历史学)1999年获奖2000年获奖2001年获奖2002年获奖2003年获奖提名2004年获奖提名2005年获奖提名2006年获奖提名2007年获奖提名2008年获奖提名2009年获奖提名2010年获奖提名2011年获奖提名2012年获奖提名2013年获奖提名0000老街新“数”说 | 数字沉浸式学术分享会在知造局举行
“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每座城市都应至少有一条老街;老街像是家里的老人,他沉淀的美、历史和知识,值得被欣赏、尊重和讲述;老街应该是包容的,最适合城市里不同的人无目的地轻松溜达;老街应该是便捷的,让所有人方便到达使用和了解它;老街应该能像老人爱护孩子一样孕育和呵护城市的新生力量。老街老了,它值得被精细对待,也值得被更多人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55:290000杨贵妃墓出土,打开墓穴后,千年前的“传言”被证实?
杨玉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世佳话中的杨贵妃。她的存在对于我们而言常常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历史人物。尽管我们对杨贵妃的一些事迹有所了解,但千年前关于她的许多故事至今仍然只是传闻,真相无从考证。然而,在杨贵妃的陵墓被发掘之后,我们打开了这个古墓,通过仔细研究,发现了与传言相关的线索。这个线索或许能够进一步验证那个被流传已久的传说。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一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6-18 18:47:450000关于举办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博物馆研学师资线上培训班的通知
各文博单位、各相关院校及研学从业人员: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博物馆教育人员与有关研究单位、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密切结合,进一步丰富博物馆教育理念,中国文物报社拟面向各文博单位、各相关院校及研学从业人员举办博物馆研学师资线上培训班。此次培训班为公益活动,具体安排如下:壹培训性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44:340000努尔哈赤与八旗制度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9: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