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墓在唐朝功臣陪葬墓中最特殊,封土非圆非方,唐太宗指示做的
李靖墓——最有特点的唐昭陵陪葬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说到李靖,不少历史迷可能会想到唐初那位大将,正是。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钦点的二十四功臣之一,有“不败将军”之称的李靖。

李靖墓在今陕西礼泉县城东北40里的官厅村南,西北距昭陵10余里。营建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当年李靖的夫人去世,唐太宗特指示,为她建墓。
这当然也是为李靖建墓,以肯定李靖为唐朝安边做出的巨大贡献。
据《旧唐书·李靖传》,唐太宗下诏:“坟茔制度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铁山、吐谷浑内积石山形,以旌殊绩。”

卫、霍分别西汉大将卫青和霍去病,他们在保卫边疆,开拓疆域、平定边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将李靖的功勋与西汉镇边大将卫青、霍去病比同,可见其功劳之大。一般人的坟头或圆或方,而将李靖的墓地堆成山形——非圆非方,是异形的,意思不言而喻。
这是莫大殊荣,在二十四功能中,能获此殊荣的,只有李靖一人。

因为唐太宗的指示,李靖墓封土很特别,呈东断西连之山形,远远望去,像山峦起伏状。现代田野调查,仍测得中高12米,东西各高9米,东西径长72米,南北径宽70米。
当地人把李靖墓称为“山冢”,两座山冢南北相对,分别被称为“下山冢”和“上山冢”。
墓南东侧有石人、石羊各一,石人着宽袖衣,戴束发冠,长须,双手拱于胸前,握长剑,面西恭立。

墓正南原有神道碑一通,螭首方座,高4.30米,宽1.22米,厚0.40米。碑额阴刻篆书:“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司徒卫景武公碑”
铭文系楷书,共40行。据《文苑英华》记载,李靖碑由许敬宗撰文,王知敬书,立于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建立。现存2000余字,尚可辨识。
王知敬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武则天时,官至太子家令,殿台少监,书法工于于行、草。当年由王知敬书写,都是贵胄,昭陵另一陪葬墓尉迟敬德墓的碑文,也是王知敬书写。


在历史名人中,李靖也是很特殊的人,他一度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是因为小说《西游记》的流行。书中拥有三头六臂、脚踏风火轮的哪吒之父——“托塔天王”李靖,原型就是初唐大将李靖。
为什么李靖这么厉害?他确实是不起的军事家,是不败将军,打仗神勇,每战必胜,全身都是本事,古人奉他为神灵就是这原因,慢慢被附会成了托搭天王,至今有人迷信他。
年轻时,李靖便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人。据《旧唐书·李靖传》,李靖当年曾多次对身边人说过:“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果然,李靖成了大人物。

乱世出英雄,明主得才俊。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时为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的李靖,发现李渊有“四方之志”,即反隋之心,准备去江都(今江苏扬州),向在那里看琼花的隋炀帝杨广报告。结果路途不顺,只得停留在长安。不久,李渊率军拿下了长安城,包括李靖在内的一班隋臣都被逮住了。
就在准备问斩时,李靖说:“公(李渊)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李世民也向李渊求情,李靖方避免被斩,从此归顺李唐,成了李世民的干将。

归顺后的李靖,在灭隋建唐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平萧铣,擒辅公韦占,平定江淮……屡建战功。在唐立国后,李靖继续得到重用,特别是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封李靖为刑部尚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转任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位置很重要,为六部尚书之一,别称“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军中大权在握。

此时的唐朝虽然稳定了下来,但边疆不稳,少数民族作乱。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平定东突厥,威震戎夷,为了开拓唐朝疆域,稳固了边防。
此时的李靖年已花甲,但是他没有在功成名就之时退下来,享受晚年荣耀时光,64岁时(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李靖再次挂帅出征。老将出马,一个顶三,李靖一举荡平吐谷浑。

后李靖被封“卫国公”,这一封号对李靖来说,非常贴切,为保卫国家奉献了一生。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因病去世,享年79岁。李靖死后也风光,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景武”,陪葬昭陵。
(欢迎订阅“梧桐树下戏凤凰”专栏《帝王秘事》,内容更精彩)
文物出土后瞬间蒸发,摄影师留下一张照片,专家:手速不错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许许多多有价值的古代遗迹和古代的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能为现代的历史学提供文明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考古学家可以通过考古来告诉人们社会是如何形成,如何演变的,这对现实生活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考古学家在考古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例如刚出土的文物,瞬间就消失了。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36:05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下川文化
▲下川镇位置图下川文化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西南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主要的遗址所在沁水县下川镇作为命名,其分布范围在山西沁水、垣曲、阳城,该文化的年代约在3万6千年-1万3千年前之间。为中国境内细石器时代的代表文化之一。▲下川文化遗址旧石器地点分布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0:14:340000新发现丨云梦出土年代最早“第一长文觚”现700余字策问类佚篇
郑家湖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分布于楚王城遗址的东南郊,距龙岗墓地约1000米、睡虎地墓地约3000米。2020年9月以来,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项目负责人罗运兵。发掘工作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时做好工作预案,漆木器、丝织品等脆弱文物得以现场有效保护;同步开展了多学科检测研究。墓地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51:240001文物事业不可或缺的新闻纸——写在《中国文物报》创刊37周年之际
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史上,8月16日应是值得铭记的日子。1985年8月16日,《文物报》在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3号创刊。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即便如此,《文物报》诞生的意义,也不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0000西方人眼中的极致艺术 流落海外的青铜器(中国青铜器)
我国有不少的精美青铜器流落到国外。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璀璨历史文明的国家当中,也出现过很多可以代表历史的物件,比如说瓷器以及丝绸等等,当然最让大家关注的就是青铜器,因为中国可以说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国家,根据当前我们所研究出来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清朝发展历史,而我国也是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因为战争以及各种因素让这些青铜器流落在外。象尊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50:590000